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justzx.com--经济学】

篇一:改革开放30年家乡变化状况调查报告

改革开放30年家乡经济巨变社会调查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由此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历史新

时期,这无疑成为历史的标志点。2008年,是改革开放三十周年, 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

经济迅速蓬勃的30年!自2006年1月1日起,农民种地不需要交农业税了;2001年12月

11日,中国经过十五年的努力,正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2006年11月5日,中非合作论

坛北京峰会在北京举行,40多个非洲国家领导人、1500名非洲各国代表成员、20多个联合国

相关组织以及非洲重要组织的代表齐聚北京;2007年11月5日,我国“嫦娥一号”绕月探测卫

星成功实施了第一次近月制动,成为了我国第一颗绕月卫星。中国在发展,渐渐跟上了世界的

脚步。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网络成为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网络就像一把钥

匙,为我们打开了通往世界的大门,让我们一点鼠标就看到了整个世界。中国的经济成就不仅

写在了中国历史之上,也在世界历史上刻下了辉煌的一页。30年征程,中华民族以崭新的姿

态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30年的沧桑巨变,30年的光辉历程,铸就了一个民族近百年的

梦想。

在我的家乡,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消费状况又如何,我通过暑假的时间就我的家乡改

革开放以来的成就进行了调查。

一、调查时间:2015年08月

二、调查地点:淮北市(经济开发区)

三、调查方式:询问部分本地的人及自己的亲朋好友,去相关单位了解以查询网络的

方式获得详细的数据

四、调查内容:淮北市的人民就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变发展以及人们的生活消费状况

为主题进行调查

五、总体状况及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日益丰富化、

多样化 。

1、按经济的发展来说

安徽淮北经济开发区是1996年2月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开发区,由新城综合

区和龙湖工业项目区组成。经过多年建设,新城综合区已成为淮北市政治、经济、文化、商贸

中心

(1)、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开发区自成立以来,累计引入项目65个,合同引资62.93亿

元,实际利用资金21.75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7.2亿元,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28亿元。

2006年全区实现招商引资签约项目33个,合同投资总额24.2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0.7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163%、271.1%和127.6%;实现区内地区生产总值5.51亿元,财政总收入1.1

亿元,区本级财政收入370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45%、52.9%和33.6%;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额8亿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投入3亿元),同比增长46.6%。

(2)开发区经济高速发展。2004年9月启动建设龙湖工业项目区。项目区位于淮北市

城区东部,总规划面积33平方公里,是开发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加工制造业的重要基

地。区内土地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距新城区约9公里,距京福高速公路、连霍高速公路

入口均为10公里。项目区一期8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建设正在加快进行,30栋60000m2标准

化厂房全部竣工,8条24公里的园区道路已经建成,园区供水、供电、通讯等“七通一平”基础

配套设施初步完成,能够满足企业进区建设需要,现已吸引47家企业入驻。 (3)、开发区未来展望。“十二五”期间,开发区将大力实施一区多园、错位发展、特色引

领战略,扶持电子电气、机械制造、生物医药、精细化工、新材料和新能源等优势产业做大做

强,加快金融服务、商贸流通等服务业发展,全面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和综合实力。力争到“十

二五”末,年生产总值350亿元,财政总收入20亿元以上,在全市非煤“千亿板块”中占据1∕3份额,实现“三分天下有其一”,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

(4)、开放型经济迅猛发展。5年间,开发区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每年保持50%以上的增长速度,累积签约项目达172个,建成项目120余个,形成规模生产能力的80余家。2010年,开发区工业生产总值42.1亿元,固定资产投资47.55亿元,财政总收入3.5亿元,开发区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

2、按人民的生活消费状况来说 虽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下是淮北市人民生活消费状况的数据:

2007 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725元,同比增长15.1%,城镇居民人均来自工资性收入3852元,同比增长15.7%,增幅比去年同期提高8.1个百分点2015年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分别增长8.2%、10.2% 2014年淮北CPI同比上涨1.3%,创2010年以来的新低,涨幅较2010-2013各年度分别低1.6、4.1、0.9、0.8个百分点。其中,消费品价格指数同比上涨0.8%,服务项目价格指数上涨2.7%,工业品价格指数同比下降0.2%。70年代末,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以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等“老四件”为主,消费水平在百元能级;80年代,以电视机、电风扇、录音机、洗衣机、电冰箱、照相机等“新六件”为代表,消费水平提高到千元能级;90年代,以空调器、影碟机、电脑等成为消费潮流,消费水平上升到万元能级;进入新世纪,通讯设备、家庭设备用品不断更新换代,旅游休闲消费成为时尚,汽车、住房成为新的消费重点,消费水平提高到十万元能级。从三十年前的吃饱到十年前的吃好,在到现在的精神消费,淮北人已向小资生活靠拢,从二十年前的中式家常菜到现在的法式铁板烧、日式料理、韩国烧烤,从十年前的kfc到现在的starbucks,从李宁到耐克,淮北人都走在时尚的前列,以前的人会说这是浪费钱财、浪费时间,可现在这种生活方式应该叫做享受生活,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之下,适当的放松,是淮北人更好工作的保证。

六、调查结果

淮北市开发区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区域经济总体上呈现出主要经济指标增长较快,

经济结构日趋优化、开放型经济有新突破,这些成就见证了淮北跨越式发展的辉煌历程。展望明天,淮北经济区区域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协调发展的良好运行态势, 淮北经济区各市坚持好字优先、优中求快、快中求质,经济运行总体保持了良

好的发展势头,淮北市开发区带动整个淮北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七、调查感想

经过这次社会调查,增加了我的知识积累,更拓宽了我的社会视角,丰富了我的大学生活。

社会调查结束了,但我的感觉并不是那么的轻松。我觉得自己面临更多的压力和挑战,一切都得靠自己的努力,在社会调查时不断的告诉自己;在今后的大学生涯中,必须更加努力的读书,学好一些实在的本领,同时,也要多于其他人打交道培养自己的沟通能力和应变能力。因为现在社会需要的是综合能力高的人才。

篇二:改革开放30年家乡的变化的调查报告

改革开放30年家乡的变化的调查报告

悬赏分:20 - 解决时间:2010-2-18 16:02

用经济学的角度分析改革开放30年家乡的变化

提问者: 575xiaomei - 四级

最佳答案

衣:改革开放前,农村居民生活条件差,买布靠布票,穿着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那一句农村里流行的“一件衣裳,老大穿了老二穿,老二穿了老三穿”也是当年的真实写照。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市场商品的逐渐丰富,人们开始追求新、美的穿戴消费模式,穿着更加讲求舒适大方,服装变得丰富多彩,并日趋成衣化。各种皮鞋、旅游鞋、休闲鞋等不但式样新颖,而且穿着舒适,普遍为农民所接受。

食:相信粮票、油票,在很多人眼里都不会陌生,吃饭必须靠这个去换。随着改革开放,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消费水平随着收入的快速增长消费水平逐步提高,农村居民的食品消费逐步从追求数量满足为主转入了以追求质量为主的阶段,人们开始在吃上讲科学、讲精细、求营养、高质量。市场上丰富的肉、蛋、鱼、鲜菜、果四季常有,居民家庭想吃什么买什么。主食细粮化,且逐渐丰富多样,副食品消费从以追求数量满足逐渐转入讲究质量。

住:改革开放前,几乎家家户户住的房子都是茅草房,下雨天的时候,屋外下大雨,屋内下小雨,后来用砖砖瓦瓦建了个土砖房,下雨天依然受此待遇。现如今,一踏进村庄,一幢幢二、三层高的新楼房,展现在眼前。每户人家一块五、六分土地的宅基地,. 四面用宅沟围起来,沟水清澈,鱼翔浅底,既可捕食,又可防火。宅前宅后,还种上了花果林木,绿树成阴、鲜花争妍,家家住的是个鸟语花香、环境优美的“农民别墅”。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乡政府和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资助下,家家接通了水、电,既可饮上洁净的自来水,又能用上电灯、电话,还可上网、看电视,过上了现代化的城市生活。同时,户户添了三件“宝”:一是修了个洁净厨房,用上了燃气灶、电冰箱、微波炉;二是建了卫生厕所;三是造了沼气池,把粪便、垃圾统统灌到沼气池里,经发酵后制成沼气,供厨房作为清洁能源使用、其残渣又是农田需要的有机肥料。这样,既节省了燃料支出,又保护了农村环境,还提供了有机肥料。这在城市里是无法做到的。

行:过去,从乡里到县城不足40公里,农民却要坐车颠簸整整2个小时,终于进城了,灰头土脸的还不好意思见人。由于路况不好,公交车不愿意开辟线路,城乡道路上跑的数量稀少的出租车,也多是城里淘汰的破旧车辆,中途趴窝、超员超载现象时有发生。这种长期制我县农村发展的“行路难”问题,现在有了根本改观。近年来,围绕新农村建设,我县依托国家政策扶持,累计投人资金9000多万元,大力实施城乡道路畅通工程,新修乡村公路总里程达到448公里,一条条缎带式的沥青路从县城向乡村延伸,全县公路通乡率达到100%,通村率达到50%。通过招商,县上先后引进两家运输公司落户,新颖、舒适、快捷的公交车不仅到了全县所有乡,还开到了部分乡村,许多农民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以坐车,直接进城。更大的收益是,过去由于交通闭塞、销售困难的农副产品,也随着道路的畅通进军国内外市场,为农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收人。

用: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随着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农村居民耐用消费品发生了巨大变化,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低档到高档、从单一向全面的发展过程。改革开放前农村居民耐用品消费始终是低水平的。曾几何时,人们为了买一台彩电或冰箱,全家人要省吃俭用好几年;如今,农村居民家里由“老四件”(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迅速向“新六件”(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电风扇、组合音响、照相机)和电脑、小洋楼、摩托车、空调、移动电话、小汽车等转化,生活已经从“基本生存型”向“享受发展型”转变。

文化事业:改革开放前,全村的中小学校舍设施十分简陋,文化设施非常落后。如今,一座现代化的文化活动中心已在镇东建立起来,可为本乡农民提供图书、影视、歌舞、棋牌,甚至培训、上网等全方位服务,大大丰富了农民的文化生活。村里所有中学、小学现已全都迁移到新民镇上,新建了宽敞的校舍,更新了教学设备,分别合并成为完中、中心校、幼儿园各一所,并在义务教育阶段,享受免学杂费、书簿费的待遇。至于学生上学,通公交的村,可乘公交车上学,不通公交的村,由学校设校车接送。这样,全村学龄儿童、青年,既能充分享受现代化的教育资源,又能保证他们出行安全,家长都感到满意放心。

农村经济:改革开放就是解放生产力,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农村经济开始从单一农业经济迅速向多种经济发展转移,推动了农村经济全面快速增长。村里有了企业家、养殖户。村民万怀称得上是村里的能工巧匠和首富了,他不仅有全村唯一的小轿车,还在自家院子里安置了车、钳、刨、钻为一体的车间。他每天忙得很,业务挺多,村里人都说他是一个“农民企业家”。村里还有了专业的养殖户,如村民田喜,养了几千只鸡。我曾到他的半现代化的鸡舍参观,令人赞叹不已。每天他都忙个不停,一年下来的收入很可观。村民茂田当年还是个孩子,如今他开大货车为厂矿跑长途挣钱,漂亮的妻子则是家里地里一把好手,种地的亩数甚至超过了许多男人,家里布置的档次也很高。村里还有不少人到外地去工作了,村里的活儿忙完了,他们就到城里去打短工,比如到饭店当厨师,给人家安装修理锅炉,到私人的加工厂当喷漆工,等等。

农村合作医疗:作为生长在农村的自己,从小便知道了农村人看病的真正难处。城里人得病有医疗报销,可是农村人往往因为没有任何医疗保障制度,因此,在小病的时候一般是不舍得花钱去看而导致最后病情恶化转成比较严重的病情,待到病情比较严重的时候必须去医院看的时候,医院动辄几万元的治疗费用令农村大多数农民望而却步,因此,在农村只要一提及看病,大多数农民都表示出无奈的表情。但是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中国的经济水平迅速发展,党中央和国务院在近年来在全国推出了农村合作医疗优惠政策,使全国农民朋友兴奋异常,农民看病终于可以有医疗保障制度了。作为自己也是受益者,自己的父亲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平时身体非常好,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最近几年身体状况也大不如前,从06年开始便由于高血压的原因导致连续两年出现了脑血栓的病情,截止到现在,家里共计花费了几万元的医疗费用,对于一个农村家庭来说可以说是花费颇大,但是父亲填报了农村合作医疗,看病的时候能报销百分之五十,这样一来,我们家就能报销花费药费的一半,使家里损失大大减少。看着报销回来的医药费,看着父亲日益渐好的身体,我们全家感谢党和国家的好的惠民政策。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另一个主要问题就是老无所养,意思就是城里人年纪大了、退休了可以有国家的退休金来保障,而农民待到年龄大了失去生活能力了便只能依靠儿女来养活,不但给儿女造成了不小的负担而且生活质量也急剧下降。现在好了,党和国家在全国农村实行了最低生活保障金制度,凡是年满60周岁的老人每个月都将领到国家发给的200元养老金,200元钱对于没有什么花消的农民来说基本可以维持日常生活了。看着村里年满60周岁的长辈们从村委会领到钱后的喜悦表情、看着他们在议论着自己也有“退休金“了,作为我们晚辈也是看在眼里、喜在心上。改革开放三十年了,农村的各方面建设和发展日新月异、发展迅猛,但是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最得农民百姓心的政策。

剩下的自己总结!

篇三:改革开放以来家乡具体变化调查报告

改革开放30年家乡变化状况调查报告 暖通1002 张文敏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由此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这无疑成为历史的标志点。 2012年,我们迎来改革开放34周年。

在我的家乡,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消费状况又如何,我通过十三天的时间就我的家乡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进行了调查。

一、调查时间:2012年8月1日~2012年八月15日

二、调查地点:山东省郓城县张集乡

三、调查对象:村民,村干部,乡医院

四、调查方式:询问部分本地的人及自己的亲朋好友,以查询网络的方式获得详细的数据

五、调查内容:家乡人民就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变发展以及人们的生活消费状况为主题进行调查,以及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在农村实施的各项政策对农民生活的影响,了解人们对这些政策的理解等。

六、总体状况及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日益丰富化、多样化 。

1、物质方面

首先说吃,爸爸生活在六十年代,中国的经济还没开始复苏,人们还不能吃饱穿暖。豆腐,萝卜、白菜,都很难吃上一顿,更不用说鸡蛋、猪肉、鱼一年也不能吃上几次。到了现在,每家每户的饭桌上几乎天天有两三个青菜,还有肉或熟食。

其次谈谈穿吧,看着现在满大街样式新潮、色彩艳丽的衣服,你很难会想到改革开放前人们的穿衣情况。爸爸小时候穿的是哥哥、姐姐们穿剩下的衣服,穿坏、穿破时也舍不得扔掉,总是缝了又缝,补了又补,洗干净又穿在了身上。而且那时的衣服布料粗糙,样式单一,颜色基本上就是蓝、绿、灰。在清一色粗布衣服的岁月里,“的确良”如一股清风闯进人们的生活,代表着时髦和前卫。他们都为能穿上一件白色“的确良”衬衫而骄傲。鞋子却是奶奶一针一线,纳底儿做的。

在住房方面,六十年代的住的都是茅草房,烧的都是木材,对环境污染不是很大。再看现在,家家都住上瓦房、楼房。据了解,改革开放前,未实行计划生育,每家都有四五个孩子,房屋数量不够,一家人通常挤在一个屋里。到了现在,人们再也不会为住房问题担忧。而且屋内有客厅、卧室、卫生间和厨房。客厅中有电视机,冰箱、录音机,洗衣机??各种家电应有尽有。

俗话说得好“要想富,先修路。”在交通方面,我们村与相邻的几个村子已经实现了村村通的目标。村村通工程,把公路铺到了农民的家门口,改变了原来

“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旧貌。而且也加强了各村之间的交流。

出行方面,现在有人骑自行车,有人骑摩托车,过去想都不敢想的小汽车,

已经进入家庭。在以前,因为这里没有医院,人们看病只能进城去看。进一次城,

总要在路口等半天等一辆顺路的货车,才能看医生。现在公路通到了家门口,公

共汽车、出租车、火车构成了立体交通网,日行千里已不是梦想。

说完了吃饭穿衣、住房和出行问题,我们来谈谈医疗方面。在以前由于经济

落后,村子的医疗水平很落后,村内连赤脚医生都没有,小病都要进城去看。现

在人们看病再也不用进城了,因为村边建起了乡村医院,使农村医疗卫生情况有

了很大的提升!并且由于医疗合作所以现在农村基本解决了看病难看病贵的难

题。

2、经济建设方面 改革开放就是解放生产力,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农村经济开始从单一农业

经济迅速向多种经济发展转移,推动了农村经济全面快速增长。村里有了企业家、

养殖户。村里的一部分人建设的工长,不仅给自己带来了丰厚的利润,还为村里

解决了劳动力问题。主要农产品产量呈倍数增长。小麦生产从改革前的不到二百

斤上升到了改革后的一千斤以上。农业生产水平显著提高。由原来的人工劳作转

变成了基本的机械化,使人力从繁重的劳作中解脱出来。 农业结构发生明显

变化。一是种植业比重逐步下降,养殖业比重逐年上升,二是优势农产品产业带

建设初具规模。 农业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从无到有,逐步

发展壮大。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强。农村公路里实现了村村通工程,乡

镇公路全部畅通,宽带网通达所有乡镇和大部分行政村。农村经营体制不断完善。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改革,彻底冲破了人民公社“一大二公”

的旧体制,确立了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取消了农业税,理顺农村分配关系,减

轻农民负担,农村综合改革,通过推进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

体制改革,建立“为民服务全程代理”,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努力打造“农民想

要的政府”,为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基层公共管理和服务机制进行了有

益的探索。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人均月收入由改革前的不到一百元上升到现

在的三千元以上。

3、精神方面

在人们所关心的教育方面,现在真正实现了九年义务教育。在30多年

以前,由于国家经济不发达,教育自然也就不能跟上,学校不仅规模很小而且师

资水平也差。一个班有四十多个人,教室里只有4盏日光灯,一块木头黑板,剩

下只有课桌椅了。操场都是用土铺成的,跑道是用煤渣儿铺成的。跑步时,不小

心摔倒后,两个膝盖准会摔破。操场晴天还可以用,要是下了雨,操场就变成了

水塘,一两个星期都没法用。现在,我们的校园里不仅有明亮的教室,还有宽阔

平坦的塑胶操场和植物园。教室里除了桌椅、黑板外还有16盏日光灯,一台空

调,四台电扇,新安装的多媒体电脑。为教师的教课带来极大的方便。

随着农村人民的生活水平的进步,他们也开始追求精神生活的享受了。这在

改革开放之前人们是不敢想象的。固然目前农村里的人们并不能都像城里人那样

以出国旅游来作为自己的休闲方式,但是他们也有属于自己的休闲方式:踩高跷、

扭秧歌等,这些娱乐方式丰富了农村人民的娱乐生活。

4、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30多年取得的成就是前所未有的,然而在调查过程中,我们也发

现了许多问题:

1.自然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环境问题一直是全世界人们所关心的问题,对于

我们的村子来说,环境问题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村的河已经断流了好

多年了,并且河里面存在好多垃圾,每当从那走过总会闻到一股恶臭。

2.白色垃圾危害严重。由于人们生活中大量使用塑料袋,塑料瓶、一次支柱

产业形成难,农民收入增幅不快,支柱产业没有形成的重要原因白色垃圾。这些

生活垃圾都是不可降解的,对环境的危害特别大。它们被人们随手丢弃后,随风飘扬,影响环境美观。

3.生产生活的科技性不足。一是对科技推广的投入较少,缺乏长效的培训机

制。近几年国家对农村科技培训上给予了一定的投入,但是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

影响,这笔费用真正用于农业实用科技推广方面的并不多;在培训方式上也仅仅

局限在培训几个村干部上,农民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二是科

技培训的技术人员严重匮乏。目前,农村实用技术的培训力量,主要依靠乡镇农

业技术部门,然而由于乡镇农业技术部门待遇差,贫困地区工作环境不理想,致

使乡镇农业技术力量匮乏,没有技术人员来具体从事技术推广工作,这一现象已

严重制约了农业新型实用技术在贫困地区的推广。三是科技培训主体严重不足。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农民外出务工拓宽增收渠道,已成为村民群众增

加现金收入的有效途径,因而打工经济在广大农村应运而生。由于受到打工经济

的影响,农村有一定文化的轻壮年劳动力大多外出打工,导致农业实用新型技术

在这些地方无法推广,从而造成了老区生产力水平难以提高。

对此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改善环境建设。为村民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2.减少对塑料袋的使用。针对人们生活中大量使用塑料袋,塑料瓶、一次性

塑料餐盒的情况,政府应下大力气从根本上治理。多生产可降解的塑料袋和餐盒,

提倡环保布袋的使用,实行垃圾的分类回收等,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3.重视对农民的文化教育。政府部门应多开设一些“农民文化站”,应该针

对农民需求,丰富“农民文化”的形式和内容,开设特种养殖和种植讲座,提高

他们的文化素质,更新他们的思想观念。

附录:

改革开放后家乡的变化的调查问卷

1.您的性别: A.男 B.女

2.您的年龄:A.25岁以下 B.25—44岁 C.45-55岁 D.55岁以上

3.您的职业是: A.退休人员 B.教师 C.企业员工 D.农民

E.公务员 F.个体商户 G.外出务工人员H.其他

4.您的居住地是本市的: A.市区B.乡镇(县) C.农村

5.(1)目前,您的家庭人均月收入是(单位:元):

A.500以下 B.500-1000 C.1000-3000 D. 3000-5000 E.5000以上

(2)80年代初,您的家庭人均月收入是(单位:元):

A.10以下B.10-30C.30-50D. 50-100 E.100以上

6.您及您身边的人现在着装样式如何?

A.简单舒适 B.精致华丽C. 时尚潮流D.一直以来没什么变化

7.您现在的饮食方面有什么变化

A.依旧粗茶淡饭 B. 逐渐丰盛多样 C. 注重营养均衡

8.在改革开放的34年中,您的居住条件是否有所改变?

A.变化较大,居住面积、居住质量及环境大幅改善

B.变化不大,居住面积、居住质量及环境适当改善

C.没有任何改变

D.有变化,居住面积变小,居住质量及环境有所下降

9.您现在的主要的出行工具

A.步行 B.单车 C.公交 D.摩托E.小车 F.电动车F.

其他 _____________.

10.在改革开放的34年中,您家庭的受教育程度是否有所变化?

A.变化较大,高等教育已经走入家庭

B.有变化,专业技能学习已经成为教育主导

C.有变化,义务教育已经基本普及

D.变化不大,义务教育无法完成

E.完全没有任何改变

11.在改革开放的34年里,您村的医疗,养疗等福利是否有所变化?

A.变化较大,每个家庭都以普及

B.有变化,基本上普及

C.变化不大,根本无法完成

D.完全没有任何变化

12.在改革开放的34年里,您村的环境是否有所变化?

A.变化较大,污染较严重

B.变化较大,越来越好

C.变化不大,基本没被污染

D.完全没有任何变化

13.在改革开放的34年里,您村人的文明礼貌,道德素质是否有所变化?

A.变化较大,大幅度提高

B.变化不大,基本上遵守

C.完全没有任何变化

D.有所下降

14.您认为您村的社会风气如何?

A.风气不好,违规情况时有发生

B.风气一般,

C.风气较好,非常和谐。

D.风气较差,违法情况时有发生

15.您认为家电下乡政策怎样?

A.不了解 B. 没多大用 C. 给自己带来很大实惠

16.您认为新农村建设以来有何变化?

没什么变化

有很大发展,农村经济、文化、教育等有所提高

虽有很大发展,但在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

17.您认为国家的各项针对农村的政策如何?

A.没什么感觉 B.给农民带来很多实惠,有利于和谐发展

C.虽然农村现在有很大发展,但仍有不少问题需要解决

18.您认为家乡在这34年中变化最大的是哪些方面?(可多选)

A.城市(乡村)建设发展,公共设施进一步完善,生活环境改善

B.经济快速发展,对外开放,引进外资,企业发展

C.政治民主化进程加速,社会法制化增强

D.思想观念改变,逐渐易于接受社会新鲜事物

E.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您认为改革开放34年给您的生活带来的不好之处是什么? (可多选)

A.社会受到较大的文化冲击,社会风气不佳

B.社会竞争加剧,生活压力大,生存状态不佳

C.物价上涨,消费水平降低,生活质量不高

D.污染增加,生态环境恶化

E.留守孩子、空巢老人增多

F.各项建设虽取得很大成就,但相较之下仍有差距

G.不够现代化,人才缺乏等

H.其他(请写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您的家乡在改革开放后的发展?

A.发展迅速 B.稳步发展 C.没有多大变化 D.有所衰退,地位被其他城市取代


查看更多经济学相关内容,请点击经济学

2024 免费范文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1821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