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justzx.com--经济学】

篇一:2013年最新贸易战争观后感

贸易战争

观后感

随著经济全球化的加深,当代的世界局势比以往的任何一段阶段更加错综复杂:世贸组织 (WTO)、自由贸易协定(FTA)、跨太平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等,新的趋势不断呈现。 国与国之间的相互依赖也越来越加深。那么我们如何解读并了解这个错综复杂的世界世界 的变迁就是贸易变迁。围绕世界的变迁,我认为了结贸易的变迁历史可以给予我们一种分析 工具。 为了了解现在的情况,我们先把目光投向15 世纪的世界。因为世界通过15 世纪出现的 香料大大突破以往的状态。西方国家为了得到香料而踏入未知世界的海洋。首先,葡萄牙打 造历史上的里程碑。葡萄牙的崛起引发其他国家对海洋的兴趣。葡萄牙的崛起后,紧接着, 西班牙向贸易竞争进军而崛起。后葡萄牙与后西班牙的第三势力是荷兰:荷兰人凭借着商业 头脑迅速成为海洋霸主,不仅如此,他们创?1?7?1?7?1?7出银行、证券交易所、信用、有限公司等延伸 至当代世界经济体系的商业体系。后荷兰是英国的崛起。英国通过海盗开始的海外贸易打造 了一个"日不落帝国"的传奇神话。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与冷战的严峻考 验,世界再次结合在一起,而延伸到现在。 重商主义是西欧封建制度解体和资本主义制度产生时期资产阶级的最初的经济学说它 的发展经历了早

期和晚期重商主义两个阶殷。两个时期的重商主义者对什么是财富和财富源 泉的看法是一致的。他们都认为货币是财富 的唯一形态,认为货币多少是衡量一个国家富 裕程度的标准,要使国家致富必须增加货币。但是他们在增加货币财富的手段和方法上,却 有不同的见解和主张。早期重商主义者认为一切购买都会使货币减少,一切销售都会使货币 增加。他们坚持多卖少买或不买,要求以?1?7?1?7?1?7藏货币的形式将货币贮存起来。当时西欧一些国 家采纳了他们的建议和主张,颁布了防止金银货币输出的法令,实施了吸收金银货币到国内 来的政策和奖励办法。 但是,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原来的国家法令和政策,越来越成为资本主义商业、 工业发展的障碍。当时在英国对外贸易中起重要作用的东印度公司,深感原始的货币制度和 政策的束缚,要求突破政府规定的某些限制;主张不仅应该多卖,而且应该大量的买;提出 国家不仅不应该禁止而且应该允许货币输出国外,以便扩大对外国商品的购买。在英国的对 外贸易中,东印度公司较早地争得了国家的特许:国家允许该公司每艘船出航一次可以出口 一定数量的金银货币,但要求必须在半年内再进口相同数量的金银。因此这家公司遭到了社 会上、特别是早期重商主义者的责难与攻击。 ?1?7?1?7?1?7为当时商业资本家已经本能地意识到积累资本的需要,这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 然趋势。强调

了发展对外贸易的重要性,指出对外贸易的好坏是检验一个国家贫穷与富裕的 标准。他说:"商品贸易不仅是一种使国家之间交往具有意义的值得称誉的活动,而且,如 果某些规则得到严格遵守的话,它还恰恰是检验一个王国是否繁荣的试金石。"当时的商业 资本家认为发展对外贸易的基础是国家拥有丰富的物产和出现剩余产品,这样,从外国流入 的货币才能大大增加。并且,东印度贸易就是由此诞生的。这里可以看出,当时的资本家在 强调发展对外贸易,把财富的源泉归结于流通领域时,已把生产和由生产发展而出现的剩余 产品,看作是发展流通的必要条件。 当时许多人认为,绕好望角去印度的新航线被发现后,特别是英国几乎所有的金银和 硬币都被运走,而运回来的却是人们所不需要的物品。但立即有人反驳了这种意见,指出这 种观点是完全不符合事实的。举例说,从印度运回的物品,如药材、靛蓝等都是加工转运以 及个人生活所必需的。不仅如此,由于从印度购得染料靛蓝,英国的呢绒远销世界各地,并 受到欢迎。并且说,发展这些行业,为英国的劳动者创造了很多就业机会,从而促进了英国 的工业,如呢绒业等的发展。新航线的发现还有力地打击了竞争对手 土耳其,而给英国带 来了幸福。他说明了直接从印度购买所需要的数量相同的商品,比从土耳其购买这些商品费 用少三分之一,每年可节省九十五万英镑,而过去这笔钱是落在土耳其手中。这些好处并不 只是商人受

益。 自从英国也加入到世界贸易的战局中,火药味就越来越浓重,战争的规模也逐步升级。就在 英国陆续战胜竞争对手,开始称霸?1?7?1?7洋的时候,它也面临着和西班牙、葡萄牙、荷兰一样会 走向衰微的问题,而颇受幸运女神眷顾的英国通过制度创新完成自我救赎,打造了一个"日 不落帝国"的传奇神话。 贸易主张,先废弃《谷物法》, 结束对谷物进口的限制和关税;又废弃《航海条例》,不再 要求英国以及其殖民地的外贸运输必须由英国船队运送,结束英国海运公司的垄断,使英国 进入全面零关税时期。 自由贸易理论培育了英国人的新帝国观:殖民地的作用,已不再是土地本身,而在于它对世 界贸易的意义。因此,英国占领那些地方基本上是为了拓展对外贸易,它们有的是原料产地 或产品销售市场,有的能够确保海外贸易航线的通畅。"贸易优先"的原则在新帝国的形成中 表现得相当突出,亚当.斯密有关自由贸易和"自由帝国"的理论开始变为现实。 大英帝国不再把占领土地作为?1?7?1?7?1?7要目标,而是依靠海上霸权,进行全球性的世界贸易。 一些国家如果接受英国的"贸易",那么英国就不使用武力; 如果一些国家不肯就范,那英 国就要炫耀武力,实行"炮舰政策",将其打败,迫使这些国家接受英国的"贸易"。当时英国 在东亚和非洲以及其他一些地方都采取这种政策。 自由贸易瓦解了殖民地的民族经济,将这些地区强行拉入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英国由

此大大获益,更进一步巩固了它在世界上的地位。但能够维持这样一个"日不落帝国"的地位 从根本上说还在于英国强大的军事实力,没有国家能够与英国抗衡,这才使其他列强不敢轻 举妄动。如果一些国家不肯就范,那英国就要炫耀武力,实行"炮舰政策",将其打败,迫使 这些国家接受英国的"贸易"。当时英国在东亚和非洲以及其他一些地方都采取这种政策。 西班牙、葡?1?7?1?7牙、荷兰、英国的兴衰都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一个国家的振兴和强大靠 的是不断创新。西班牙、葡萄牙凭借的是开拓全球贸易的途径;荷兰凭借的是商业模式创新; 英国更是凭借其制度创新在关键时刻始终站在历史的前沿。 英国的政治变革、英国的"工业革命"、英国的重商主义以及之后的自由贸易,等等,都 是在那些时代领先于全球的,因此,这样一个小小的国家才能领先于世界,引领了世界的潮 流。这正是英国强盛的秘诀。作为在国土面积和人口数量等诸多方面充其量只算一个中等国 家的英国,够在近现代历史的跑道上领跑一百余年,的确让我们有颇多的感触。从英国以及 其他国家的兴衰中,我们应该看到的是隐藏在它们背后的东西,这才是我们探讨这一问题的 目的所在。 由于在经济的不断发展中,旧的秩序要不断的更新和完善,从日不落帝国,到新兴德国,再 到美国,贸易的体系不断完善,消除壁垒, 消除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推行贸易自由化。 自此,各个国家都有了需要在国

篇二:贸易战争观后感

贸易战争观后感

贸易从当初的重商主义发展到今天的自由贸易,期间二者斗争不断,我们既看到了经济飞速的发展也看到了没有硝烟弥漫的战场。但自由贸易取胜已成定局。而关税的高低随着世界上强大国家或国际间的经济利益集团的左右而相互替代使用。贸易从当初的国与国之间商业活动发展为国与国金融、汇率、宏观政策的综合体。贸易对当代国家的影响是巨大的,本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也离不开贸易。贸易可以决定一个国家市场经济繁荣与否。

一.关税的变化趋势

早期的欧洲推行重商主义,认为黄金和白银是财富的象征,各国都想出口商品赚取他国的黄金和白银,又不想让金银流出,于是乎都设立了重重关税政策,欧洲市场基本封闭。间接迫使西班牙、葡萄牙两国为了香料、黄金、珠宝等物品而开始探索海洋,开辟了新航路,世界的海上贸易逐步发展起来。期间,西班牙、葡萄牙两国靠冒险精神推动的世界贸易,使西班牙、葡萄牙拥有了海上霸权,把掠夺的金银运回国内,成为世界上富裕的国家,并依靠这些财富发展了强大的海上实力,维护这一既得利益。只是这些金银并没有用来当做原始资本积累,腐朽的封建制度制约了生产力的发展,他们并没有开创出新的商业模式,不仅本国商品生产落后,还把数以万计从事工商业的外国人赶出自己的国家,维护原有的制度。而在同时期的荷兰,看到葡萄牙,西班牙垄断海外贸易获得巨大的财富时,他们迫切的希望从中分一杯羹。他们创力立了一种新的公司,早期的股份有限公司的雏形东印度公司,从社会吸取闲散资金来开拓海上贸易。大规模的海上贸易使荷兰的银行业、保险业、资本市场逐渐发展起来并开创了一种新的商业模式,现代商品经济制度。打破了葡萄牙、西班牙依靠的考冒险精神所领航的海上贸易。至此海外贸易走向一个新的阶段。

然而,这些国家最后都被英国打败,丧失了海上霸主地位。如果英国继续延续这种模式,也最终会被他国取代。就在这时候,英国发生了光荣革命,这场没有流血的革命,使英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制度。最先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英国极大的解放了生产力,直接促使了工业革命的发生。虽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是上层建筑能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极大促进了商业的发展。工业革命后,英国面临一个严峻的问题,大量的商品,却没有足够的市场,此时阿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了自由贸易用以取代贸易保护政策。所有发达国家都曾经推行贸易保护主义以保护本国的制造业,服务业及农业,当它们累积足够财富以确保可从自由贸易得益,便开始积极推行自由贸易政策。英国在18世纪至19世纪中期推行保护性的工业政策,当英国在经济上拥有领先地位,即完成工业革命后便开始支持自由贸易。.自由贸易通过国际交换获得本国不能生产或生产成本太高的产品,从而使消费者得到更高水平的满足;通过国际分工、发挥比较优势使本国资源得到最佳配置。自由贸易的动态利益在于:通过国际分工和交换,一国可以获得规模效应、竞争效应和学习效应,从而促进就业扩大、收入提高,推动产业升级换代和经济的持续增长。

关税的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曾近作为保护本国幼稚产业的保护神的关税,现在成了自由贸易的最大障碍,英国通过《国富论》向外国阐述自由贸易能给大家带来财富,在世界范围内不遗余力地推动自由贸易,率先废除《谷物法》和《航海条例》,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英国1760年占世界制造业份额由1.9%到1860年的19.9%,其贸易额占欧洲的20%,制造品贸易额占世界的三分之二。英国的零关税政策是其在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并完成工业革命的前提下实行的,这让英国制造的商品打开了世界的巨大的市场,使其工业得以顺利发展。不仅如此,英国还创办了世界博览会,是展会上唯一一个展示都是工业品的国家,为其工业品寻找买家打下了下一步的基础,进一步拓展其市场。

二.自由贸易的国家利益博弈

自由贸易使经济利益在国家利益中的地位得以提升。为了在当前和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世界各国都在自觉、主动地调整自己的经济结构和经济政策。一般而言,自由

贸易突出了经济利益在国家利益中的重要地位,主要表现在:经济利益的维护成为各国对外政策的主导因素;经济安全开始纳入国家安全战略之中;经济手段成为解决国际政治问题的重要途径;经济外交成为当前各国外交工作的重要内容。发展经济贸易关系成为各国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世界各国对外关系中的重要目标之一。许多国家纷纷以地缘、民族、宗教关系为纽带,积极开展经济交流与合作,寻求和开辟经济贸易关系的途径。这直接导致了世界上区域性的自由贸易区繁荣发展。

自由贸易凸显了科技因素对国家利益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以来,贸易自由化不断朝着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方向发展。对于贸易参与国而言,国际信息网络能够降低贸易成本,减少进入市场的壁垒。随着科技与经济的结合越来越紧密,科学技术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不断提高。为此,各国竞相调整科技战略和政策,旨在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增强国家实力,从而使科学技术成为一国维护自身利益的先导。

自由贸易增强了国内利益群体相互博弈对于国家利益的影响。自由贸易给国内各利益群体带来的利润不尽相同,直接影响着它们对国家整体利益的认知程度,进而影响它们对国际贸易政策的倾向性。相对而言,从国际贸易中获益较多的群体往往支持自由贸易,获益较少或者利益受损的群体则往往支持保护贸易。上述两种利益群体之间的博弈,使国家利益更加趋于综合化。因此,在自由贸易时代,国内利益群体的相互博弈对国家利益的整合作用越来越明显。

世界贸易的规则随着贸易的扩大而不断发展完善,从各国各自为政,到多边贸易协定,到世界贸易组织,结束了几百年贸易间的不合理现象,自由贸易规则日趋统一的今天,淡化国际关系的意识形态因素。世界贸易组织为成员过提供了一个和平解决贸易争端的平台,各国成员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进行贸易,逐步降低自己的关税税率,实行最惠国待遇制,冲破贸易壁垒,打击贸易保护主义,促进世界贸易的发展。

三.全球化的双刃剑

无法预知国家损益的全球化。抽象谈论在全球化中获益或受损的条件非常困难。强国、弱国、大国、小国都可能获益,也都可能吃亏。传统的中国是被全球化击败的,却也是从全球化里高速崛起的。大英帝国是从全球化中崛起的,也是在全球化中衰落的。眼下的美国,虽然一直是全球化最大的获益国,却呈现冷淡全球化的倾向,因为美国开始感受到代价二是利用国际收支的结构性失衡获取利差。凭着美元的优势地位,美国甚至能把贸易赤字这种别人眼中的困境,变成对自己大大有利的肥差——你们盈余,我赤字,这没关系,反正美元我是我自己印的;再说,千辛万苦赚到的美元也没什么好去处,还是得放回美国这里来比较保险。想拿盈余买我的资产?对不起,美国只有劣质资产可供出售,那些高新技术和能源等利润高、战略性强的行业你却买不到,巨大的盈余,你想买的买不到,美国卖得你不想买,那就只好购买美国国债,要不就存到美国的银行里拿点利息。于是,从1982年至今,美国始终保持着贸易逆差,而且是逐年扩大;同时资本和金融账户由于美元的回流而一路顺差。就这样,美国的资本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从事着最有利可图的行业,而别国的美元外汇只能获取微薄的利息。按2005年的情况计算,美国10年期债券的名义利率是4.5%—5%,减去同期国内通货膨胀率2%—2.5%,实际支付的利息在2%—3%;而美资跨国公司在国外直接投资的平均回报是10.5%。美元的一进一出,一来一去,让美国又轻松地占了个大便宜。 利用美元和美元资产贬值减轻外债。美国是一个超级债务大国。2005年,美国经常项目逆差已达到近8000亿美元,超过其GDP的6.3%,需要世界其他国家每天25亿美元的资金流入才能维持下去;净外债已经超过3万亿美元,相当于其GDP的25%。 从道理上讲,国外持有的债权都可以要求美国用等值的实物资源来兑现;还有,各国投入大笔美元吃进的次债金融衍生品等美元资产,也代表着一定的收益索取权。美国虽然没有摆明了要赖账,但实际上一直在耍些花样来减轻债务。最近美联储一直在推行量化宽松政策,美元不断贬值,

使其外债实际减少,而我国是美国最大的债权国,从一比八点四到现在的一比六点三的汇率,我国的外汇储备一直在缩水,让美国又狠狠的赚了一把。所以建设超主权的货币对我们国家或大多国家来说刻不容缓,加速推进人民币的国际进程,和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的建设,更大范围地进行人民币境外结算,并推动国际储备货币多样化。

贸易战争终归是国家之间利益冲突的结果,每一次冲突都造成了严重后果,付出巨大的代价。现在大国间相互争夺国际贸易的话语权,小国则抱团取暖追求自己的一席之地。国家利益的博弈取决于国家的综合国力和科技的竞争,所以我们要在世界贸易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要提升自身实力,加强国家建设,加强文化建设,提升创造力,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型,否则贸易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的终归于昙花一现。

篇三:浅谈贸易战争

浅谈《贸易战争》

最近观看了由中央电视台拍摄的《贸易战争》节目,联系到自己以前学过的一些经济、历史等方面的知识,让我有了许多所感、所悟。《贸易战者》一共有五篇,分别记述了从15世纪开始到现在的世界贸易情况。从经济上的战争到真正武力上的战争激烈而残酷,国与国之间的冲突,战争都不外乎是为了利益。一次次的贸易战争最后形成了现在世界错综复杂的多极化格局。现在就从历史中分析,以求在贸易的变迁中,我们不至于被甩下快车道。

在15世纪的欧洲,香料创造着世界贸易的新变局。西方国家为了得到香料而踏入未知世界的海洋。尤其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为了得到充足的香料,开始向海洋进军。正陷于早期重商主义的欧洲,无论是王公贵族还是普通百姓,都认为黄金白银是衡量财富的唯一标准,一切经济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金银,一个国家拥有的金银越多,就越富有、越强大。但除了开采金矿和银矿之外,获取金银的手段只能靠对外贸易和对外掠夺。于是他们争先恐后的探索着这个世界,完善着世界轮廓,他们打造了历史上的里程碑,他们收获了大量的香料、金银。由于没有工业的支持,大量的财富又像潮水一样流逝,这就给极有经济头脑的荷兰人留下了机会,他们创造了银行、证券交易所、信用、有限公司等延伸至当代世界经济体系的商业体系,并且拥有了当时世界上最庞大的海上商船队,还充实了强大的海军力量。巨大的利益也吸引了英国,它通过海盗开始的海外贸易打造 了一个"日不落帝国"的传奇神话。

这段历史中,让我感触颇深的是英国打赢了拿破仑战争,打败了那位不可一世的法国国王。可以想象,法国人与英国人面对面作战时,法国人身上穿的军服,用的枪炮都是来自英帝国时,那就已经注定了法国人的失败。英国的强大产业渗透了法国,正是这种自由贸易击败了的小商店打败了法国的国王。

经过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与冷战的严峻考验,世界的格局一次次的发生了改变。二战以后,日本满目疮痍,只能靠美国的救济来尽量减少饿死的人,日本的工业全部瘫痪。朝鲜战争爆发,使得美国迫切需要日本作为战争的后勤基地,这就给日本经济崛起带来了机遇。经过十多年的高速发展,1968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超过联邦德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经济大国。在这段时间内,日本创造了一个个经济奇迹,我觉得那时的日本发展速度不比改革开

放以来中国的发展速度慢,所以现在所说的的中国奇迹其实日本早已经历。至于为什么中国现在还能如此的高速发展,2008年的金融风暴也没能阻止这个前进的脚步,我想原因在于我国地大人多,总的内需大,对外贸易面临冷冻期时,内需牵动了经济的发展。上世纪70年代后期,日本质优价廉的半导体产品又占领了美国市场,同时还挤占了原来被美国占领的欧洲市场。80年代,第二次石油危机爆发,以省油和低价著称的日本汽车热销美国,日本也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汽车生产大国。这一切都使美国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以至于不得不用汇率来对日本进行打压。对于美国来说汇率实在是一个很神奇的因素,它可以迅速调控进出口的贸易优势,以牵动双方双方的贸易顺差和逆差,就像今天应对中国外贸压力的方法。美国与欧洲各国都希望提高人民币的汇率以削弱中国的出口优势等经济打压。

德国同样也有与日本相似的崛起,战败的德国国土被分割和占领,60%的德国居民处于严重饥饿状态,德国的机器都被苏联卸走拆掉了,严重的通货膨胀让德国混乱不堪。一直到了冷战期,美苏关系持续恶化,为了使德国能够成为美国对苏抗衡中的桥头堡和安全屏障,美国很快开始对德国采取扶持政策。这样,德国也走上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联邦德国在上世纪50年代迎来了 “黄金的十年”,工业生产年平均增长率高达11.4%。80年代年,联邦德国甚至超过美国,成为当时世界最大的出口国。这样的发展让我们看到了德国旺盛竞争力的同时,也看到了美国的可怕实力,短短的二十多年时间,美国就扶持出了两大发达国家。虽然它没有想到,真正对它经济大国和贸易大国的地位发起挑战的对手,就是美国自己一手帮助下诞生的,但是不论怎么挑战,美日德还是在同一战线上盟友。

二十世纪的60年代至70年代,美国、欧洲、日本的贸易战越来越激烈,为了降低成本,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开始选择贸易环境优良、劳动力便宜的地区作为它们的加工基地,亚洲四小龙(中国台湾、韩国、新加坡、香港)通过承接工业化国家的产业转移,不断获得外来的资金和技术,它们的贸易量出现了爆炸式的增长。这就是世界银行拿来做典范的出口导向国模版,他们认为发展中国家的唯一出路也是成为吸收资金技术,成为世界工厂的出口导向国。与此同时,许多发达国家则成为了进口替代国。英国牛津大学的经济学教授利特尔发表了一份影响深远的报告,他认为进口替代战略严重降低了经济效率、抑制出口、加剧失业、导致国际收支恶化。拉美债务危机爆发,使得

拉美国家纷纷放弃进口替代战略而转向了出口导向。全球贸易经济的全球化已成必然趋势,简单的说就是世界经济日益成为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在跨国商品和服务贸易以及国际资本的流动下,各国的经济正在渐趋紧密,只有积极参与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你才能取得发展。 在亚洲四小龙强劲的发展着时,美国正深陷经济疲软、财政赤字与贸易赤字“双赤字”并存的局面。为了解决困境,美国同七国集团的其他成员联手,共同干预外汇市场,美元兑西方主要货币出现了大幅度升值。虽然美元升值不利于美国的制造业出口,但是却能够吸引国际资本,有利金融市场繁荣。美元在短期内的大幅升值,导致全球资金迅速流向美国,同时也让过度依赖出口的东南亚国家和地区陷入了危机。由于东南亚经济体的货币几乎都和美元挂钩,美元急升带动了这些经济体的货币急速升值,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大幅下降。一方面美国利用美元汇率来打击它在亚洲的贸易对手,另一方面也是这些国家在实行出口导向战略时过度放松了金融管制,而且过多地依赖外国投资。但不管怎样,最终的结果是东亚国家拿尽了天下的贸易顺差,一场金融危机却把所有的这些财富都转移到了美国人手里。

作为世界工厂的亚洲四小龙、四小虎在金融危机中损失惨重,经济低迷,社会动荡,已经无法继续担任世界工厂这一角色。而欧美市场在亚洲金融危机中并未受太多影响,它们对物美价廉商品的需求依然旺盛,于是中国就成了新的世界工厂。华尔街一挥手,直接投资配置到中国,形成巨大的生产能力,于是中国就真正的变成了世界工厂。 中国吸收资金技术,利用廉价的劳动力成为世界的加工厂,或许只能说是世界的车间,赚取微不足道的利润。中国走上了日本,亚洲四小龙走过的道路。虽然知道利润低得可怜,但是却没办法只能提高效率,过大规模来增加利润。随着加工成本的提高,中国的企业正在举步维艰。用俗话说就是中国买什么什么贵,卖什么什么便宜。看似中国在高速发展,其实却是走进了一个限制自己的圈子,如今中国出口的越来越多的商品被外国增收了反倾销税,这使得许多企业面临破产。如前段时间的光伏巨头尚德便破产了,还有许许多的的渔业,玩具业,棉纺业等企业到了最危急的时刻。外国需要Made in China,但是也在用着各种商业手段压制着中国,这也仅仅是商业压制,也许美国再一次升值时,中国可能会再次走上四小龙的道路,经济低迷,社会动荡;也可能会像日本一样跻身发达国家的行列。在我看来,这两者的不同就在于是否有世界一流的高新技术,强大的生产力以及新

一代人才。有了这些,中国就不只是能廉价的加工,还能有自我的创造。我们也将面对全球化的激烈竞争以及更加严峻的挑战。


查看更多经济学相关内容,请点击经济学

2024 免费范文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1821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