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justzx.com--工学类】

篇一:群众路线

“在现实工作中,常有一些领导者不善于发挥下属及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习惯于自己唱“独角戏”。他们不知道,领导者即使年轻力壮,精力总是有限的,什么都想揽在自己手里,不仅违背领导科学事实上也是不可能的。

善于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是领导者必须掌握的一门学问。除了加强思想修养,增强民主意识,在具体方法上,一要相信干部和群众有能力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把工作做好,信任本身就是一种鼓励;二要大胆放手,把该由下属做的工作效下去,讲明目的和要求,不过多涉及细节,给下属创造性搞好工作留有余地;三要适时给予指导,点到为止,对成绩及时肯定,对问题不要一味批评,帮助下属分析原因,纠正偏差;四要加强与干部群众的交流与沟通,注意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心声;五要尽可能帮助干部群众解决好工作和生活上的实际困难。

科学的领导方法,巧妙的领导艺术是领导者顺利实现领导意图,推动各项事业向前发展的重要手段和工具。领导方法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领导者应随着变化了的客观情况而调整,不断改进领导方法,提高领导水平。 ”

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又到群众中坚持下去,以形成正确的领导意见,这是基本的领导方法。在集中和坚持过程中,必须采取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法,这是前一个方法的组成部分。从许多个别指导中形成一般意见(一般号召),又拿这一般意见到许多个别单位中去考验(不但自己这样做,而且告诉别人也这样做),然后集中新的经验(总结经验),做成新的指示去普遍地指导群众。同志们在这次整风中应该这样去做,在任何工作中也应该这样去做。比较好的领导,就是从比较善于这样去做而得到的

毛泽东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一文中要求党员干部在领导方法上要做到坚持一般和个别相结合、领导与群众相结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反对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并提出了具体的做法。结合当前党群关系现状及正在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灵活运用毛泽东提出的领导方法,有利于找准密切联系群众的切入点、反对“四风”,有利于正确开展调查研究,统筹群众工作中的各项问题,保障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中共中央关于领导方法的决定》载于《解放日报》。该文针对当时党内领导干部存在的主观主义、官僚主义等脱离群众工作的问题,指导党员干部如何做好领导工作,体现了毛泽东领导艺术的基本思路。研究《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一文对正在广泛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体现毛泽东领导艺术的基本思路

“我们共产党人无论进行何项工作,有两个方法是必须采用的,一是一般和个别相结合,二是领导和群众相结合”,这是对毛泽东领导艺术的

1943年6月为中共中央撰写的决定,6月4日以《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一文是毛泽东于相结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反对主观主义和官僚主义以及抓中心工作等方面,这些领导方法在革命和建设时期发挥过重要作用,在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今天也有重要意义。

1.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

毛泽东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中指出“任何工作任务,如果没有一般的普遍的号召,就不能动员广大群众行动起来”,同时也强调,“如果只限于一般号召,而领导人员没有具体地直接地从若干组织将所号召的工作深入实施,突破一点,取得经验,然后利用这种经验去指导其他单位,就无法考验自己提出的一般号召是否正确,也无法充实一般号召的内容,就有使一般号召归于落空的危险”,要求“这一方法必须普遍地提倡,使各级领导干部都能

学会使用”。这一领导方法在泽东的领导生涯中随处可见。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率领的军队在攻打长沙失利后,毅然改变进攻长沙的作战计划,率部转战井冈山,并由此走上了不同于“十月革命”的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这是在将俄国的革命道路经过“深入实施”、“取得经验”后,验证了这样的“号召”不符合中国革命的实际,最终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中国革命道路。在延安整风期间,毛泽东要求各单位领导人员在提出“一般号召”之后,深入下级单位了解情况,调查研究,向有代表性的工作人员学习,同时指导一些单位和个人更好地开展工作。建国后,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依然坚持这一领导方法。

2.领导和群众相结合

“每一单位的整风,必须在整风过程中形成一个以该单位的首要负责人为核心的少数积极分子的领导骨干,并使这一领导骨干和参加学习的广大群众密切结合,才能使整风完成任务”,“只有领导骨干的积极性,而无广大群众的积极性相结合,便将成为少数人的空忙。但如果只有广大群众的积极性,而无有力的领导骨干去恰当地组织群众的积极性,则群众积极性既不可能持久,也不可能走向正确的方向和提到高级的程度”。这就是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要注重调查研究,学会“做学生”,“拜人民为师”,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经验,了解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二要加强领导,学会“做老师”,将经过调查研究总结、提升的经验推广到群众中去。在此过程总,还应时刻牢记,到群众中去,不能忽略从群众中来,二者谁是第一,谁是第二,不可颠倒。

4.反对主观主义和官僚主义

在延安整风的过程中,针对脱离群众、主观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毛泽东强调,“这次整风,必须纠正这些缺点”。主观主义、官僚主义脱离实际、脱离群众,不论是在革命时期,还是在建设时期都是党员干部必须坚决反对的作风。主观主义表现为不善于调查研究,不善于总结经验,自以为是地做出脱离实际的决策;官僚主义则不注重密切联系群众,忽略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原则,以会议传达会议,以文件传达文件,使工作变为脱离群众的空谈。“主观主义者和官僚主义者不知道领导和群众相结合、一般和个别相结合的原则,极大地妨碍党的工作的发展。为了反对主观主义的和官僚主义的领导方法,必须广泛地 深入地提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领导方法”。

说,革命工作的开展要依靠领导人员和广大群众的参与,要充分发挥“两个积极性”。革命初期,陈独秀领导下的中国共产党注重社会上层的利益,忽略劳苦大众、张国焘密切联系城市中的工人阶级,忽略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农民,无不致使革命遭受挫折。毛泽东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性,正确引导领导人员和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领导中国革命自土地革命以来相对顺利地发展。

3.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密切联系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作风之一,是最大的政治优势。毛泽东指出,“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

[1]899

中来,到群众中去”。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

5.抓中心工作

毛泽东要求,一个地区的总负责人,必须考虑到该处的斗争历史和斗争环境,将各项工作摆在适当的地位;而不是自己全无计划,只按上级指示来一件做一件[1]901。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在诸多工作中,实事求是地分清轻重缓急,抓住中心工作,辅之以第二、第三的工作。

这就是毛泽东后来在《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一文中提到的“弹钢琴”工作方法,要求“党委要抓紧中心工作,又要围绕中心

[2]

工作而同时开展其他方面的工作”。要求领导

干部在事物发展的诸多矛盾中分清主次,根据“每一具体地区的历史条件和环境条件”,抓住主要矛盾,即围绕中心任务开展工作;而在抓主要矛盾、抓中心任务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其他方面的工作,这样的领导干部才能“弹出好听的音乐”。毛泽东的“弹钢琴”领导方法,体现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体现了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二、党群关系相关问题调查分析

笔者于2013年7月就党群关系相关问题做了一次小规模调查,调查主要围绕服务型政府、八项规定以及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个方面展开。调查主要采用发放问卷和访谈形式,其中发放问10

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作为代表人民群众的共产党,必须尊重劳动,敬畏人民,走群众路线就是要“将群众的意见(分散的无系统的意见)集中起来(经过研究,化为集中的系统的意见),又到群众中去做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坚持下去,见之于行动,并在群众行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否正确。然后再从群众中集中起来,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如此无限循环,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确、更生动、更丰

[1]899

富”,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

卷100份,收回有效问卷97份。此次调查虽然样本量较小,调查结果与客观实际可能存在一定偏差,但反映出的问题依然值得重视。

1.关于服务型政府的调查分析

在关于服务型政府的相关调查中,主要设置以下三个问题:一是了解群众对本单位(地区)党政干部在联系服务群众方面是否满意;二是群众对本地区近几年来各级党委政府为民办实事是否满意;三是群众认为亟须解决的突出问题有哪些。前两个问题为单选题,调查结果见表1。调查显示,群众对党政干部在联系群众方面选择不太满意占大多数;对各级党委政府为民办实事方面以满意居多,次之为不太满意。结合访谈方式的调查结果,出现此类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党政干部缺乏与群众的有效沟通,与群众缺乏交流,但群众还是能看到党和政府为民办了实事的,至于在为民办实事问卷中,18.56%选择不太满意的情况,不是因为政府不作为,而是政府建设的部分“民生工程”百姓认可度低,从侧面反映出政府决策的主观性强,忽略了群众的意见。

表1

服务型政府相关问题调查

%

图1

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调查统计图

风”问题是否满意,以上三个问题均为单选题,调查结果见表2。调查显示,群众对中央提出的八项规定,满意度接近90%,对长期贯彻八项规定有信心的群众超过84%,同时大部分群众认为八项规定的执行要防止走过场。结合访谈调查发现,选择没有信心的群众正是担心八项规定的执行会“一阵风”,而关于群众对其单位(地区)在贯彻改进作风、解决“四风”问题方面的满意度约58%,这也正说明了八项规定需要更加坚决地长期贯彻执行。 表2关于八项规定相关问题调查

%

在关于服务型政府的第三个问题中,选项有就业难、收入低、上学难、就医难、房价高、养老难、征地拆迁、劳动纠纷、环境污染、奢侈浪费、贪污腐败等,此为多选题,规定最多选5项,调查结果见图1。调查显示,贪污腐败、房价及收入分配问题成为群众最为关注的问题,亟待政府解决。

2.关于八项规定相关问题的调查分析在关于八项规定的调查中,首先是了解群众对中央提出的八项规定的满意度;其次是了解群众对长期贯彻执行该规定的信心;最后,调查了解群众对本单位(地区)在贯彻改进作风、解决“四

11

3.关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调查分析在关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调查中,第一是调查群众是否了解全党正在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二是了解群众认为此次活动应该重点解决那些方面的问题,第三是了解群众对此次活动的信心。其中,第一、

三个问题为单选

题,调查结果见表3。调查发现,仅39.18%的普通群众了解全党正在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调查时间为7月中旬),说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还需要进一步深入开展。72.17%的群众对此次活动解决当前的突出问题有信心,其中多数群众认为需要防止这样的活动走过场、一阵风。

表3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相关问题调查

%三、《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启示

调查中发现的问题,说到底是群众工作的问题,是党员干部领导方法的问题。毛泽东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中,提出的一系列领导方法,对解决当今群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仍然有重要指导作用。

1.找准基层密切联系群众的切入点

密切联系群众,关键在基层;提升群众满意度,关键在基层;巩固群众基础,还是在基层。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开展的意义在此不再赘述,但基层的群众工作的认可度是检验此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效的直接体现。考察党的历史上群众工作开展得比较好的时期可发现,那时的干部是主动帮助群众排忧解难,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当群众有困难时也能主动找到党组织寻求帮助,党群关系是实实在在的“鱼与水”的关系,形成“群众找干部——干部找群众”这样一种互动关系。当前部分地方的党群关系已形成“群众不找干部——干部不找群众”的局面,在很多地区的党群关系中,发现的问题虽没有如此极端,但总是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偶尔出现“群众找干部”也是由于出现矛盾而找政府“理论”,究其原因还是干部脱离群众。

结合调研中发现的问题,笔者认为,基层密切联系群众的切入点应该放在宣传工作上。做好宣传工作,一方面可以让群众了解到,基层干部出于什么目的、做了哪些工作,提高群众的认可度;另一方面,通过宣传,在与群众沟通的过程中,便于形成干群的良性互动关系,共同发现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最终达到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的目的。即便群众的某些诉求基层干部难以满足,通过宣传、沟通,也会让群众更加理解基层干部的工作,从而形成更加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如图3

所示。

第二个问题是了解群众认为此次活动应该重点解决那些社会问题,为多选题,限选3项,调查结果见图2。调查显示,选择反对贪腐、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以及改进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的最多,贪污腐败再次成为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此外,

群众对关乎自身利益的问题比较关注。

图2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应该重点解决的问题

调查统计图

综合以上问卷调查,结合访谈形式的调查结果,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认真研究解决:一是中央出台的八项规定以及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受群众欢迎,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如何长期贯彻执行并取得实效;二是政府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解决民生问题过程中办了实事,但群众认可度低,很大程度上的原因是政府决策未广泛征集民意,甚至有群众直言,有些所谓“惠民工程”实为政绩工程;三是党员干部在忙于政务之余,忽略了深入群众调查研究,与群众缺少有效沟通交流。

12

图3

宣传工作促进和谐党群关系示意图

2.坚决反对“四风”

当前各级党和政府,尤其是广大基层干部认真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这是主流,必须肯定。但同时也应清醒地看到,“党内脱离群众的现象大量存在,集中表现在形式主义、官

[8]

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上”,与只有了解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才能做出符合人民群众利益的决策,才谈得上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5]。毛泽东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中阐述结论时是这样表述的:“一九四二年的各地整风,凡有成绩者,都是采用了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法”、“一九四二年的整风经验

[1]897-898

又证明”,这本身就充分体现了毛泽东做出

党的宗旨背道而行,群众反映强烈,严重损害党群干群关系,必须予以坚决反对。“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不是小事,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

[4]

量”。抓作风工作,要持之以恒,充分认识作风

问题的反复性、顽固性,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扎扎实实地抓下去,不断取得人民群众满意的成效。抓“四风”决不能搞“一阵风”,走过场,这是以形式主义反对形式主义,必须坚决避免抓而不实的现象。作风问题关系人心向背,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纠“四风”是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必修课。

3.坚持“一般与个别相结合,领导与群众相结合”坚持一般和个别相结合,领导与群众相结合,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途径。2007年5月,江西省南昌市青云谱区开展“民情家访”活动,围绕“摸清实情、理顺心情、解决难情、排除隐情”,要求领导干部深入群众进行“民情家访”。自开展该活动以来,青云谱区建立了领导干部联系点、家访公告、接访制度等一系列制度。该区从“情”字着手,用“心”解决重点问题,把征地拆迁、教育医疗等群众反映强烈、普遍关注的问题作为重点约访内容,确保疑难复杂问题的有效解决。该区还建立了主动家访、定期回访等一整套家访制度,由于成效显著,有效改善党群干群关系,江西省总结推广了这一做法①。2011年6月,吉林省直机关工委选派千名处长,进驻千个薄弱村,围绕引进一个项目、开展一项活动、建强一个班子、发展一批党员、培育一批亮点、确保一方稳定的要求,开展帮扶活动。千名处长变过客为主人,变输血为造血,变口号为口碑,实实在在为百姓做好事,让百姓有盼头、有奔头。这一活动赢得了百姓对干部、对政府的信任②。以上两个案例实现了机关转作风、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的目标,是坚持“一般与个别相结合,领导与群众相结合”的最佳阐释。

4.坚持实事求是,开展调查研究

篇二:党的群众路线的主要内容和具体含义

党的群众路线的主要内容和具体含义

来源:易学啦整理编辑:生命如屋时间:2013-12-09 20:49人气: 115

群众路线的内容,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的三个基本方面之一

党的群众路线包括两层含义

一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主人,人民群众必须自己解放自己;二是党必须倾听群众的意见、了解群众的要求、集中群众的智慧,形成正确的理论和政策,然后,再宣传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在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党的群众路线工作方法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讲的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是群众路线的又一重要内容。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领导方法,是同“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认识过程完全一致的,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领导工作中的创造性运用。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从认识论上说,也就是调查研究的过程。这就把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同群众路线的工作路线有机统一起来。要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首先要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向群众做调查工作。做到从群众中来,只是完成了领导工作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要将这些从群众中集中起来的领导意见再回到群众中去,使群众认识到这些意见是符合他们的根本利益的,号召群众实行起来、化作他们自觉的行动,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转化成为人民群众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力量。同时,毛泽东还强调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中,必须采取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法。

当代中国根本的决策规范是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既反对精英主义,又反对大众主义(或称民粹主义、平民主义,要求无条件代表社会普通民众的利益,反对任何精英特权和官僚等级),它寻求的是两者之间的平衡点,即群众路线既有精英主义的成分,又有大众主义的成分。

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群众观点是我们党最基本的政治观点,群众路线是我们党最根本的工作路线。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我们都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要积极研究并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切实提高有效开展群众工作的本领。要认真研究经济社会生活的新变化和群众工作的新特点,积极探索和掌握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做群众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新机制,善于运用说服教育、示范引导和提供服务等方法凝聚和激励群众。要帮助广大群众正确认识改革中出现的暂时困难,引导群众自觉地与党和政府同心同德。要重视与群众及社会团体的直接交流,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切实做到亲民、爱民、为民。

要把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作为我们群众工作的重点。要认真体察群众愿望,关心群众疾苦,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时刻挂在心上,从人民群众热切盼望的具体事情做起,尽心尽力帮助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把群众工作做深、做细、做实。要把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作为工作的重点,针对不同时期群众反映最普遍、最强烈的问题,集中力量,千方百计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篇三:党的群众路线个人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措施

个人对照检查材料

(2014年9月)

姓名:杨汉平 职务:教师

1

2


查看更多工学类相关内容,请点击工学类

2024 免费范文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1821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