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justzx.com--教育类】

篇一:打破常规

打破常规,创新作文教学

水塘中学李宗勇

创新是民族之魂,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教育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必然要求培养对象将来能够成为推动历史车轮前进的生力军。作为未来的建设者,做任何事情,必须要有新思想、新方法、新举措。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国家跨入世界各国的前列,立于不败之地。作文方面的教学也应如此,新颖的作文教学方法,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训练了学生的多角度思维。下面谈谈自己创新作文教学的几点做法。

一、 短时高效是创新作文的总体要求。

快节奏的生活,给我们启示:那种今天布置作文,明天才交的作文教学模式显得有点不合适了。写作需要灵感,灵感稍纵即逝;灵感往往是急中生智,限时作文的压力,往往逼出了灵感。这就意味着短时高效是完全有可能写出一篇几百字的好文章的。怎样做到短时高效写出好文章?就得在作文课堂上下功夫。结合写作题目与要求巧妙地提问,引导学生说,大胆地说。学生发言越是积极,写起作文来就越是得心应手。如八年级语文上册的教材“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中要求学生从三个活动中任选一个自拟题目写一篇500字左右的文章。让学生自己去选,最后多数学生确定了一个他们比较感兴趣的题目是: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针对这个题目作引导,学生发言非常积极。1+1只能等于2吗?算一算,一小时加一分钟等于多少分钟?一吨加一公斤等于多少公斤?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原本安排五个学生打扫教室和清洁区,结果只有两个学生去打扫,且扫得干干净净,全校评比该得了第一名,这时岂不是1+1>2了吗?轮到两个学生打扫卫生,放学之后有一个学生偷偷地溜了,另一个学生也不扫了,结果卫生

没有打扫,这不就是1+1=0了吗?大家提倡哪一种做法呢?是1+1>2还是1+1=0呢?本该五个学生打扫的,而两个学生认真地做完了这件事,为班级争得了荣誉。这两个学生为班级利益着想,不计个人得失,他们团结、宽容、勤劳的品质难道不值得我们赞扬和学习吗?通过学生辩论,师生充分交流,用一节课的时间提炼出了文章的主题,学生积蓄了写作的材料。接着第二节课便拟好提纲开始写作,写完便交作文。且要求40分钟以内完成500字左右的作文。作文字数由学生自己数,教师负责记录时间。

二、 立意新颖是创新作文的魅力所在。

得到一个作文题目,首先要考虑到立意新颖,使人读来耳目一新,有眼前一亮的感觉。构思精巧,出乎意料。以“我的老师”为题作文,很多情况下就是直接写我的老师二、三事而已。在评改作文时发现一学生写的作文很有新意。内容写的是她省钱买来的一本字典,成为了她经常见面的不说话的老师。而这本字典却有一天不翼而飞了。她立即告诉了老师,在老师的帮助下,同学们也帮助她寻找,终于找回来了。从此她像尊敬老师一样珍惜这本字典。全文通过一本字典失而复得的故事,体现了小作者立意的新颖,构思的精巧。以“寻觅春天的足迹”为题作文,一学生别出心裁,一反春暖花开带给人们愉悦的常态,却着笔于伤春之作。他写道:在这个不寻常的春天里,花是开了,她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飘落一地的花瓣如同他支离破碎的心。树枝发芽了,芽却太少太少。离开花朵的花瓣在春风中哭泣??只因为就在这个春风里,经常和父亲吵架的母亲选择离开家到远方谋生去了??

三、 真实的感情是创新作文的生命线。

教学生回到自己的记忆库里去搜索,搜索有生以来最深最重的甜蜜和疼痛,刻在心底里最鲜明的欢笑与泪水。只要是真情实感,且记忆最深刻,文章就从这

里写起。那次评改作文时,泪水落在红笔写的字迹上,模糊了字迹也模糊了我的双眼。清楚地记得他写的是作文题目是“65斤重的父亲”。写了一位体重一百多斤的父亲受到病魔的折磨,吃不下饭,瘦得只有65斤了。可是父亲拿饭当药硬是嚼下去。尽管世风日下,病人遭打击,被冤枉,被定为推病养生,扣掉工资。坚强的父亲还是永不放弃生的希望。他终于带着对两个儿子的爱和对自己生的希望在这个世态炎凉的住处生了根,战胜了病魔。他的作文首先感动了自己,然后使教师不禁悄然落泪。《暖春》电视剧未播出之前,有幸下载到电影版的片子观赏,推荐同事拿去看,之后泪流满面,用完了一包纸巾;心不已,他让妻子和他一起又看一遍,又用完了两包纸巾。这是常在下起说起的三包纸巾的故事。

四、 含而不露,发人深思是创新作文的深度。

让事实说话,是很好的方法。很多时候对事件是不好评论的,只将事实的真象真实地再现于读者的面前就足够。散文大家刘伯羽的《白蝴蝶之恋》就是典型一例。将白蝴蝶在生死关头仍不放弃生的希望,拼命振翅想飞起来;被人救起来后围着救命恩人飞了三圈之后返回了大自然等事件真实鲜活呈现于读者面前,引发读者思考,思考白蝴蝶的精神:永不放弃生活的希望;知恩图报。现代社会里,轻生的人不胜枚举,不懂感恩的人有之。原来白蝴蝶的精神正是现代人所缺少的啊!为更好地引发读者深思,文章结尾写道:人啊!人!

总之,创新作文教学,应做到短时高效、新颖、真实、含而不露。在作文的教与学中不断地修正完善教学方法,积累经验,有效地提高作文教学质量,引导学生习作结出创新的硕果。

篇二:作文教学应打破常规

作文教学应打破常规

新课标指出,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由此可见,新课标其实是在倡导一种新的作文批改与讲评的方式,一种与传统作文批改和讲评完全不同的方式。

传统的作文批改与讲评,完全由教师一手包办。作文批改因劳动量大,所以被语文教师喻为“移山”;作文讲评则一般分为“撒网式”和“三段式”两种课型。所谓“撒网式”,即教师讲评作文时,或表扬这个同学遣词造句精妙,或赞赏那个同学作文过渡自然、中心突出等,一堂课下来,差不多表扬了一半同学。所谓“三段式”,即教师一上课先来个本次作文的总体评价,然后分别读几篇范文给大家听,最后作点评小结。这两种作文讲评都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的讲与评为主,课堂容易变成教师的“一言堂”,根本无法调动学生主动探究作文真谛的积极性。教师有多么辛苦且不言,学生对这样的课堂也是十分厌烦。

作文五步评改课型,是笔者在作文教学方面进行的一种尝试,在叫法上,不叫作文讲评课,而叫作文评改课,实际上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这堂课要完成作文讲评与修改两项教学任务,而不只是讲评;二是两项教学任务主要由学生完成,而非教师。一句话,教师要从作文讲评与批改的桎梏中解脱出来,而学生则要真正成为作文讲评与修改的主人。

下面,就主要做法作简略介绍。

教学准备。教师先将全班学生的作文粗略浏览一遍,从中选取某一学生的2~3篇优秀作文作为评改课的美文,稍作修改后另行打印,同时,设定该同学为本次作文评改课的“封面人物”,并将为其拍摄的照片放到课件中,课件和这节作文评改课就以这个同学的名字命名,叫“某某同学美文五步评改课”。在设计教学时,教师要注意结合这个同学的写作特点及本次写作教学要求,确定好该节作文评改课的教学重点。 上课时,分五步进行教学。

第一步:封面人物

本期作文评改课的“封面人物”是谁,课前注意保密,尽量不透露风声。上课后,先让学生猜一猜,目的是通过猜测来设置悬念,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当教师播放课件,揭开“谜底”后,其他学生看到身边的同学被选为“封面人物”,而且连照片都被制作到课件中,羡慕感足以促使他们暗下决心写好作文,争取早日当上“封面人物”;对于被选为“封面人物”的学生,这更是一种莫大的鼓励和荣誉。课堂上常常是这样:在“封面人物”揭晓的那一刻,同学们自发地报以热烈的掌声,课堂学习氛围一下子变得活跃和浓厚起来。

第二步:美文美评

将印好的美文分发到全班学生手中,然后以4~6人为一组开展小组交流。交流的重点是谈一谈读后的感受、收获或改进的建议等。小组交流后,教师再组织全班交流,也可由各小组代表发言畅谈。学生的观点相左,往往会引来热烈的讨论。这一教学环节有利于学生养成敢于开口表达、敢于评说的好习惯,而且有助于学生养成交流感受、分享心得的好习惯,学生慢慢会意识到:在与别人的讨论中,能逐步形成自己对作文的独特体会。这恰恰是教师讲评所无法达到的特殊效果。

第三步:现场问答

学生大都对写出美文的同学十分羡慕,很自然地想知道这么好的作文是怎样写出来的。针对学生的这一心理,教师设计“现场问答”教学环节,让美文作者即“封面人物”站出来,与“读者”即其他同学进行面对面的互动交流。先安排“听作者说”——“封面人物”站到讲台上,向全班同学介绍美文的构思经过或写后感受等,进行创作的“现身说法”。然后是“答同学问”——由“封面人物”回答同学们关于本次作文或写作方面的种种提问。这种面对面的互动交流,课堂气氛热烈自然不在话下,更重要的是,学生们可以在比较放松的状态下提出针对性的问题,同时,也能获得贴近实际的有借鉴意义的回答。当然,这种回答比起以往教师“唱主角”而言,或许理论程度上会逊色很多,但实际效果却更胜一筹。

第四步:学以致用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因此,设计这个环节,目的是引导学生由“动口评”转到“动手改”上来。经过前面

三个环节的教学,学生肯定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启发,也会对自己的作文有新的认识,产生把作文改得更好的愿望。于是,教师组织学生分小组互换作文进行批改,批改的标准参照语文教育改革家魏书生提出的十条标准。这样,既能让学生在改作文时有章可循,又有利于学生在相互批改中发现和学习别人的长处,交流一些写作方面的感受,提高对写作的兴趣。

第五步:改作一得

作文互批结束后,当堂发回给学生自己查阅。学生都会认真地看同伴们如何批改自己的作文,如错别字找出了几个,病句有多少,评语写了些什么等。学生对这些会很感兴趣,看得也特别仔细。有不同意见,他们还会主动举手找同学或老师“评评理”。倘若由教师批改,即便是满纸红杠杠,学生最多也只是瞄一眼分数,就顺手塞到书包里了。学生看完同伴们为自己批改的作文后,联系刚才的评作文、改作文实践,或多或少会得到一些启发。这时,教师布置学生用200字左右,将心得体会写在批改作文的后面。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及时总结写作经验的习惯。其实,这也是对本次作文评改的“再评改”,长期坚持,学生必定获益良多。

作文五步评改课型实施以来,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写作的兴趣,也受到学生由衷的欢迎。笔者两个教学班的学生参加校内外各级作文比赛获奖情况也足以印证其显著效果。

篇三:打破常规描写植物

打破常规描写植物

指导要点:

打破常规描写植物的模式,写生活中让自己感兴趣的植物,写植物最为独特有趣的地方,让观察描写植物成为生活中一件饶有趣味的事情。

写在前面

钢筋水泥混凝土构筑的城市,让我们的同学和植物渐渐陌生。爱护花草树木的公共美德,让我们的孩子和花草不再亲近。二十年前的我们,可以用钩子扯下一嘟噜槐花,坐在树下细细的吃蜜;可以捋下一把凤仙花,捣烂了用来染指甲;可以摘成把成把的芦苇,放在窗台上看着芦花快乐飘洒??可是,现在的孩子们,早已不会和植物游戏,于是,笔下的植物就没有了鲜活的生命,成了枯燥无味的解剖。

发现植物的可爱之处

亲爱的孩子们,你们喜欢身边的花花草草吗?也许你们的回答会不一样。但是,跟我到植物乐园里来走一趟,你一定会爱上他们。先摘一朵蒲公英,轻轻地吹一口气,看,漫天的小绒伞飘飘悠悠。再扯一片槐树叶子,抿在唇边,轻轻运气,听,清亮的声音飘向远方。拔两根小草,你一根,我一根,挤出茎中的汁液聚于顶端,看谁能把对方的汁液吸过来。拽两片荷叶,你一片,我一片,顶在头上,我们不再怕骄阳??你是否已经发现,身边的植物真得很可爱,你是否也迫不及待想告诉我,你曾经也吃过迎春花的蜜,也让含羞

草低过头。对了,这才是我们身边的植物,它们一直以来就是孩子们的朋友和玩伴!

可是,为什么我们的笔下,那些植物就不那么可爱呢?

因为,你从没想过要告诉别人他们的可爱之处。不信,你看:有人总是喜欢选择高大的树,写它的一年四季。我们熟悉,其实却不欢喜。有人爱写奇花异草,虽然珍稀,但了解甚少,让人觉得了无生趣。有人观察特别仔细,根、茎、叶、花、果实、种子,一一巨细,自己写得都觉得没意义。

写作,其实是对生活观察的一种书面表达。只有了解的,熟悉的,热爱的,才会写得生动。你只有选择了自己真正了解的、喜爱的、觉得颇有趣味的植物,才能将你的文字和植物的生命融合在一起,谱出有个性的植物之歌。

描摹植物的特别之处

写植物的样子和写人物外貌一样,不需要面面俱到。因为我们无法掘地三尺挖出它的根来看个究竟,也不可能从发芽观察到结果。我们要告诉别人的是你最关注的那个部分,记住,是你最关注的,而不是别人!比如说,龟背竹,有的人关注的是它漂亮的叶子,而你却对它的气根感兴趣,那么你就把重点放在气根上。再比如,你觉得玫瑰和月季很像,可是总分不清它们,那么你就把重点放在它们的对比上。这总比循规蹈矩地写茎、叶、花来得有趣。有些爱研究的同学喜欢查资料,把自己对植物的疑惑全都解开,这是个非常好的习惯。可是在写作的时候,可不要把自己的文章变成了科普宣传,用最少的文字说清楚,往往会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如果长篇累牍的摘抄只能是画蛇添足。

回忆植物带来的快乐

写好一篇文章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自己的情感。一个与自己毫无干系的植物,我相信你写出来也精彩不到哪里去。但是,如果,你的生活中有它的快乐影子,那么,你的快乐就会感染读者,你笔下的植物就会有自己的生命。有个学生写过一篇关于荷叶的文章。文中没有“接天莲叶无穷碧”的感慨,也没有朱自清《荷塘月色》中的经典再现,有的只是在巨大荷叶后面与外婆躲猫猫的淘气,有的只是撑着一顶荷叶让水珠在里面滑滑梯的天真。多么亲切,多么快乐,一下子把我带到了我的童年。这样的文章才是我们孩子自己的文章啊

植物有自己的生命,让它在我们的文字中绽放笑容吧!


查看更多教育类相关内容,请点击教育类

2024 免费范文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1821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