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justzx.com--计算机】

随笔,顾名思义,随笔一记,是散文的一个分支,是议论文的一个变体,兼有议论和抒情两种特性,通常篇幅短小,形式多样,写作者惯常用各种修辞手法曲折传达自己的见解和情感,语言灵动,婉而多讽,是言禁未开之社会较为流行的一种文体。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让计算机更多地走进美术教学课堂范文七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让计算机更多地走进美术教学课堂1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让美走进孩子心中教学设计

生活中的美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怎样让孩子去感受美,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让每个幼儿都得到美的熏陶和培养,是我们幼教工作者应该去深思和反省的。艺术教育通过一定的教育形式,将生活中美好的东西集中展示和表现出来,让孩子对美有更鲜明的感受和更深刻的体验,是幼儿园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纲要》中对幼儿艺术教育也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要求。大班艺术教育活动《花儿与蝴蝶》正是王老师在新《纲要》理念的指导下所做的努力与尝试,为我们研究艺术教育,培养孩子的审美情趣提供了一个鲜活的案例。

一、情景的精心设置,为幼儿创设了三维空间美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树上长出了嫩叶,地上开满了鲜花。在优美的《梁祝》乐曲中,美丽的“花儿”(角色)和“蝴蝶”(角色)在翩翩起舞,嬉戏玩耍。)

活动一开始,就深深吸引了每一个孩子,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凝神屏气,睁大好奇的双眼,感受着眼前的一切,而这,只是幼儿园的一种惯见的教学方式—情景表演,却发挥出了奇特的魅力,是因为教师给它赋予了新的含义,那就是—美感。一是场景的设置及角色的装扮给了孩子视觉上的美,用眼睛可以看到的美;二是《梁祝》音乐给了孩子听觉上的"美。我们也许担心:孩子听得懂名曲吗?但我们不能否认,孩子没有理由拒绝美的东西,优美、抒情的乐曲同样给人以美的享受。三是精彩的表演与整体的和谐给了孩子知觉上的美。教师精心创设的三维空间让孩子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美。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教育和训练幼儿“有音乐感的耳朵”和“能去感受形式美的眼睛”(马克思)。感受美是美育的基础,感受是表现的前提,幼儿只有在此前提下,才能在艺术活动中表现出对美的情趣。培养幼儿的感知力,教师必须引导幼儿去亲身感受,必须以直观的、具体的美去打动幼儿的心灵,使他们对美的形式和表象由感受到欣赏,从而激发表现美、创作美的兴趣。王老师正是抓住了此特征,精心设计了这一环节,为后面的创作活动作了成功的铺垫。

二、营造轻松民主的氛围,给予幼儿和谐的环境美

这是所提的“环境”,是指心理环境,请看下面的几段对话:

师:你认为蝴蝶漂亮吗?

幼:漂亮

师:哪儿漂亮?

幼:我认为翅膀是最漂亮的

我认为是蝴蝶身上的花纹......

师:你想把自己打扮成谁?

幼:我想扮成花儿

师:那你准备怎样做?

幼:......

师:听了这段音乐,你觉得怎么样?你想干什么?

幼:我想跳舞

我想散步......

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始终是“蹲下来”和孩子对话,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对待每个孩子,耐心地倾听,并努力理解他们的想法与感受,支持鼓励他们大胆地表达内心的意愿。《纲要》中要求“教师的态度应有助于形成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教师的可亲、可爱、可信任、可依赖便是心理环境中最基本的“建筑”,给孩子舒适、欢心和自由的感觉。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才可以展开想象,放飞思维。《花儿与蝴蝶》中,师生融洽,气氛和谐,教师精心营造的“美”的氛围,让幼儿充分体会到了快乐学习,学习的快乐。

让计算机更多地走进美术教学课堂2

电教媒体是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它生动形象,音形兼备,吸引学生,具有独特的优势。小学数学教学的对象是小学生,而小学生思维的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思维为主要形式,但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与感性经验有直接联系。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适时恰当地选用电教媒体,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乐学氛围,从而达到“乐中求知”、“寓教于乐”的目的。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十分重视学生的“情绪生活”。 设法营造一个愉快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尤为重要,小学数学教材内容丰富,语言优美,富有形象性和趣味性,最适合采用电教手段进行教学。运用电教媒体进行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更能创设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爱学”、“乐学”,从而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一、运用电教媒体,创设意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唤起和增强学生主体参与意识,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但兴趣并不是天生就固有的,而是通过外界事物的新颖性、独特性而引起的,所以,在学生即将学习新知识的时候,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手段,创设新奇的学习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学“小数的性质”这一内容时,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有一天,他们口渴了,唐僧要把三根甘蔗分给三个徒弟吃,事先他把甘蔗分别装进三个袋子里,上面标注着长度:0.l米、0.10米、0.100米,馋嘴的八戒抢先一步说:“我的肚子大,我吃长的。”说着拿回了标有“0.100米”的袋子。沙和尚好不服气,上前对师傅说:“八戒好吃懒做,长的应该让给大师兄悟空吃。”悟空笑了笑说:“两位徒弟别吵了,无论哪个袋子都一样呀!”唐僧听了悟空的话,微笑着点了点头。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师傅对悟空的话点头微笑呢?学完今天的内容“小数的性质”后,你们一定会明白的。以这样的方式引入新课,旨在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贯穿在小学生喜闻乐道的故事中,引发起学主的学习兴趣,点燃他们求知欲望的火花,从而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为主动探究新知识聚集动力。

二、运用电教媒体,强化感知

作为一名教师重在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数学教学过程中中,关键是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对于使用一般教学手段效果不佳的教学内容,这时教师就可采用电教手段,化静为动,将教学中所涉及的事物、形象、过程等全部内容再现于课堂,从而使学生深刻理解教学内容,获取新知识。例如,教学“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时,可将书中的圆形,由静态变为动态,根据电脑演示,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刚才是把一个圆平均分成8份、16份、32份,如果再继续分下去,分的份数更多,拼成的图形你会发现什么?由此可得:把圆等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就越接近于长方形,尽管形状发生了变化,但面积是不变的,也就是说,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圆的面积,既然圆的面积无限接近于长方形。那么我们如何根据长方形的面积来推导圆的面积公式呢?长方形的长、宽与圆有什么关系呢?再次展示动画。设圆的半径为r启发学生寻找规律,由圆的周长为2πr,推导得出长方形长为πr,宽为r,圆的面积 。这种用电脑作为辅助手段的教学过程,不仅让学生知道圆的面积公式的由来,而且培养了学生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

三、运用电教媒体,让数学形象化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维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知识经验。”和“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独的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是一节课成功的关键。教师除了准确点拨、讲解外,还要根据课型恰当地运用电教手段,特别是那些用传统媒体难于突出重点、化解难点的内容,我们如果因材施教,借助于电脑等现代媒体,能在教学中高度重视数学知识的形象化,那么,一定会越来越让学生感到数学也有活力,有魅力,有价值,学生才会更有兴致地喜欢数学,更加主动地学习数学,巩固数学甚至发展数学。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获取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四、提供多层次的练习

练习既是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基本途径,又是运用知识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的重要手段。只有精心安排一些有坡度、多角度、多层次的练习,才能巩固所学的知识。利用电教安排大容量的、形式多变的练习,不仅省时,而且学生的积极性也得到了充分的调动,拓宽了学生的解题思路,提高了练习的效率,练习题的形式要新颖、独特,易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总结了小数的基本性质后,我用投影出示这样一组练习进行训练,一、判断:

1.2.500=2.5 ( )2.0.8里面有80个0.1。 ( )

3.0.60030=0.603 ( )4.0.07>0.0598 ( )

二、选择:

1.和27.07相等的分数是( )

A、27.70 B、2.7070 C、27.070 D、27.007

2. ( )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 )

A、 一个数的末尾 B、 一个数的中间

C、 小数的后面 D、 小数的末尾

3.大于1.1而小于1.2的数有( )

A、 0个 B、 1个 C、10个 D、无数个

三、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列小数改写成小数部分是三位的小数:

2.6=( ) 5.04=( ) 7=( )

30.40000=( ) 0.080=( ) 80.8000=( )

3.10=( ) 18.0020=( ) 100.02=( )

四、化简下列小数:

8.5100=( ) 3.0040=( ) 0.090=( )

400.040=( ) 1.200=( ) 100.00=( )

通过练习加深了学生对小数基本性质的理解和记忆,从而收到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依据学生认知水平、教材特点,恰当地运用电教媒体辅助教学,不仅可以化繁为简,多快好省,使得教学生动形象,而且充分调动学习主体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让数学走进学生的现实生活,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让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这一美好的愿望。

让计算机更多地走进美术教学课堂3

让美术真正走进学生心里教学反思

有一部分学生不喜欢上美术课,除了课本的内容有的比较没有贴近生活,教师的教学手段占了大部分原因。只有了解和掌握儿童心理特征,紧紧抓住和围绕儿童的心理特征开展美术教学活动,才能因人制宜、因材施教,真正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师生和谐配合的教学氛围。在美术教学中采用与之心理特征相应的教学手段,不断启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不知不觉的感受美术、享受视觉美,从而喜欢美术、热爱美术。

下面依据儿童的几个心理特征来谈谈我的一些教学体会。

一、更新教学观念,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的主体地位,创设便于师生交流的教学环境,建立平等互助的师生关系,改变过去单一灌输式。

二、通过趣味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的让学生动起来,通过儿歌、字谜、做游戏、律动、视频等多种形式和组织手段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正因为儿童有好动、贪玩的心理特征,教师才易于调动学生共同营造出欢快、活泼、生动、有趣的教学氛围来。让学生们在快乐中学习美术,在学习中得到快乐。

三、营造良好的绘画气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宽松课堂氛围的营造,关键在于教师。教师过于严肃的表情,容易造成学生的胆怯心理,不利于创作作品。学生的学习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其情绪制约的,因此,教师要为每一位学生,特别是存在心理困扰的学生创设宽松友善的`学习环境。教师应以关心、亲切、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其获得心理上的愉悦感,进而自我消除心理上的紧张、自我否定的不良情绪。课堂氛围民主,学生敢表真情、敢吐直言,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课堂成了师生共享成功之喜悦,共担挫折之烦恼的园地。

总之,要让美术真正走进学生的心中,只有教师更新教学观念,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以学习者为学习本体,关注学习者的兴趣、态度和需要。

让计算机更多地走进美术教学课堂4

让综合实践活动走进美术教学论文

摘 要: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在当前新课改形势下应运而生的一门新型课型,它符合我们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世界课程发展的趋势。通过开展美术综合实践课,有利于学生改变学习方式,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精神;有利于加强学科整合,使美术课教学内容更加科学、实用和合理;有利于开发美术课程资源,丰富教学内容,保持学生对美术学习的浓厚兴趣。同时,也有利于教师更新观念,教学相长,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

关键词:课改 美育 综合实践 学习能力

新课程改革实施已经几年了,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当前课程改革要探索的一个主题,也是世界教育课程发展的新趋势。广大教育工作者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加强美术学科的综合,指导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学习,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学到知识,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全面提高,是我在教学中应探索的课题。

一、美术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对教师提出了挑战

从教学实践中看,教师是新课改实施的关键,对新课改的推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有利于转变教学观念

我国中小学的美术课程,长期受专业美术教育的影响,课程结构过分强调学科本位,教学中偏重技能训练,这就造成中小学美术教育向专业化、技能化发展,而忽视了它的社会作用和教育功能。美术综合实践课的开展,对于教师来说也是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它因学科内容综合、学生学习自主、教学方法灵活、教学评价多样合理,对传统教学提出了挑战。当我们教师面对这一新生事物时,必须改变学科本位的思想,树立素质教育观、学生自主观、能力和应用观,这也正是新课改所倡导的。

2.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有利于促进教师成长

许多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综合实践活动课“难”上。难就难在它的结果不是预设的,而是通过实践活动生成的;它的方法是多样的,结果也不是唯一的。怎样让学生通过实践得到有价值、有意义的结果。教师的引导是关键。首先,教师要明确开设综合实践课的目的是什么?美术教学中[综合・探索]的目的在于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让学生在参与实践中激发求知欲,满足自我发展的需求,在活动中,使身心愉快、积极奋发、充满自信;同时能磨练意志,培养克服困难的精神。明白了目的,我们才能有的放矢。其次,教师要有指导学生科学选题的能力。

再次,教师要有合理利用评价机制的能力,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评价中:多元的评价,恰当的鼓励,最能反映教师的教学机智。这样的机智从哪里来,就要求教师平时要加强综合实践方面理论的学习,并且还要多与学生交流,倾听学生的实践体会,丰富自身指导学生参与活动的情感和能力,教学相长。 3.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展有利于开发校本课程

由于受传统课程观的影响,美术课在中小学课程中常受到学科歧视。有许多学校在美术教学方面投入资金过少,造成美术教学用具短缺,教学质量差。美术综合实践课的开展,使美术教学内容不再受制于课堂,局限于书本,它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如我们高台,这里历史悠久,人文蔚盛。在历史文化方面,这里有北凉古都骆驼城及国内罕见的魏晋汉墓群;有建于清嘉庆年间的佛教胜地梧桐泉寺等。这些都是可以充分利用的教学资源,都可以成为教师开发校本教研课程的好素材。

二、综合实践活动实现了校园美术文化建设的整合

1.小组活动,形式多样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独特精神风貌的体现,也是学生文明素养、道德情操的"综合反映。学校美术兴趣小组在校园美术文化建设方面起到主力军的作用,它不仅仅是培养美术特长生,还可结合综合实践活动,组织成立形式多样的美术兴趣小组并开展一系列活动。调查、了解美术与校园文化及环境的关系,用美术的手段进行记录、规划与制作;通过跨学科学习,理解共同的主题和共通的原理。同时,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们的美术知识和美术技能将得到充分发挥,如在布置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中,学生们亲自设计制作展板,写字、画画一展身手,为综合实践活动的成果展示锦上添花。

2.比赛展示,营造氛围

美术比赛、美术作品既可以美化校园,营造艺术氛围,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也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与欣赏、评论艺术作品的能力。在校园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美术比赛活动,如校园艺术节硬笔书法比赛、电脑绘画比赛、校园现场写生画比赛、美术书法作品大奖赛等等。把比赛获奖的美术作品在校园建筑中的门厅、走廊、教室及校园网上进行展示,这些美术比赛活动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美术学习热情,营造了浓厚的校园艺术氛围。

通过综合实践活动与美术教学的整合使学生学习了科学研究的方法,增强了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了探究精神,养成了实事求是的态度;学生用绘画、摄影等形式记录、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方法,增强了综合表达的能力;加强了人际交流,学习了合作方式。因此,在美术综合实践教学活动中,应以学生的研讨和探索为重点,提倡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地发现探究美术或美术相关的问题,指导学生围绕自己选定的课题以个人或集体的方式进行活动筹划,并综合运用各学科的知识技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达到综合实践活动与美术教学的有效整合,也让美术教学走进课堂,走进了学生生活。

让计算机更多地走进美术教学课堂5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让实践活动走进课堂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让实践活动走进课堂

云南省会泽县驰宏小学 杨 莲

【摘 要】《教学大纲》中明确强调:“数学教学要注意联系实际,加强实践活动,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我认为,要让实践活动走进课堂,应从注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四个方面,让实践活动走进课堂,实现数学学习由被动向主动、枯燥向有趣、单一向丰富的转变,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综合应用数学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 实践活动 学生 课堂

实践是创新的基础,没有实践活动,创新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教学大纲》中明确强调:“数学教学要注意联系实际,加强实践活动,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让实践活动走进课堂,让学生走近生活,亲近自然,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搭一搭”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数学兴趣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那么,如何让实践活动走进数学课堂?笔者结合十多年来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经历,谈谈自己的见解。

一、注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书本知识是人们的认知成果,是被前人证明了的一种规律性的知识,即从生动丰富、多姿多彩的现实世界中选择出来的,抽象概括了的东西。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只重视书本知识的传授,却没有把书本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却不会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造成了知识与生活、能力的脱节,学生普遍认为数学太抽象、不容易理解,对数学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新课程强调关注学生的经验,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关注学生经验即教师在教学中,要把课堂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教师要学会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资源,教会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把数学理论知识与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结合起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具体直观的"知识,给数学知识赋予生动的内容和形象的反映,把困难变为容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学到新的知识。

教师引导学生从书本走向生活,把书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知识结合起来,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的理解,而且引发了学生的联想,发展和开发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小学阶段的学生特别是一年级学生,往往缺乏感性经验,只有通过亲自动手操作,才能获得直接的经验,理解书本知识。而数学具有高度抽象性,需要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传统数学教学,往往是教师在讲台上讲解,而没有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智慧的鲜花是开放在手指尖上的。”一语道出了动手操作的重要性。而创造灵感也来自于儿童的手指尖。因此,数学课堂上,教师要结合教学知识,为学生设计动手操作活动,学生通过动手、眼观和耳听,进行画图、摆棒等操作,观察、分析和比较,然后进行抽象和概括,能深入地理解和懂得概念,发现规律性知识,不仅让学生体验到了数学学习的乐趣,也培养了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现在的学生独生子女占了大多数,部分独生子女骄横、任性、自私、独立自主能力差,不会倾听别人、欣赏别人和接受别人,(教学论文 )在学习中不会相互合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指出,以往长期的灌输式学习使学生变得内向、被动、缺少自信、恭顺……自然也窒息了人的创造性。而“生生互动”教学方法,对于减轻师生的负担、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和增进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生生互动”是指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它不仅能增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协调性、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长处,还能提高学生相互交流的能力、培养合作实践的精神和促进学生心理全面健康地发展。因此,“生生互动”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教学方法。

在“生生互动”教学中,教师要做到科学、合理地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首先知道每个学生的个性、学习习惯、兴趣爱好等特点,然后再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分组学习。如,个性强的学生要与个性比较随和、善于协调的学生分在一组;兴趣、爱好基本相同,交往比较密切的学生分在一组;学习习惯好的学生与学习习惯差的学生分在一组,而且每个小组成员内成绩好、中、差的学生都应该有,以便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带动成绩差的学生,帮助解答疑惑,起到小教师的作用。例如,在教学六年级《圆的周长》一课时,为了探究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的关系,我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学生由小组长负责分配任务,两人合作测量直径,一人用计算器计算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第四个人把相关数据记录下来,然后看看有什么发现。各个小组通过讨论交流后,一致发现,任意一个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比值在一个固定的数(圆周率)。这样,学生分工协作,做到人人有事做,个个口、心、脑并用,既增强了合作的意识,培养了合作能力,掌握了知识,又发展了学生间交流、交往的能力。

四、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又称第二渠道,指教学计划之外,以学生实践为主的教学活动,是对数学学科教学的延伸和发展,是数学学科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还能使学生转变思想,提高意识,开阔视野,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目前,一些学校和老师越来越重视课外活动,成为教育教学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为此,教师要根据书本中的内容积极开展课外活动,组织学生到农村、工厂进行参观、测量等课外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所学的知识,并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在活动中学习数学,学会合作,学会创新。例如,在教学三年级《设计校园》一课时,我组织学生参观本校校园,让学生观察各种建筑物、操场、绿化带等设施的位置,学生十分认真,非常活跃,互相讨论。然后,向学生出示校园示意图,向学生提问:应该在什么地方添置什么设备、绿化上面你有什么见解、操场的大小或形状如何和你还有哪些设想?最后,让学生利用手中的画笔来设计自己的校园,展示每个学生的设计图,进行交流。这样,通过课外活动,学生细心观察,认真思考,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大大丰富了学生的数学知识,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了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还设计出了自己满意的校园。

“实践才能出真知”。总之,让实践活动走进小学数学课堂,才能把枯燥、单一、被动的学习变为有趣、丰富、主动的学习,不仅能让学生轻松理解书本知识,还能培养学生运用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仅能让学生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还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数学实践活动,是我们教师新的教学实践、新的教学反思、新的教学感悟。我们要更新观念,不断摸索、创新实践活动,给教育教学改革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让计算机更多地走进美术教学课堂6

听课交流材料:让美术课堂多一些教学艺术

3月11日,根据教研室工作计划和县教研室有关文件通知要求,提高我镇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水平。我们组织开展了白旄镇小学美术优质课评选活动。

这次活动评委由教研员和骨干教师组织,操作严谨,成绩公开透明。参加比赛活动的教师有:张翠翠、杨本波、李红和侯相芝。四位教师的课堂教学都比较优秀,教学目标明确,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良好。能通过欣赏名家名作和学生作品,创设情境,营造氛围,激发兴趣,陶冶情操,搭建起良好的课堂教学平台。他们都抓住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教学路子符合临沂市小学美术教学策略。在他们身上,可以看到我镇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水平正在不断的发展提高。

通过听课交流,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或不足:

1、教师的课堂语言。小学生各个年龄段的差别还是很明显的,特别是对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教师的课堂语言对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兴趣是很重要的。老师的话要让学生能明白,需要过多过深的专业术语。如“拟人化”等,可以换一种说法,让学生能明白。

2、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要把学生处在主体地位,通过教师的引导,充分让学生自主的学习和交流。有些东西能让学生说的尽量交给学生说,学生可以通过交流讨论完成的事,就要让学生自己去做,而不是教师手拉着手,一步一步的教。我们要积极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给学生创造也敢于创新的环境和氛围,鼓励学生勇于表现。当然教师适当的示范还是要有的",但一定要把握时机,看实际情况而定。

3、面向全体。教学要面向全体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课堂上我们进行某些活动时,要充分考虑这点。往往会出现只有一个或几个学生参与活动,其它大部分学生没事干的情况。我们可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活动、评价活动等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事做。

4、技法的指导。美术课要培养学生的美术技能,在绘画、制作、设计等都需要老师的指导。但指导的方法要注意,一步一步领着做,学生没有创作和思维的空间,这是不行的。指导的目的不单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某项技能或是记住了什么,要引导学生思考。

5、师生交流。除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师生间的交流还体现在对学生作品的指导上。学生开始画画了,这时教师不要老站在讲台,要走到学生中间去,及时发现存在哪些问题。教学中,如果能站在学生中间,就站在学生中间。

6、良好的开端。上课伊始,要通过合适的情境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尽快的调动起来。这个过程要简短有趣,要给人以眼前一亮的感觉。参加优质课评比活动,最紧张的时候就是开始的时候,良好的开端可以活跃气氛,缓解紧张,让我们的教学更顺畅。一开始卡了壳,后面很难缓过劲来。

7、情感教育目标。美术是艺术课程,也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目标。进行行民族教育没有错,但要站在艺术的角度。日本的动画片也是很好的,有很多我们可以借鉴的地方,支持国产没有错,但并不代表吸取国外精粹。

8、展示交流。展示作品、相互交流、欣赏评价,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享受到收获的喜悦,进一步巩固学习兴趣,可以欣赏到优秀的作品,进一步得到艺术的陶冶,还可以通过多层次的交流,进一步培养鉴赏能力、审美能力、交往能力和评价能力。要通过学生的作品进行多层面的交流,师评、生评。评价不单要对作品进行评价,对创作过程也要进行评价,甚至后都更为重要一些。

白旄镇小学教研室

203月12日

让计算机更多地走进美术教学课堂7

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的教学反思

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在数学教学中,我切实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把数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数学贴近生活,使他们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生活真有趣,数学真有趣”。同时也唤起了学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例如:我在教学第六册中的“估算”时,为了让学生真正地理解:“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实用价值,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今天你们学习了“估算”后,在日常生活中有用吗?谁能举例说明?”。

生1:假如我是学校的办公室主任,为了给学校节省开支,保证下学期的开学工作顺利进行,可以用估算的方法来估算一下下学期全校同学大约要用多少本数学作业本。我先调查每个班每学期要用多少本,如果每个班要用220本,那么我校有26个班,就是说下学期全校同学大约要用6000本数学作业本。

生2:我如果是一个工程队的`队长,要给别人建房子,我就可以用估算的办法,估算出一栋楼房大约要用多少砖,多少水泥……就可以节省一些材料。

师:除了以上两位同学举的例子外,还有别的方面的例子或独特的想法吗?

生3:我觉得有时侯不能用“估算”,比如在医院里,大夫给病人抓药时就不能用“估算”,必须要用精确的数据。

生4:我认为工人师傅在做机器零件时也不能用“估算”,必须要用精确的数据,否则,生产出来的零件就是次品。

……

听了这两位同学的精彩发言,全班同学不约而同的为他们鼓掌祝贺。

因为学生有了这种“估算”的意识,所以能根据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情况,举出千姿百态的例子来。学生能够把“书本世界”与他们的“生活世界”联系起来,改变了数学苍白无味的状态,给数学课堂增加了“营养”。学生能在现实世界中寻找生活素材,用具体、生动、形象可感知的生活实例解释数学问题,体会到了数学的真正价值。这不正是我们的数学教学目的所在吗?


查看更多计算机相关内容,请点击计算机

2024 免费范文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1821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