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justzx.com--理学类】

《臺灣不教的中國近代史》的读后感10篇

  《臺灣不教的中國近代史》是一本由莊魯迅著作,大是文化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NT$ 300,页数:29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臺灣不教的中國近代史》读后感(一):如果有机会看的同学还是可以当做简史好好读读

  相对于一些比较激进的份子写的近代史文章,此书还是比较中肯的,当然对于一些大陆地区敏感话题和没有讲到的部分,这里还是大概有提到的,而且作者也有自己独到的观点。本书在题目是台湾不教的近代史,所以里面后半段的内容其实大陆建国后的一些简史,也包含了它个人的一些经历,如果有兴趣的人,可以好好看看,纠正一下自己被“宣传”过的史观,从其他方面了解一下正确的近代史。

  《臺灣不教的中國近代史》读后感(二):近代史补习

  看完这本书,终于对中国近代史,有了整体的了解。

  中国的历史教育太差,就是背历史事件和年限。历史是孤立的点。而这本书,历史,是串联的线。

  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再到改革开放。

  中国虽然是个大国,也不过是几个牛逼的人手中的大玩具而已。

  能够驾驭一个国家的人,是有多牛逼?!一个世纪,也出不了几个。

  也许,不是那一人,世界都不一样。

  看了历史,我更加觉得,我们只是浮萍之余盛世或乱世。做好自己,就已足够。

  《臺灣不教的中國近代史》读后感(三):右派文献 我喜欢

  本书中的观点都是欧美派中国史专家的主流,尤其是对一些我党国不愿提或不许提的重要事件。

  如果你已经很熟悉那些让一般中国人受不了的观点和看法了,买这书就当是简明参考很不错,因为章节很短,简明达意,将整个近代史正续描写了一遍,快速翻看就当温故知新了。

  如果你不熟悉那些观点或者你是接受正规党国教育上了十几年政治课的人那你更需要读读这本书了,这和谁的观点对谁的观点错无关,换换思维和看法总没坏处。当然,前提是你得控制好情绪。

  文中给我一个很重要的启示,就是为什么中国历次为了实现民主的革命都失败了,比如辛亥,27年的北伐,49年的内战,为什么推翻的是专制集权而建立的还是?!究竟怎么样中国人才能找到自己的出路?书中给出作者自己的看法。

  《臺灣不教的中國近代史》读后感(四):其实内容并不深刻

  诚品书店畅销排名居前买来看的,虽然中文书名很台湾,但就内容和日文书名,作者本身还是较严肃地在写这本书。只是从内容而言全书结构还是有些问题,节奏忽缓忽急,清末的事大致涵盖全,有些和教科书相悖的观点,比如二次换约,某天国,某团其实好些年前国内公开发行的书籍已经详细论述。抗战前的民国史简略带过,和教科书没啥两样,包括一些争议,比如宋教仁遇刺究竟是不是袁大头直接下令,孙国父在广东的言行作为,西安事变前后等都是承袭过去的史观,抗战史最令人费解,南京大屠杀后就结束了,草草几页,是因为东瀛读者已经足够了解了吗?内战也是流水账带过,并没什么独到的见解。四九后的事占了近一半,其实作者单独写这部分就行了,画风也是突变,热衷起当事人的内心对话来了,既然不是通俗小说,这种写法真的很掉价。内容的话,一些读者可能觉得很劲爆,实则不少在国内已是半公开,或者相关信息不难获取,夹边沟记事这类公开出版物对某些运动的描写阅读冲击更大。所以读毕还是有些失望,毕竟不是专业历史学者,或许还是如夸张的台版书名所揭示,随意翻翻还是可以的。

  《臺灣不教的中國近代史》读后感(五):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文史不分家

  常听人说,文史不分家,政史不分家,我这个高三选政治方向,大学读文学的孩子,一直对历史不是很感冒。

  唯一的一次考试不及格,也是历史,在初中的某个小测试上。

  那时候很骄傲,这个不及格让我有点讨厌历史。

  印象中,历史就是时间,地点,事件,像没有了生命的枯草,哦,不,枯草要比它有趣多了。

  不是不喜欢

  我不是真的不喜欢历史,不是真的没有兴趣,是没有找到合适的历史资料而已。

  前几天,同事给了我一本从台湾买回来的《台湾不教的中国近代史》。三百页,我一气呵成看完了,上下班坐地铁的缝隙都不放过。

  这本书在内地应该买不到。作者是在上海出生成长,三十多岁到日本读大学,现在仍然在日本工作定居的莊鲁迅。

  在他的笔下,历史是一个故事接着一个故事,不再沉闷无生气。在我看的过程中,脑海里经常会浮现相关的画面,心情也跌宕起伏。

  因为篇幅的原因,作者并没有把每个故事的细节都展开来详细描写,但已经足够读者一清二楚地了解到自鸦片战争以来到改革开放这一段中国近代史的事件脉络和不同历史人物的特色。

  行文间或多或少夹杂着作者的个人观点,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对于我们这些只了解过教科书上历史的童鞋们,还多了一个看历史的角度。

  为什么更恨日本

  我曾经有这样一个疑问,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8年抗日战争,英国、法国、俄罗斯和日本都曾经狠狠地欺负过中国,都曾经做过很多令人不齿的事情,但为什么今天大家只记恨日本,只对日本特别敏感?

  看这本书前没有认真思考过,看这本书后我好好想了下。

  在我看来,英法当年的行为确实恶心,但他们一直摘不下绅士的面具,做事情算是留有一手。而且他们打中国,是在清朝愚昧无知的骄傲下,英国特使无法正常与清廷谈判的情况下发动武力的。他们要的是,中国打开国门。

  当然仗打起来后就不是那么简单了,开放通商口岸,经济赔偿,关税权掌控,领土割让……种种过分的行为以不同的面目上映。

  英法等国对于中国的领土也流口水,但是他们不好一下子做得太过分,也没有表现出要侵占整个中国的意图,他们更多的还是着眼于经济利益。

  日本不同,它作为一直跟在中国屁股后面学习的邻国,在侵略中国的时候,简直是丧心病狂,面目可憎到无以形容。

  日本想要吞没中国的庞大野心,毫无掩饰,甚至不顾国际舆论的压力,和联合国的调停。那个时候,一味发展军事的日本,变成了愤怒的狮子,完全没有理性可言。

  南京大屠杀,和8年抗日战争造成的惨绝人寰的民生现象,确实令人没办法对当年的日本释怀。

  那些人不是历史书上的样子

  看完这本书后我对于一些历史人物也有了新的认识。林则徐、洪秀全、孙文、蒋介石、张学良、杨虎城……(再近点的就不提名了)。他们在历史的洪流中,环绕着复杂的人格和思想,做了很多让我瞠目结舌的决策和行为,或者遭受了我想象不到的悲惨命运。

  记得看到张学良被软禁50多年,自从被日本赶出东北,再也没有回去过东北时;而杨虎城在1949年被杀害,与此同时,他的子女、秘书、侍卫等也一起被杀害时,我惊叫了一声,心里一片凄凉。

  其实在国家成立之初,还有更多更冰冷的事实和惨案,那些诚实的、英勇的、努力的、勤奋的人,都没有逃过一劫,看了后让人瑟瑟发抖。

  一直回避的问题

  国家成立之初,发生了一系列的斗争,无辜残害了数不清的人,这一段历史,一直是我们逃避去承认,去详细描述的。

  这些历史的问题,一直遗留下来,造就了今天国内的环境。

  前几天,我的一个在报社工作的大学同学,因为报道了某国企的某些问题,被隔壁省份的警察跨省拘捕。

  事发后他所在的报社连续两天头条呼吁放人。

  最新消息是,我的大学同学承认受某些人的指示收了黑钱。他供职的报纸也马上改变态度,表示之前审稿确实把关不严。

  这个答案太潦草太马虎,疑点太多,实在难以令人信服。

  为什么是先抓起来再审问?受具体谁的指示?收的黑钱在哪里?这么大的事情报社怎么可能审稿不严?

  我只能说,事情的真相只有当事人心知肚明。

  沉重的心情

  读历史,为的是什么?

  有人说为了警醒现在的人,有人说为了更珍惜当下的生活,有人说为了记住过去的屈辱,也有人说过往就是现在问题的解答。

  可是作为一个渺小到根本没能力撼动世界的我,并不知道读这些过去的事情为了什么?

  也许只是好奇,想知道我们之前的人是怎样过来的,发生了什么,过的是怎样的生活?

  看完这本近代史后,我感到了生命的厚重感。沉甸甸的,像似背负了前人的血与泪。

  当我从沉甸甸的心情中抬起头来,看到我们公司的小伙伴们正在QQ群里你一句我一言地教一个小弟弟怎么泡妞时,我冒出了他们真无聊,他们在浪费生命的念头。

  其实大多数人的生活都是这样,不会因为历史的沉重而变得深沉。

  而我也许现在感受到了生命中的不可承受之重,但是生活还是生活,还要照常继续,很多事情我的手还是伸不过去的。

  只是,如果还有相对真实的历史,我还会再看。

  欢迎订阅慕宇轩的微信公众帐号(搜索微信ID:muyuxuanxuan)每天都有丰富内容推送,还可以跟轩轩单独互动哦!


查看更多理学类相关内容,请点击理学类

2024 免费范文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1821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