【www.justzx.com--劳动合同】

篇一:人际交往的空间距离效应

照顾困难申报材料清单

1、申调人在沪接收单位的营业执照复印件;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三年期以上的劳动合同原件(合同起始时间必须与提交调动材料时间相近);同意接收证明(需加盖单位公章)

2、上海一方(申调人配偶)的申请报告(手写,需写满一页纸,最下方需手写签名,内容必须包括:本人的姓名、出生年月、学历、户口入沪时间、目前户籍地址、目前工作情况,家属的姓名、出生年月、学历、目前工作单位、户口不在上海所带来的困难,如有孩子还需介绍孩子的出生年月等情况)

3、申调人简历(打印件,需打满一页纸,必须包括申调人的专业技能简介)

4、填好并已盖章(盖调出单位章及接收单位章)的《照顾困难调沪人员情况登记表》一式一份

5、申调人毕业证原件及复印件各一(如有学位还需提供学位证原件及复印件各一)

6、申调人身份证复印件一张(二代证件需要正反均复印)

7、申调人户口本原件(或户籍证明)及复印件

8、申调人体检表(要求是三个月内所做由大医院最好是市级医院出具的,只做常规体检即可,但要求体检表上有医院的章且各项指标全部合格)

9、调出单位给我方的同意调出的“干部商调函”

10、申调人的现实政治表现原件(由档案所在单位出具并盖章)

11、结婚证原件及复印件,配偶的学历、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身份证复印件、户籍证明原件(户籍证明上需注明户口入沪的具体时间)

12、已婚未育者需提供由户口所在地街道计生办出具的已婚未育证明;已婚已育者需提供孩子的独生子女证原件及复印件、户口本原件(或户籍证明)及复印件

13、被调家属在工作所在地(外省市)缴纳至少一年以上社保的凭证(需由社保局打印并加盖社保局章)

14、西部地区(含除陕西外的西藏、青海、四川、新疆、内蒙古、甘肃、重庆、贵州、云南、广西、宁夏等11个省市)人才调出还需提供当地地(市)级以上的政府人事部门(含人事局和人才服务中心)出具的商调函或同意调出的证明。如调出单位虽位于西部12省市但是中央部属单位不归地方管辖,则上述地市级以上人事部门同意调出的函可不必出具,但需提交该单位出具的说明该单位不属地方管辖的证明(需加盖该单位公章)

15、如户口不准备落户在黄浦人才而是直接迁至上海某一地址,则还需提供户主的亲笔证

明信(说明申办人与户主的关系并表示同意接收申办人入户)及产权证复印件 第4、9、10、12、13、14项材料上需盖章。

篇二:刺猬法则——心理距离效应

刺猬法则——心理距离效应

刺猬在天冷时彼此靠拢取暖,但保持一定距离,以免互相刺伤。这就是所谓的“刺猬法则”。 “刺猬法则”说的是这样一种有趣的现象:两只困倦的刺猬,由于寒冷而拥抱在一起。因为各自身上都长着刺、紧挨在一块,反而无法睡得安宁。于是它们离开了一段距离,但又冷得受不了,于是又凑到一起。几经折腾,两只刺猬终于找到一个合适的距离:既能互相获得对方的温暖又不至于被扎。

这也就是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距离效应”。戴高乐曾说,“仆人眼里没有英雄”,意思就是说: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应留着一定的余地——相应的心理距离,否则伟大也会变得平凡。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一个你很敬佩的人,由于相处过密,对方缺点日渐显露,你就会不知不觉地改变原有的感情,甚至变得失望和讨厌。夫妻,恋人,师生之间,概莫能外。 我记得我们在上小学时,在一次实习老师的告别会上,全班大多数同学都对他们依依不舍,好多女生都忍不住放声哭出来。事后,班主任老师开玩笑的念叨:“我教你们教了这么多年了,事事为你们操心,都不见得你们对我又多么不舍,实习老师才教你们一个多月,你们怎么就那么舍不得。”的确,老师的“伤心”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我们为什么会这样呢? 还是“心理距离效应”在作祟。由于实习时间的短暂,年轻的实习老师们与学生的交流往往只限于课堂上的教学,跟学生总保持一定的距离,。就是这种距离产生了人际交往中的美感,所以难舍难分也在情理之中。而我们的班主任教我们的时间长了,虽然事事为我们操心,但不免在我们心理形成唠叨不停的形象。有时候,她会责罚学生,虽说出发点也是好的,但这种形式很容易让一些同学产生逆反心理、抵抗情绪,哪里还会对她“舍不得”?当然,随着毕业,跟老师分别了,回想起她的责备起来,却又有一种格外的怀念。

有人做过这样的一个试验,在一个刚刚开门的大阅览室里,当里面只有一位读者时,心理学家就进去拿椅子坐在他(她)的旁边,测试他们的反应。被试者不知道这是在做试验,大多数人很快就默默地远离到别处坐下,还有人很干脆明确的表示:“你想干什么?”试验进行了整整80个人次,结果都是一样:在一个只有两位读者的空旷的阅览室里,没有一个被试者能够忍受一个陌生人紧挨自己坐下。

这个实验说明了人与人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任何一个人,都需要在自己的周围有一个自己把握的自我空间,它就像一个无形的“气泡”一样为自己划分了一定的“领域”。而当这个自我空间被人触犯时,人就会感到不舒服,不安全,甚至恼怒起来。

法国总统戴高乐就是一个很会运用心理距离效应的人。他有一个座右铭:“要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深刻地影响了他和他的顾问、智囊和参谋们的关系。在他10多年的总统岁月里,他的秘书处、办公厅和私人参谋部等顾问和智囊机构,没有什么人的工作年限能超过两年以上。他对新上任的办公厅主任总是这样说:“我使用你两年,正如人们不能以参谋部的工作作为自己的职业,你也不能以办公厅主任作为自己的职业。”这就是戴高乐的规定。

他解释说,之所以这样规定时出于两方面原因:一是他认为调动是正常的,而固定是不正常的。这或许是受部队做法的影响,因为军队是流动的,没有始终固定在一个地方的军队。二是他不想让“这些人”变成他“离不开的人”。只有调动,才能保持一定距离,而唯有保持一定的距离,才能保证顾问和参谋们的思维和决断具有新鲜感和充满朝气,也就可以杜绝年长日久的顾问和参谋们利用总统和政府的名义营私舞弊。

戴高乐的做法是令人深思和敬佩的。没有距离感,领导决策过分依赖秘书或几个人,容易使智囊人员干政,进而使这些人假借领导名义,谋一己之私利,最后拉领导下水,后果是很危险的。相比较,还是保持一定距离好。

著名的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博士认为,通常说来,相互之间是自我空间范围是由交

往双方的人际关系以及其所处情境决定的。由此,他划分了四种区域或距离,各种距离分别对应着不同的双方关系。

1、亲密距离。其近范围在6英寸(约15厘米)之内。在这个距离中,人们彼此间可能肌肤相触,耳鬓厮磨,以至相互能感受到对方的体温、气味和气息。其远距离是6英寸到18英寸(15厘米——44厘米)之间,在这个距离中,人们可能表现为挽臂执手,或促膝谈心,通过一定程度上的身体接触,体现出亲密好友的人际关系。

这种关系,在生活中的表现主要限于最亲密的人中间。在同性别的人中,往往只限于贴心朋友;在异性间,只限于夫妻和恋人之间。因此,在人际交往中,如果一个不属于这个亲密距离圈子内的人,未经对方允许的情况下,随意闯进这一空间,不管他的用心和目的如何,都是不礼貌的,会引起对方的反感和双方的尴尬,通常会自讨没趣。

2.个人距离。这是人际交往中,稍有分寸感的距离,在这个距离中,人们已经较少直接的邪蹄接触。个人距离的近范围为1.5——2.5英尺(46——76厘米)之间,正好能相互握手,友好交谈。这是与熟人交往的空间。如果陌生人,贸然进入这个距离,则会构成对别人的侵犯。个人距离的远范围是2.5——4英尺(76——122厘米)。任何朋友和熟人都可以自由地进入这个空间,不过,在通常情况下,较为融洽的熟人之间,交往时保持的距离更靠近远范围的近距离(2.5英尺)一端,而陌生人之间谈话则更靠近近远范围的远距离(4英尺)一端。

3.社交距离。这种距离同上文所说的个人距离相比,无疑又远了一步,这种距离已超出了亲密和熟人的人际关系,体现出一种社交性或礼节上的较正式关系。其范围为4——7英尺(1.2——2.1米),当在工作环境和社交聚会上,人们一般都保持这种程度的距离。

曾经又这么一个案例。有一次,在安排外交会谈座位时,主办人出现了疏忽,在两个并列的单人沙发中间,没有摆放增加距离的茶几。结果,客人自始至终都尽量靠到沙发外侧扶手上,且身体也不得不常常后仰。可见,在不同的情境、不同的关系,人们需要调整不同的人际距离。如果与环境和关系不相对应,就会导致人们出现明显的心里不适。

从理论上来说。社交距离的远范围为7——12英尺(2,1——3,7米),这种距离,被认为是一种更加正式的交往关系。在企业或国家领导人之间是谈判,或者工作招聘时的面谈,教授和大学生的论文答辩等等,往往都要隔一张桌子或保持一定距离,这样就增加了一种庄重的气氛。也增加了双方的适应程度,显得更为得体和正式。

4.公众距离。这是公共演说者与观众所保持的距离。其范围约为12——25英尺(约3.7——7.6米),最远范围在25英尺之外。这是一个几乎能容纳一切人的“门户开放”的空间。在这个空间中,人们都是可以相互不发生任何联系的,甚至人们完全可以对出于空间的其他人,“视而不见”,不予交往。

从以上的划分方式中,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到,交往时,双方相距的空间距离,是交往双方之间是否亲近、是否喜欢、是否友好的重要标志。因此,选择正确的距离,在人们在交往的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

有这么一个例子,曾经有一个小伙子,爱上了一个美丽的姑娘,正当他去求婚时,却遭到姑娘的拒绝,他非常不解,后来,这位姑娘向他恼怒的解释道:“你怎么会想到在离我8英尺的地方(约2.5米)的距离来谈这种事。”当然,向这个小伙子一样,这么远的距离显然不适合谈婚论嫁的最好距离。

人际交往的空间距离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具有一定的伸缩性,这依赖于具体环境、交谈双方的关系、社会地位、文化背景、性格特征、心境等。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文化背景不同,其交往距离也不一样,这种差距是由于人们对“自我”的理解不同造成的。例如,北美人理解“自我”包括皮肤、衣服以及体外几十厘米的空间,而阿拉伯人的“自我”则限于心灵,他们甚至把皮肤当成身外之物。因此,交往时,往往出现阿拉伯人步步逼近,总嫌对方过于

冷淡;而北美人却步步后退,接受不了对方的过度亲热。同样是欧洲人,交往时,法国人喜欢保持近距离,乃至呼吸也能喷到对方脸上,而英国人会感到不习惯,步步退让,维持适合于自己的空间范围。

社会地位不同,交往的自我空间距离也有差异。一般来说,有权力有地位的人对于个人空间的需求会大一些。我国古代的皇帝,坐在高高的龙椅上,与大臣们拉开了较大的距离,独占较大的空间,大臣们在皇帝面前均要弯腰低头,眼睛不能直视皇帝,退朝时还要背朝外出。所有这些,都表现了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力与地位。当人们接触到有权力有地位的人时,不敢贸然挨着他坐,而是尽量坐到远一点儿的地方,这都是为了避免因侵犯他的自我空间而惹他生气。

此外,性格和具体情境等也是人们确定相互空间距离的远近的因素。例如,性格开朗,喜欢交往的人更乐意接近别人,也较容易容忍别人的靠近,他们的自我空间较小。而性格内向、孤僻自守的人不愿主动接近别人,宁愿把自己孤立地封闭起来,对靠近他的人十分敏感,他们的自我空间受到侵占,最易产生不舒服感和焦虑感。

我们了解了交往中人们所需的自我空间及适当的交往距离,就应该有意识的选择与人交往的最佳距离,更好地进行人际交往。

篇三:心理距离

心理距离

社会心理学把“心理距离”分为四等:1、公众距离,3米以上,见于演讲和外交判断;2、社交距离,1至3米,见于彼此认识的人和一般的社交活动;3、个人距离,伸手够得着,见于朋友之间;4、亲密距离,1尺以内,见于亲人、夫妻之间。

其实,心理距离受很多因素影响,例如,关系越密切,心理距离越近。另外,性别、年龄、家庭环境、文化背景、个性对心理距离的影响也很大。例如,女性心理距离近,男性心理距离远;儿童和老人心理距离近,青壮年心理距离远;家里女人多的心理距离近,家里女人少的心理距离远;东方人心理距离近,西方人心理距离远;外向的人心理距离近,内向的人心理距离远。

由此可见,每个人“偏爱”的心理距离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只能跟别人保持“公众距离”,走得太近了就没那么有趣了,许多“公众人物”都是这样。远距离看,有光环效应,走近了看,没有内涵。这种人如果有自知之明,就不会轻易让别人靠得太近。

有的人最适应社交距离,到处有朋友,什么事都能办,但都是泛泛之交。他无法跟别人建立亲密关系,没有真正的朋友,关系太近了,他会不舒服。也许,关系太近了,他的毛病会显现出来,所以必须保持距离。但是,他又不甘寂寞,必须经常光顾社交场合。另外,他也有能力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在社交场合如鱼得水,可以充分体现自我价值。

有的人最适应个人距离,朋友不多,但关系很铁,情同手足。这种人不喜欢泛泛之交,认为那种关系是虚伪的,是互相利用。他不喜欢“酒肉朋友”。和好朋友在一起,他的人际界线往往是不那么清晰的。他和朋友“肝胆相照”,生死与共。但是,人际界线并没有完全打破,因为他们毕竟只是朋友。朋友要互相尊重,如果对方干涉过多,他也会觉得不舒服的。

有的人最喜欢亲密距离,一旦走近了,就会不由自主地冲破界线,侵入别人的个人空间。他会迷失自我,完全以对方为中心,关心对方,照顾对方,干涉对方。他同样也会要求对方这样对待自己。如果对方做到了,两个人就是真正的亲密无间了。如果对方做不到,就会纠结。对方做不到,意味着对方的心理距离没那么近。这种人无法忍受“太远”的心理距离,心理距离远了会觉得不安全。

按客体关系理论,心理距离太近是心理不成熟的表现,说明“分离-个体化”过程尚未完成,人际界线不清。但是,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心理距离太远、人际界线太清是冷漠的表现。心理距离太远,意味着对亲密关系有恐惧感,没有能力处理亲密关系,一旦进入亲密关系就会出问题。

其实,心理距离太近和太远都是不好的。那么,是不是不近不远(适中)最好呢?也不是,而是能近能远最好。也就是说,能够适应各种心理距离才是最好的。

两个人能不能成为朋友或夫妻,与心理距离远近无关,关键在于心理距离是否一致。两个人心理距离都远,可以相安无事;两个人心理距离都近,可以亲密无间。心理距离的远近决定了朋友关系或夫妻关系的“类型”。

心理距离效应:学生中的恋爱“刺猬法则”

内容概要:

“刺猬法则”来源于生物学家的一个实验。为了研究刺猬在寒冷冬天的生活习性,生物学家把十几只刺猬放到户外的空地上。 “刺猬法则”来源于生物学家的一个实验。为了研究刺猬在寒冷冬天的生活习性,生物学家把十几只刺猬放到户外的空地上。这些刺猬被冻得浑身发抖,为了取暖,它们只好紧紧地靠在一起,而相互靠拢后,又因为忍受不了彼此身上的长刺,很快就又各自分开了。可天气实在太冷,它们又靠在一起取暖。然而,靠在一起时的刺痛使它们不得不再度分开。挨得太近,身上会被刺痛;离得太远,又冻得难受。就这样反反复复,最后,刺猬们终于找到了一个适中的距离,既不太远,也不太近。这就是所谓的“刺猬法则”。

1

刺猬法则的寓意主要是指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距离效应”。一般情况下,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与心理距离之间是一种倒U型关系,中等程度的空间距离最能令人产生心理的吸引效应,使人乐于积极的人际交往;而过近或过远的空间距离都会使人产生心理的排斥或疏离效应,使人际交往发生障碍。比如人们常说的“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两个人的空间距离过近而导致心理距离变大;同样,一对原本很亲密的朋友由于一方出国而联系减少,关系也会慢慢变得生疏,这说明空间距离过大也会导致心理距离变大。

婚姻关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一种距离关系。和其他类型的人际关系一样,婚姻中的两个人也需要适度的距离,并不是越密切越好。夫妻间要亲密,但不要无间。人与人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相爱的人也不例外。从心理学角度看,心理相容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条件,而促进心理相容的途径之一就是彼此缩短心理距离。彼此之间的心理距离小是件好事,但是,物极必反,人际距离太小了,也会让人觉得不舒服。因为在人际交往中,每个人都要求独自占据一定的空间,就像靠在一起取暖的刺猬一样。

两个人可以得到比一个人更多的快乐和幸福,很多人都是抱着这样的理想结婚的,最初也是朝着这样的方向努力的,可有时感到人生的路越来越偏离,原本为了相互温暖,最后却觉得“扎得慌”。因为,婚姻中有两种常见的误区:

第一种,你的就是我的,婚姻是没有秘密的。有些人认为,既然两个人结婚了,在一起生活,那么就应该共同拥有一切,包括对方的思想和内心也应该完全属于自己。因此,夫妻间是没有隐私和秘密的,你一定要参与到另一个人的父母、亲戚、朋友、同事等各种关系中去,不允许有任何一个“死角”或“隐秘的地方”,做到全面掌控。他全然没有意识到,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一切毫无保留的时候,也就是他与别人失去心理距离时,他的自我就会缺乏安全感,自尊心也会很容易受到伤害。

这样的做法只会让伴侣有窒息的感觉,从而产生后退、逃避的想法。而一方越是厌倦、逃避,另一方就越是不安,越要纠缠。就像一只寒冷的刺猬一味地向对方挤靠,完全不顾对方已经被自己的刺扎得鲜血淋漓,也没有意识到这样自己也会被对方的刺扎伤。这样的关系只能陷入僵局,夫妻一方越来越失望,而另一方也越来越委屈,甚至怨恨。

第二种常见的误区是,失去自我,只为了牢牢抓住你。这也是女性在婚姻中常犯的错误。“为了你,我放弃了自己的工作,放弃了自己的爱好,放弃了亲人、朋友,放弃了可以放弃的一切。”很多人总是以为放弃自己的所有就能抓住对方,这无异于孤注一掷的赌徒心理。 抱有这种想法的人常常会放弃一些本不该放弃的东西,否认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东西,一味地顺应对方、取悦对方,完全以对方为中心,把对方作为自己生活和生命的全部,听命于对方的要求多于顺应自己的情感和需求。就像一只极度渴望温暖的刺猬,为了得到另一只刺猬的温暖,不惜拔掉自己所有的刺,只为了能靠近对方。这种无谓的自我牺牲,最终会导致一个人完全丧失自我。而面对一个丧失了自我的人,另一方很快就会觉得乏味而缺少生机,随着新鲜感的丧失,对方不再具有任何吸引力,那些所谓的牺牲和优点在伴侣眼中也就视而不见了。试想,一只拔掉了自己尖刺的刺猬,即使有对方的温暖又能生存多久?

以上两种常见的婚姻误区实质上是相同的,都是夫妻中的一方失去了自我。在前一种关系中,一方被迫失去自我,而后一种关系则是一方主动放弃自我。这种自我的丧失,实际上是由于夫妻间的心理距离出了问题。婚姻关系实际上是一种距离关系,而这种距离的大小因 2

人而异。由于性别、原生家庭模式、成长经历等的不同,每个人对距离的要求会存在差异。有的人自我边界比较大,需要更多属于自己的空间;而有的人则自我边界比较小,渴望极度亲密的关系。如果夫妻双方对距离的要求相差比较大,而且又不能及时调整,他们的心理需要就会发生冲突,进而导致婚姻关系出现问题。

夫妻关系本质上不是“藤缠树”,而是两个独立的人。双方都需要有一定的心理空间和自由,都应该有自己的想法、爱好和生活。尊重心理距离就是要承认彼此存在的外显或内在的心理距离,这包括尊重对方的人格、个性习惯、情感兴趣和隐私等。的确,两个人结了婚,并不意味着与过去的生活全部割断了联系,这种过去的生活有时甚至还对我们的人生起着关键作用,这就需要我们打理好自己的生活,同时也给对方打理自己的空间。在新婚时,夫妻双方都处于激情中,需要亲密无间,但是激情过后,夫妻也要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样婚姻才能够经营下去。过度追求“我”与“你”的彻底混同,试图通过取消彼此的主体性来达到亲密关系的永恒,注定只是徒劳。

当然,婚姻的距离也要有个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缺少了必要的亲密,婚姻一样会由于疏离而出现危机。在婚姻中,距离与信任、亲密是有直接关系的。没有距离,婚姻会失去活力;距离过大,缺少亲密,两个人之间也就逐渐失去了信任,婚姻又会变成一个不定时的炸弹。

我相信,几乎所有男女走进婚姻的根本目的绝对不是为了寻找距离,而是为了满足一种亲密感和归属感。所以,在婚姻中,制造距离永远只是一种手段,追求亲密、信任才是婚姻的最终目的。在彼此信任的前提下,给对方留出一片自由飞翔的天空,也给自己留下一块可以驰骋的领地,这样双方才会拥有自由的心灵和多姿多彩的生活。

3


查看更多劳动合同相关内容,请点击劳动合同

2024 免费范文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1821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