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justzx.com--经济学】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语言类读书心得同数学札记相近;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现代经济学经济学基础心得体会1000字【三篇】,欢迎品鉴!

第一篇: 现代经济学经济学基础心得体会1000字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C)

  A、参与资源配置以中央为主、地方为辅B、协调收入分配以地方为主、中央为辅C、促进经济稳定以中央为主、地方为辅D、所有公共产品应由中央政府提供

  ========公共经济学考试题库========

  来督促公共部门合理、合法地从事公共经济活动。

  A、集会B、社会关系C、舆论D、游说16、帕累托最优只有在哪种市场条件下才能出现(A)A、完全竞争B、不完全竞争C、垄断D、计划经济17、规模报酬递增必将导致(C)

  A、收益最大B、社会效益最大C、垄断D、完全竞争18、公共产品的非竞争性意味着每新增一个消费者的(B)等于零。

  A、社会成本B、边际成本C、社会效益D、边际收益19、充分就业是指没有(A)

  A、非自愿性失业B、自愿性失业C、摩擦性失业D、结构性失业

  20、经济增长过程中繁荣阶段与萧条阶段交替出现,称为(D)A、经济不景气B、循环波动C、经济不稳定D、周期性经济波动

  21、下列哪一个不是公共部门协调收入分配的主要手段(B)A、颁布劳动者权益保护法B、对公共资源的经营颁发许可证C、安排社会保险支出D、征收累进的个人所得税会22、市场机制决定的收入分配是一种(C)

  A、二次分配B、公平分配C、初次分配D、低层次分配

  23、中央集权方式难以产生的结果是(B)A、矫正外部性B、居民参与公共决策C、产生“规模经济效益”D、实施宏观调控

  24、下列哪一种不属于中央与地方财力划分的理论依据(A)A、预算制订的分工B、资源配置职能的分工C、收入分配职能的分工D、经济稳定职能的分工25、教育水平的巨大差异会使经济发达的地区更发达,使经济不发达的地区更不发达,这叫做教育水平使经济增长产生(B)A、“负外部效应”B、“马太效应”C、“正外部效应”D、“溢出效应”

  26、关于财政联邦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A、只有中央政府拥有决策权

  B、实行联邦制的国家可实行财政联邦制C、实行单一制的国家可实行财政联邦制D、指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都拥有决策权

  27、下列哪一种不属于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的功能(C)A、保障地方政府提供最基本的公共产品B、调节辖区间的财政净收益C、实现宏观调控

  D、矫正地方政府活动在辖区间的外部性28、关于收入分配公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B)A、公平化不等于平均化B、公平化就是要平均化C、允许存在一定的收入差距D、收入差距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29、政府促进经济稳定的最重要的财政手段是(D)A、调节辖区间的财政净收益B、货币政策

  2、居民从公共支出中获得的收益与他们通过纳税而承担的成本之间的差额叫(A)

  A、财政净收益B、净利润龄前C、边际贡献D、净现值3、财政联邦制的具体形式是(B)

  A、中央集权制B、分税制C、转移支出D、地方负责制4、在自由贸易往来的情况下,若某一地方政府想要单独使用紧缩性财政政策,则会形成(B)

  A、进口漏损B、出口漏损C、顺差D、逆差5、在西方国家,议会颁布和实施法律法规,规范公共部门的经济行为,称为(C)

  A、非正规的硬约束B、正规的软约束C、正规的硬约束D、非正规的软约束

  6、产权归政府所以或受政府直接控制的企业的总和称(D)A、公共事业部门B、公共部门C、私人企业部门D、公共企业部门

  7、公立学校、医院、研究所属于(A)

  A、公共事业部门B、公共企业部门C、私人企业部门D、公共部门

  8、某个人或企业的经济行为影响了他人或其他企业,却没有为此付出代价或获得应有的报酬,这种情况称为(B)

  A、违法行为B、外部性C、违纪行为D、信息不对称9、企业生产产品排污影响下游居民饮用水属于(C)A、正外部性B、不道德行为C、负外部性D、违纪行为10、公共企业一般局限于(C)

  A、私人部门B、中小企业C、垄断行业D、竞争性行业11、下列哪一种权限不属于政府部门行使范围(B)A、立法权B、执行权C、行政权D、司法权12、狭义的政府部门仅指(A)

  A、国家行政机关B、国家军事机关C、国家立法机关D、国家司法机关

  13、依靠市场机制的自发运行,时常会出现失业、经济失衡和(D)

  A、成本上升B、停产C、产量下降D、通货膨胀14、在西方国家,议会为制衡公共权力,可履行质询权、调查权和(B)

  A、司法权B、弹劾权C、行政权D、立法权15、在西方国家,非正规的软约束往往是由社会公众通过(C)

  -1-

  ========公共经济学考试题库========

  C、实行财政联邦制D、财政政策A、公共场所B、政治场合C、公共市场D、政治市场30、应由地方政府提供的最基本的公共产品不包括(B)A、社会保险B、稳定经济C、义务教育D、卫生保健31、下面关于公共产品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A、公共产品的效用可以分割成若干部分B、提供公共产品的目的不是为了营利C、享用公共产品无须采用竞争方式D、公共产品的受益具有非排他性

  32、公共产品是供(C)共同消费的商品或劳务。

  A、特殊人群B、入选者C、全体成员D、部分成员33、下列哪一种不属于公共产品的分类(D)

  A、混合产品B、准公共产品C、纯公共产品D、私人产品

  34、混合产品是指同时具有(B)的产品。

  A、竞争性和排他性B、非竞争性和排他性C、竞争性和非排他性D、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35、公共产品的特征决定了公共产品不能由(A)提供。A、竞争性的市场B、公共部门C、政府D、国家36、私人不愿充分提供公共产品是因为无法补偿(B)

  A、销售成本B、供给成本C、劳动成本D、生产成本37、公共提供与公共生产的关系是(C)

  A、等于B、无关C、不等于D、相当于38、确保公共产品的供给成本得到补偿的最好途径是(D)A、收费B、定价C、募集捐赠D、征税39、既可由公共部门供给又可由私人部门供给的混合产品具有(A)

  A、非竞争性和排他性B、不可分割性C、可分割性D、竞争性

  40、政府给那些从事教育服务、卫生服务、高新技术开发的私人机构以一定数量的补助是因为教育服务、卫生服务、高新技术开发都具有(B)

  A、负外部性B、正外部性C、竞争性D、排他性41、政府对授权经营的私人企业必须实行(C)

  A、政府指导B、政府参股C、政府规制D、政府补助42、混合产品中初始投资较大的基础设施项目选用(B)比较合适。

  A、授权经营B、政府参股C、政府经营D、政府补助43、使用费遵循(A)原则。

  A、受益B、可比性C、支付能力D、谨慎性44、偏好是指个体对两个或两个以上选择对象之间关系的一种(B)

  A、主观臆想B、主观感觉C、客观描述D、客观感觉45、社会公众在公共产品面前不一定真实地显示(D)A、看法B、爱好C、偏爱D、偏好46、人们参与政治活动时与其他政治个体和政治组织发生关系的场所叫(D)

  -2-

  47、公共选择是指政治市场上各参与者依据一定的规则共同确定(A)的过程。

  A、集体行动方案B、公共产品生产C、公共项目D、法律条文48、政治市场上进行交易的对象是(C)

  A、私人产品、权利C、公共产品D、权力49、政治市场上需求方与供给方分别是(B)A、私人企业与政府B、投票者与政治家C、私人企业与政治家D、投票者与政府50、投票者参与公共产品的决策时是(C)A、很理性B、很无知C、既理性又无知D、不理性又无知51、特殊利益集团与(D)组成一个“铁三角”。A、官员、公众B、政治家、公众C、官员、私人部门D、政治家、官员

  52、政治家是通过选举任职的处于(A)顶峰地位的人。A、政治权力B、政治抱负C、政治前途D、政治理想

  53、官员是由当选政治家任命的,他们具体负责公共产品的(B)A、生产B、生产与供给C、与销售D、分配54、经济学家认为,如果全体社会成员根据一定的规则,就公共产品的供给数量及相应税收的分摊达成了协议,那就取得了(C)A、经济平衡B、经济均衡C、政治治衡D、政治平衡55、当消费者认为某一社区供给的公共产品符合自己的偏好时就迁入该社区,否则就迁出,这种情形称为(D)

  A、反叛表达B、投票表达C、发言表达D、进退表达56、下列哪一种不属于投票者的投票行为所负担的成本(C)A、交通成本B、信息成本C、经营成本D、时间成本

  57、就某一公共产品方案交由全体当事人投票时只有在所有参与者一致同意后方可实施,这是(A)A、全体一致规则B、多数票规则C、集体决策规则D、最大效益规则58、在单峰偏好情况下,(A)可以达到政治均衡。A、简单多数规则B、最优多数规则C、集体决策规则D、全体一致规则

  59、就某一公共产品方案交由全体当事人投票时除了有决策成本外,还有(B)

  A、信息成本B、预期外在成本C、时间成本D、交通成本

  60、在不违背民主政治要求的前提下,不存在不出现投票悖论的决策规则,这个原理叫(C)

  A、政治均衡原理B、民主政治原理C、阿罗不可能原理D、投票悖论原理

  61、维持公共部门运转或保障人们基本生活所需的财政支出是

  (C)

  A、转移支出B、资本性支出C、经常性支出D、购买支出

  ========公共经济学考试题库========

  A、税收B、收费C、公债D、公债加收费

  76、按照公平原则,本期公共产品的受益应与本期公共产品的(C)相对应。

  A、生产B、消费C、成本D、使用77、如果用当年的税收去补偿全部的资本支出,就等于将未来公共产品的成本(D)

  A、递延补偿B、忽略不计C、人为降低D、提前到本期补偿78、经常预算由经常支出与(A)构成。

  A、税收B、公债C、资本支出D、消耗性支出79、由于教育使公民明辨是非且获得一技之长,总的来说教育具有(D)

  A、负外部性B、增长性C、内部性D、正外部性

  80、下列哪一种不属于公共部门安排教育支出经常选择的方式(D)

  A、对私立学校补助B、对低收入家庭补助C、对居民社区补助D、对学生本人补助

  81、从经济性质看,基础设施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是一种(A)A、混合产品B、私人产品C、纯公共产品D、排他性产品82、下列哪一种不属于教育的特点(D)

  A、教育资本市场不尽完善B、教育能缩小贫富差距C、教育具有很大正外部性D、教育具有很大负外部性83、公共部门介入社会保障的原因不包括(D)A、市场调节难以消除收入分配不公平B、保险常被看成是一种优值品C、使公民获得一技之长D、经济运行的周期性波动

  84、那些较为健康的人不愿投保,而相对病弱的人纷纷投保,使保险公司的平均成本提高风险增大,这叫做保险的(B)A、道德风险问题B、逆向选择问题C、优值品问题D、风险概率问题

  85、“利益交换说”把税收看做是政府与人们之间的一种(A)的体现。

  A、利益交换关系B、权利平等关系C、转移支付关系D、公平分配关系

  86、20世纪30年代以来,从经济运行角度提出的新颖的课税根据学说认为,国家征税除了为公共产品的供给筹措经费外,还发挥了调节经济的功能。下列哪一种不属于这种功能(D)A、优化产业结构B、协调收入分配C、刺激有效需求D、稳定社会结构87、最终承受税款的单位和个人称为(C)

  A、纳税人B、纳税义务人C、负税人D、法人88、税负转嫁的基本方式不包括(D)

  A、前转B、后转C、混转D、正转-3-

  62、下面的财政手段中,属于“内在稳定器”的是(D)A、收支平衡的中性政策B、收大于支的结余政策C、支大于收的赤字政策D、累进的所得税制度

  63、下列各项支出中,属于转移支出的是(D)A、国防支出B、行政管理支出C、司法支出D、财政补贴支出64、对经济效率的不利影响最小的税种是(D)。

  A、企业所得税B、消费税C、增值税D、人头税65、影响一国税收负担水平的决定性因素为该国的(A)A、经济发展水平B、经济体制C、政治制度D、税收政策

  66、税收制度的中心环节和基本要素是(D)

  A、纳税人B、课税对象C、税目D、税率67、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的主要标志是(B)

  A、纳税人B、课税对象C、税目D、税率68、公共支出规模在用相对量衡量时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公共支出占(A)的比率。

  A、国内生产总值B、国民生产总值C、进出口总值D、财政总收入

  69、“瓦格纳法则”认为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一国的公共支出(C)

  A、逐步减少B、保持不变C、不断増长D、不断下降70、“在正常年份公共支出呈现渐进上升趋势,但当社会经历剧变时公共支出会急剧上升,剧变结束后公共支出水平会下降,但不会回到原来水平”,这种理论是(D)A、发展阶段增长理论B、瓦格纳法则C、政府活动扩张理论D、梯度渐进増长理论

  71、官僚通过追求预算规模最大化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倾向叫做(B)

  A、权力最大化B、内部性C、公共支出最大化D、外部性72、政治家与官僚按照政权与(C)分离的原则实行职能上的分工。

  A、职权B、司法权C、治权D、立法权73、按照发展阶段增长理论,在经济发展早期,政府应注重为经济发展提供(B)

  A、社会救济B、社会基础设施C、社会治安D、社会福利

  74、财政支出按其受益期长短,可分为经常性支出与(B)A、转移支出B、资本性支出C、购买支出D、消耗性支出

  75、从理论上说,经常性支出的补偿方式应为(A)

  ========公共经济学考试题库========

  89、税负转嫁后形成的负担分布就叫(B)106、预算赤字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预算年度内公共支出超过A、税收分布B、税收归宿C、税收负担D、利益分配90、为课及税源又不伤及税本,应当使税收弹性保持在(B)的水平。

  A、接近于0B、接近于1C、大于1D、大于091、政府预算平衡与否,会通过(D)等经济变量对宏观经济产生不同影响。

  A、税收负担B、税率C、公债规模D、国民收入水平92、对宏观经济影响较小的财政赤字弥补方式是(A)A、发行国债B、增加税收C、中央银行增发货币D、向中央银行透支

  93、政府预算应该遵循的原则中,不包括(C)

  A、完整性B、可靠性C、保密性D、年度性94、在计算预算赤字时,不包含在财政收入中的是(B)A、罚没收入B、公债收入C、规费收入D、税收收入95、下列哪一种属于政府预算的最基本的功能(A)A、反映公共部门的活动范围B、控制政府规模C、促进社会稳定D、确立立法权的地位

  96、议会或国会对政府预算的审批与监督,主要目的在于(B)A、确立行政权的地位B、避免权力滥用C、控制公共部门的活动D、调节收入分配97、政府预算一般由财政部门或(C)编制。

  A、私人部门B、议会C、专设机构D、行政院98、为确保政府行为的合理性与有效性,必须由(D)的约束。A、税收制度B、法律制度C、分配制度D、政治制度99、预算必须反映所有的公共支出,且以收支总额的形式反映出来,这体现了政府预算编制的(A)原则。

  A、完整性B、可靠性C、年度性D、公开性100、下列哪一种属于使预算制度能有效控制公共支出的配套制度(C)

  A、权责发生制B、收付实现制C、权力制衡系统D、一站式服务

  101、公债的发行价格不包括(A)

  A、议价发行B、平价发行C、折价发行D、溢价发行102、在新的预算年度开始之前,由预算管理部门确定公共支出总额,再按部门确定(A)

  A、最初分配方案B、预算总C、最终方案D、分配总额103、预算管理部门和各支出部门之间经过几个来回的修改与反馈,最终形成(B),再提交立法机关审批。

  A、总体预算规模B、预算方案C、分配预案D、预算总额104、正式预算产生之后,由(C)负责公共经费的划拨。A、立法机关B、各支出部门C、预算管理部门D、各级政府

  105、预算年度结束之后,由预算管理部门编制(D),经审计后提交立法机关批准。

  A、预算B、执行机划C、预算草案D、决算

  -4-

  (B)的差额。

  A、国内生产总值B、公共收入C、国民生产总值D、税收收入

  107、关于预算赤字的统计口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不同政治体制对应不同的预算赤字B、不同的会计记账基础对应不同的预算赤字C、不同范围的公共部门对应不同的预算赤字D、不同内容的公共收支对应不同的预算赤字

  108、在经济衰退时期,税收自动减少,(C)自动增加,就会出现预算赤字。

  A、公共支出B、公共收入C、转移支出D、经常性支出109、主动削减支出或增加税收会使国民收入减少,但同时会出现(D)

  A、预算负担B、预算赤字C、预算平衡D、预算盈余110、透支融资法是指财政通过向(B)透支的方式来弥补预算赤字。

  A、商业银行B、中央银行C、外国政府D、外国银行111、如果银行自有资金不足,年终决算结果收不抵支,那么中央银行就只好增加(C)

  A、贷款发放额B、再贴现利率C、货币供应量D、存款准备金

  112、同样数额的公债会因(D)的不同而对货币供应量产生不同的影响。

  A、发行方式B、面值大小C、发行价格D、认购主体113、如果商业银行以超额准备金来认购公债,就会增加(A)A、货币供应量B、存款准备金C、贴现利率D、贷款发放额

  114、在现实生活中,通常把政府所属企事业单位所欠的债务看做是一种(B)

  A、民间债务B、准公债C、公债D、交易往来115、在联邦制国家,由于联邦政府预算与州预算及州以下地方预算之间相对独立,因而通常只把(B)称为国债。A、州政府公债B、联邦政府公债C、州以下政府公债D、民间债

  116、国外公债并不等于国家外债,国外公债的债务人必定是(D)

  A、本国金融机构B、本国企事业单位C、本国居民D、本国政府117、短期公债通常指(A)

  A、国库券B、政府借款合同C、政府票据D、政府交易凭证

  118、在通货膨胀条件下,如果利率稳定,那么公债的期限越长,政府(C)

  A、借款越多B、偿债负担越重C、偿债负担越轻D、还款压力越大

  ========公共经济学考试题库========

  119、不可转让公债的利率水平通常(D)可转让公债的利率水A、金融机构B、居民个人C、商业银行D、社会团体平。

  A、等于B、低于C、相当于D、高于120、贴息公债又叫折扣公债,是指以(A)债券面额的价格发行的公债。

  A、低于B、等于C、高于D、相当于121、利率招标是指政府只规定公债的发行额,由认购者自行确定(C)进行投标。

  A、税率B、发行价格C、利率D、发行方式122、包销方式是指政府与公债认购团(B)出售公债券的方式。A、共同B、谈判签定合同C、分成D、按比例123、公债的期限指的是从公债发行日起到(C)止的这段时间。A、发行结束B、售完C、还本日D、认购终了124、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的(D)的规模是公债规模的决定因素。A、国民生产总值B、国内生产总值C、预算总额D、预算赤字

  125、公债负担率是指当年(B)与当年经济规模(GDP)之比,着眼于从存量角度考察公债规模。

  A、公债发行规模B、公债累积余额C、公债还本付息额D、公债发行收入

  126、公债依存度是指当年公债发行收入与当年(A)之比。A、公共支出B、公共收入C、公债还本付额D、公债累积余额

  127、公债偿债率是指当年公债还本付息额与当年(A)之比。A、公共收入B、公债累积余额C、公债发行收入D、公债发行规模

  128、公开市场业务是常用的货币政策工具,(C)就是中央银行进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主要对象。

  A、公共支出B、公共收入C、公债D、货币供应量129、社会应债能力就是(D)承购公债的能力。

  A、社会公众B、金融机构C、地方D、公债认购者130、非上市公债主要为解决(B)A、公债还本付息困难B、财政困难C、公开市场业务操作需要D、货币流通问题

  131、政府偿债能力主要取决于新增公共收入规模及公共支出总额中各种(C)所占的份额。

  A、经常性支出B、资本性支出C、非债务支出D、还本付息支出

  132、非上市公债主要对本国政府机构及信托基金管理人发行,从某种程度上看具有(A)

  A、强制性B、固定性C、全面性D、流动性133、上市公债的流通受金融市场影响,其价格在(D)上形成。A、公开市场业务B、海外市场C、外汇市场D、证券市场

  134、合理的公债持有结构应以机构投资者与(B)为主要持有者。

  -5-

  135、只有当国外公债给本国带来的收益额(C)用外汇表示的利息支付额时,举借外债才具有经济上的合理性。A、等于B、不高于C、超过D、相当于136、规制与调控不同,着眼于(B)

  A、经济总量B、经济个量C、企业总量D、政府行为137、取消最低限价属于(A)

  A、放松规制B、实行规制C、加强规制D、取消规制138、自然垄断行业不具有的特点是(C)

  A、规模经济效益明显B、存在大量的沉没成本C、产品供给不具有地域性D、生产平均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递减

  139、下列哪一种不属于政府规制的手段(A)

  A、举借公债B、颁布禁令C、保护权益D、限制数量140、颁发标准是为了通过产品质量标准确保产品(D)A、品质上乘B、市场占有率提高C、销售业绩提高D、安全有效

  141、公共利益论主张,哪里有(D),哪里就要实行政府规制。A、处理失误B、竞争行为C、国家利益受损D、市场缺陷

  142、部门利益论认为,政府规制与其说是为了符合公共利益,不如说是“特殊利益集团”(C)的结果。A、游说B、自我保护C、寻租D、发展壮大

  143、在很多情况下,促使政府实施规制的,或者是被规制者本身,或者是其他有可能从中获益的个人或机构。这种理论叫(A)A、俘虏理论B、公共利益论C、部门利益论D、规制无用论

  144、在代议民主制度下,从规制机构的产生到该机构成员的组成和任命,各(B)几乎在每个环节都能施加影响。A、社会团体B、利益集团C、政府部门D、居民个人

  145、下列哪一种属于政府放松规制的理由(C)A、自然垄断使公共利益受损B、存在市场缺陷

  C、非自然垄断也能使资源配置达到要求D、被规制者本身有可能从中获益

  146、如果一家企业生产所有各种产品的总成本小于由多个企业分别生产这些产品的成本之和,就意味着这家企业的成本方程具有(A)

  A、劣可加性B、正外部性C、负外部性D、优可加性

  147、如果单个企业生产所有各种产品的总成本小于由多个企业分别生产这些产品的成本之和,单个企业的平均成本(B)A、可能上升B、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C、可能下降D、不会上升也不会下降

  148、技术经济条件的变化,使自然垄断的边界发生了变化,因(B)而需要把自然垄断性质的业务从其他业务中剥离出来,作为(D)的重点。

  A、政府扶持B、政府培植C、政府补贴D、政府规制

  149、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中,由供求关系决定的价格可以引导(C)实现现帕累托最优状态。A、公共支出B、税收收入C、资源配置D、公共服务水平

  150、公共定价是指公共部门运用(A)规定某些行业产品或劳务的交易价格。

  A、强制性权力B、服务规范C、技术手段D、国家税法

  151、倘若补贴靠增税为来源,边际成本定价所增加的经济福利很可能被增税所造成的(B)所抵消。A、经济损失B、效率损失C、利益损失D、效果不佳

  152、二部定价法是指由两部分构成的定价体系,一是与使用量无关的基本费,二是与使用量有关的(C)A、从价费B、增值税C、从量费D、基本费

  153、根据高峰和非高峰时的不同需求规定不同价格的方法,叫(B)

  A、满负荷定价B、高峰负荷定价C、低负荷定价D、平均定价

  154、寻租有多种定义,归纳起来看,寻租是人们为获得经济租而寻求权力拥有者的(A)的行为。A、庇护B、辅导C、腐败D、补贴

  155、经济租在经济学中的本义是指支付给要素所有者的报酬中,超过要素在任何可替代用途上所能得到的报酬的那一部分,即要素所有者的收入减去要素的(D)之差。A、生产成本B、边际成本C、销售成本D、机会成本

  156、按照经典的均衡理论,只要市场是自由竞争的,每种要素在各产业部门中的配置都会使要素收入与机会成本(C)A、不等B、前者高于后者C、相等D、前者低于后者

  157、寻租使本来可以用于生产的资源却用于对社会无益的(C)上,白白浪费资源。

  A、重复劳动B、与目标相反的活动C、非生产活动D、精神活动

  158、作为一种竞争活动寻租也有代价,即(A)A、寻租成本B、机会成本C、生产成本提高D、效率损失

  159、只有给社会带来负面效应的活动,其成本才可算做垄断的

  -6-

  二、多项选择题

  1、公共经济以弥补市场缺陷为目的,该“市场缺陷”主要表现在(ABCD)

  A、公共产品B、外部性

  C、风险与不确定性D、分配不公及通货膨胀2、公共部门的经济职能包括(ABC)。A、参与资源配置B、协调收入分配C、促进经济稳定D、确保财政收入3、地方分权的优点有(BCD)

  A、实现宏观调控B、推动制度创新

  C、发挥地方政府信息优势D、有利于居民参与公共决策4、政府履行资源配置职能的手段有(ABC)A、发放补贴B、征税C、公共定价D、发放食品券

  5、公共部门协调收入分配的主要手段有(ABD)A、征收累进的个人所得税B、安排社会救济支出C、对公共资源的经营颁发许可证D、增加受教育机会6、公共产品同时具有以下特征(CD)A、排他性B、竞争性C、非排他性D、非竞争性

  7、政府部门是通过政治程序建立的,在特定区域内行使(BCD)的实体。

  A、执行权B、立法权C、行政权D、司法权

  8、广义的政府部门包括以下哪些机关(ABCD)A、国家行政机关B、国家军事机关C、国家立法机关D、国家司法机关9、通货膨胀会使价格不能充分反映(AC)A、边际成本B、销售量C、边际收益D、产量

  10、经济稳定必须是伴随着以下两个条件的经济增长(BC)A、收入分配公平B、物价稳定C、充分就业D、无通货膨胀11、下列属于混合产品的有(ABC)。A、公园、桥梁B、学校、医院C、铁路、机场D、国防、外交12、公共产品具有哪些基本特征(CD)A、竞争性B、排他性C、非竞争性D、非排他性A、机会成本B、社会成本C、寻租成本D、市场失灵

  160、下列哪一种不属于设租的社会成本(D)A、经济成本B、道德成本C、行政成本D、机会成本

  ========公共经济学考试题库========

  13、公共部门供给公共产品效率较低的主要原因在于(ABCD)C、重大疾病医疗补助D、失业补助A、信息不充分B、缺乏有效的约束与激励机制C、偏好加总困难D、政治家和消费者都有“近视”的弱点14、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合作供给公共产品的方式有(BCD)A、私人经营B、政府参股C、授权经营D、政府补助

  15、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单独供给混合产品都不合适是因为(BD)

  A、供给不足B、公共部门单独供给可能导致过度使用C、供给过剩D、私人部门单独供给可能导致收费项目过多收费过高

  16、政府对授权经营的私人企业必须实行政府规制是因为(AD)

  A、禁止其他企业自由进入B、禁止中标企业坐享其成C、禁止中标企业扩大生产规模D、禁止中标企业制定垄断价格

  17、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合作供给公共产品意味着通过(AC)两样方式补偿供给成本。

  A、收取使用费B、创收

  C、征税D、国有资产经营

  18、由于公共产品需求的决定大多以投票方式通过多层委托—代理来进行,因而必然存在(AB)A、偏好显示B、偏好加总C、偏好改变D、偏好消失19、官员追求的目标包括(ABCD)A、津贴B、晋升机会C、声誉D、任免权

  20、政治市场上人们显示对公共产品的偏好的途径有(ABCD)A、发言表达B、投票表达C、反叛表达D、进退表达21、影响税收负担的税制因素包括(BCD)A、纳税人B、课税对象C、计税依据D、税率

  22、下列符合税收转嫁一般规律的判断是(BC)A、课税物品的需求弹性大,税收易前转B、课税物品的需求弹性小,税收易前转C、课税物品范围越宽广,税收越容易转嫁D、课税物品范围越狭窄,税收越容易转嫁23、财政支出按其经济性质,可分为(AC)A、转移支出B、资本性支出C、购买支出D、经常性支出24、社会保障支出的内容主要包括(ABC)A、社会保险支出B、社会救济支出C、社会福利支出D、财政补贴支出25、下列项目中属于社会保障性质的有(BCD)A、义务教育B、贫困救济

  -7-

  28、税率通常分为(ABC)

  A、比例税率B、定额税率C、累进税率D、负税率29、税收公平原则中不包含的项目是(CD)A、纳税能力原则B、受益原则C、中性原则D、节省原则

  30、一国或一个地区良好的基础设施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它有利于(ABCD)

  A、降低生产成本B、增加资本供给C、吸引科技人才D、掌握市场信息31、公债的发行方式有(AC)A、招标方式B、贴现方式C、包销方式D、平价方式32、公债的发行条件有(BCD)A、招标方B、利率C、发行价格D、期限

  33、公债规模的确定需要考虑的因素有(ABCD)A、政府偿债能力B、预算赤字规模C、社会应债能力D、经济调控手段34、关于公债发行价格的正确判断有(BD)A、市场利率高于票面利率时,溢价发行B、市场利率低于票面利率时,折价发行C、市场利率高于票面利率时,折价发行D、市场利率低于票面利率时,溢价发行35、公债的认购主体一般包括(ABCD)A、居民B、企业C、中央银行D、商业银行

  36、要使预算制度有效控制公共支出,必须有下列配套制度(ABCD)

  A、公共经费审计系统B、政府采购系统C、信息管理系统D、效益考核系统37、预算赤字的弥补方式包括(ABCD)A、动用预算盈余B、向银行透支C、发行公债D、变卖外汇黄金38、公共收入通常包括(ACD)A、税收收入B、销售收入C、规费和使用费收入D、国内外捐赠收入

  26、在经济发展水平既定的前提下,一国宏观税率水平的高低主要由以下因素决定(ACD)

  A、经济增长方式B、纳税人数量C、产业结构D、税率形式27、下列支出中属于购买性支出有(AC)A、教育支出B、社会保障支出C、基础设施支出D、公债利息支出

  ========公共经济学考试题库========

  39、公债期限的确定,一般要考虑以下因素(BCD)√A、发行价格的高低B、政府用款需要

  C、对未来市场利率的预计D、证券市场的发达程度40、公债利率的高低一般取决于以下因素(ABC)A、市场利率B、社会资金充裕程度C、政府信用D、发行方式

  41、寻租-设租关系与一般商品交易关系的不同之处有(ABCD)

  A、交易领域不同:前者存在于政治领域,后者存在于经济市场。B、交易方式不同:前者是隐蔽的幕后交易,后者是公开的竞价交易。

  C、交易性质不用:前者是非法的交易,后者是合法的交易。D、交易后果不同:前者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后者能增进社会福利。

  42、有关寻租-设租的正确判断有(ABCD)A、政府的经济活动范围越大,寻租的可能性就越大B、寻租-设租关系通常是幕后的交易C、非政府官员也可以设租D、寻租活动也是一种竞争活动

  43、政府实行规制的理由包括(BCD)A、部门利益B、自然垄断C、信息不对称D、公共资源稀缺44、公共定价水平的确定有三种依据(ACD)A、边际成本定价B、分批定价C、平均成本定价D、利润最大化定价45、寻租与寻利的明显区别是(ABC)

  A、寻利通过参与市场竞争获得经济租,寻租通过政府干预获得垄断地位

  B、寻利有利于自己也有利于社会,寻租有利于自己有害于社会C、寻利具有正外部性,寻租具有负外部性D、寻利追求经济效益,寻租追求社会地位三、判断题

  1、负外部性的存在会使企业的产量不足。×

  2、如果存在正外部性,说明私人边际收益小于社会边际收益。√

  3、在经济繁荣时期政府可以采用减少收入增加支出的扩张性财政政策。×

  4、政府在促进收入分配公平方面要做到平均化。×5、边际成本递增必将导致垄断。×

  6、公共产品的非竞争性是指在技术上很难把“免费搭车者”排除在外。×

  7、公共产品只能由公共部门直接生产和提供。×

  8、公共产品需求的决定,实质上是一个公共选择的过程。√9、公共产品由公共部门供给仍然会产生低效率。√

  10、公共产品可以是最终消费品,也可以具有中间投入品的性质。

  -8-

  11、混合产品既不能完全由私人部门供给,也不能完全由公共部门供给。√

  12、使用费是强制的,税收是自愿缴纳的。×

  13、社会公众在私人产品面前不一定真实地显示偏好。×14、公共选择是指政治市场上各参与者依据一定的规则共同确定集体行动方案的过程。√

  15、增加税收、削减支出,表明政府实施紧缩性财政政策。√16、税收中性原则是针对征税所引起的超额负担提出来的。√17、就税收制度而言,目前世界各国普遍实行的是流转税制。×18、征税对象决定着征税的范围,因而是税收制度的中心环节。×

  19、如果实行累进税制度,富人可能比穷人倾向于更高的公共支出水平。×

  20、转移支出对于收入分配结果具有直接的影响。√

  21、纳税人是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与个人,所以又称负税人。×

  22、无论从公共支出需要还是宏观经济稳定看,税收总是越富弹性越好。×

  23、卷烟厂通过提高卷烟的出厂价格把税负转移给卷烟商,卷烟商又把税负转移给消费者,这是税收负担的后转过程。×24、课税物品的需求弹性与前转程度呈反方向变动,供给弹性与后转程度呈反方向变动。√

  25、从理论上说,税基具有流动性的税种应归中央政府。√26、决定国债利率的主要因素是社会资金供求状况。×27、政府预算由政府编制草案,经过议会审查批准后实施,这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采用做法。√

  28、政府主动增加支出或减少税收会使国民收入增加,同时也会出现预算赤字,反之亦然。可见,预算赤字或盈余是预算人为变化的结果。×

  29、在联邦制国家,国债只是联邦政府发行的公债。√30、若预期市场利率会下降,政府通常愿意发行短期债券。√31、公债依存度是指当年公债发行收入与当年公共支出之间的比例关系。√

  32、政府偿债能力是指政府在一定时期内可以用于偿付公债本息的财力。√

  33、为避免通货膨胀,各国一般禁止中央银行直接认购政府发行的公债。√

  34、无论在什么样政治制度的国家,国债就是中央政府公债。×35、可转让公债的利息所得可以免缴税收。×

  36、财政补贴是计划经济体制遗留下来的一种支出方式。×37、以边际成本为基础的定价使社会福利最大,但会使企业亏损。√

  38、寻租活动实际上是一种竞争活动。√

  39、设租总是与权力联系在一起。因此,政府行为必然导致寻租活动的产生。×

  ========公共经济学考试题库========

  40、规范公共部门的职能范围,削弱政府官员的公共权力,是防(3)该公共厕所收费是否合理?(B)止设租活动产生的根本途径。√四、案例分析题

  1、“谁影响嘉禾发展一阵子,我就影响他一辈子”。这是湖南省嘉禾县政府在该县珠泉商贸城拆迁过程中打出的横幅标语。嘉禾县为了启动占地189亩的珠泉商贸城项目,强行实施涉及7000多人的浩大拆迁工程。在拆迁过程中,嘉禾县下文要求机关干部和教师停职专做拆迁户亲属的思想工作,凡完不成任务者将被免职或被外调至偏远山区。

  (1)嘉禾县政府能不能实行这种权力?(A)A、不能B、能

  C、无可无不可D、视情况而定

  (2)嘉禾县政府的这种做法是否有理论依据?(C)A、有:公共决策是一种公共产品B、有:政府有权影响资源配置的效率C、无任何理论依据

  D、无任何理论依据,但合情合理

  (3)嘉禾县政府的做法说明了什么问题?(A)A、说明公共部门的活动必须受到制度的约束B、政府弥补了市场缺陷C、私人不愿充分提供公共产品D、政府这样可实现宏观调控

  (4)嘉禾县政府的问题给我们什么启示?(D)A、公共部门都应各司其职,不能逾越职权范围B、公共决策必须符合消费者的偏好才有效率C、嘉禾县政府的做法违背民众的意愿D、以上三点都对

  (5)嘉禾县政府的做法给公众什么影响?(B)A、公共决策必须符合国家的偏好才有效率

  B、机关干部和教师有自己的分工,这样做影响资源配置的效率C、嘉禾县政府的做法违背政府意愿D、以上三点都对

  4、某市从2002年5月起,公共厕所免费使用。有居民反映,该市汽车东站进口处,有一公共厕所对外开放,却收费0.2元/人。据调查得知,该公厕系新塘社区自建厕所,原先是村民使用,后随着外来人口大量涌入而对外开放,但经费未纳入市政府归口管理。由于管理不善,卫生状况不佳,社区又负担不起经费,故适当收取卫生费来维持。

  (1)该公厕属于什么产品?(A)A、俱乐部产品B、生活必需品C、私人产品D、混合产品(2)该产品是否有外部性?(C)A、有负外部性B、无外部性C、有正外部性D、有内部性

  -9-

  12、近日,南京市劳动与社会保障局经市政府批准制定了2005年企业职工工资增长基准线,该基准线为本企业上年度工资水平的10%--14%,超过去年2个百分点,预计今年职工平均工资将增长2千元左右。

  (1)制定工资增长基准线属于什么行为?(C)A、这是通过限制工资增长体现国家机器的力量B、这是在行使权力

  C、这是通过制定工资增长基准线进行政府规制D、这是通过制定工资增长基准线表示公共部门在运作(2)南京市制定工资增长基准线起什么作用?(A)A、既保证企业职工工资增长,又使其有一定限度B、体现国家机器的力量C、体现公共部门管理能力D、表示南京市收入水平高

  (3)工资增长基准线的含义是什么?(B)

  A、各个企业不必按照该标准执行,应由自己根据经营情况决定B、该基准线定位于生产正常、效益较好的企业,其他企业不必执行

  C、各个企业必须完全按照该标准执行D、以上说法都对

  (4)关于工资增长基准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工资增长基准线就是工资指导线

  B、工资增长基准线仅仅针对生产正常、效益较好的企业C、工资增长基准线可以控制垄断企业工资增长过快带来的风险D、以上说法都不对

  (5)工资增长基准线为什么由劳动与社会保障局制定?(D)A、因为劳动与社会保障局的工作水平受政府信任B、因为劳动与社会保障局属公共部门A、不合理,所有者应有公德心B、合理,通过收费保障所有者权益C、不合理,收费显得所有者斤斤计较D、谈不上合理不合理

  (4)你认为该公厕应怎样管理?(D)A、最好将经费纳入市政府归口管理B、最好从居民中募捐解决经费问题C、应当仍由新塘社区按目前方法自主管理D、以上三点都对

  (5)你认为该公厕属于违章搭建吗?(A)

  A、不属于,新塘社区此举解决了外来人口大量涌入的如厕问题B、属于,汽车东站进口处怎能随便搭建厕所

  C、属于,解决外来人口大量涌入的如厕问题应由市政府出面D、不属于,可吸引外来人口大量涌入该市为地方经济做贡献

  ========公共经济学考试题库========

  C、因为劳动与社会保障局有开展这项工作的经验4、市场失灵的表现:A.收入和财富分配不公;B.外部性问题:D、因为劳动与社会保障局的职责范围包括这项工作

  五、名词解释

  1、消费的非竞争性是指某一个人或企业对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享用,不会排斥和妨碍其他人或企业同时享用该公共物品或服务,也不减少其他消费者享用的数量或质量。

  2、政治均衡是指在一定规划下,就一种或多种公共物品或服务的供给量以及相应的税收份额在人们之间的分配所达成的协议。3、转移性支出是指政府对社会成员所发生的货币的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是一种社会资源的再分配。

  4、税收效应是指纳税人因政府课税而在其经济选择或经济行为方面做出的反应。

  5、税收转嫁是指纳税人在交纳税款后,通过各种方式将税收的负担转移给他人负担的过程。

  6、林达尔均衡是指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按照自己所获得的公共产品或服务的边际效益大小,来捐献自己应当分担的公务物品或服务的资金费用,则公共产品或服务的供给量可以达到具有效率的最佳水平。

  7、税收的替代效应是指因税收的购买力下降或上升而对其开支结构所做的调整。

  8、外部效应是指某个人或企业的经济运行影响了其他人或组企

  业,却没有为之负担相应的成本费用或没有应有的报酬的现象。9、税收的收入效应是指因收入的购买力下降或上升而对商品消费所做的调整。

  六、简答题

  1、什么是中间投票者定理?它的政治意义是什么?

  答:中间投票者定理是指在所有投票者对公共物品或服务的边际效益曲线均呈向右下方倾斜状态的情况下,中间投票者最偏好的供给量,就是在多数规则一的政法均衡。其政治意义是:①中间投票者偏好的结果使整个社会的效益损失最小;②在单峰偏好条件下,中间投票者偏好的提案最终会获胜;③一个政党或政治家要想羸得大家选票,必须使自己的竞选方案符合中间投票者的意志。

  2、什么是公共预算?它有哪些功能?

  答:公共预算是指政府部门在每个预算年度的全部公共收支计划。其功能是①反映和规定了政府部门在预算年度内的活动范围、方向和重点;②是立法机关和全体社会成员监督政府收支运作的途径和窗口;③是控制公共支出规模的有效手段。3、为什么说税收是政府取得公共收入的最佳形式?

  答:因为税收与其他形式的公共收入相比,它有以下优点:①不会凭空扩大社会购买力从而引发通货膨胀;②不会加重政府的额外财政负担;③税收具有强制性和稳定性,能为政府支出提供充足的资金来源。

  -10-

  是由社会边际净产值与私人边际净产值的背离所引起的;C.市场垄断;D.失业问题;E.公共产品问题;F.消费者无知;G.市场调整过程的代价;H.国际收支平衡问题。

  (1)收入效应:实际收入的变动会导致人们对产品的需求量的变动,个人因为收入的提高或下降而改变自己的支出模式。

  (2)替代效应:产品相对价格的变动导致人们对产品需求量的变动。

  前者是免费提供一定数量的食品;后者是承担一定比例的食品购买支出。

第二篇: 现代经济学经济学基础心得体会1000字

  曼昆的《经济学基础》一书我买了多年,一直也未怎么读。最近我在做一些“中间市场理论”研究时,发现我的基础知识还多显不足,所以我翻箱倒柜将这本书给找出来了,并一气读了两章,感觉还可以。

  作者格里高利.曼昆是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他学生时曾在普林斯顿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学习经济学。当教员时,他讲授过各种课程,包括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统计学和经济学原理。多年前他甚至还在长滩当过一个夏天的帆船运动教练。

  曼昆《经济学基础》第一章讲的是经济学十大原理。他讲的第一个原理就是“人们面临权衡取舍”。的确关于“权衡取舍”,它无处不在的体现在人们生活与工作之中。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我们往往为了得到一样心爱的东西而必须放弃另一件东西,这些都是权衡取舍。但是人的天性是贪婪的,我们有不少人是什么都想得到,但实际结果有可能什么都得不到。比如:时间安排,你既然安排了看电影的时间,那你就得牺牲做其它的时间;还比如:“大炮与黄油”之间的选择,国家用更多的钱去加强国防,国家用于改善人民生活的钱就少了。等等,这样的道理非常的多。

  今年四月份,在关于干茧战略决策的重大问题上,我们内部发生了严重分歧。因为一直以来,我们的干茧交易都未让人满意,它也严重影响市场的发展。但是,大部分人将交易做的不好的原因归结为是我们的标准制定的不好。他们认为,按照现行的广西茧标准进行交易,无疑将广西以外的茧挡在门外,这样的做法是错误的。乍一看他们的看法似乎有些道理,但那仅仅是从现货角度出发的。中远期交易是标准化交易,既然如此,它首先要求交易的商品要尽可能地达到一定的标准化程度,如果没有这点保证,它的交易是不可能做起来的。蚕茧如果从全国角度看,它的标准化程度是不高的,比如:山东蚕茧一粒茧丝长可以达到1200——1300米,而广西茧只有600——700米,所以它们根本不是一类茧。

  将“广西茧”修改为“全国茧”它违背了经济学上的“权衡取舍”原理,即:我们又想将交收范围扩大,但又想将中远期交易做起来,也就是鱼和熊掌我都想得到,但那是不可能的。今年的蚕茧已经全部结束,实际的结果非常令人失望,我们的交易、交收均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当然,我们不能将下跌的原因全部归结为是调整了标准,但它应该是主要的原因。

  影响干茧交易的因素还很多,比如:货证相符度、升贴水合理度、开发方式等等,我们应从这些方面多去找原因。如果一种标准化程度不高的商品都能做中远期交易的话,那什么东西都能做了,比如:石头。

第三篇: 现代经济学经济学基础心得体会1000字

  摘要  本文对农业院校财经专业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未来课程教学中需要改进的方面进行深入阐述。在课程教学中,教师应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材施教,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将计量模型与经济实例相结合,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  普通农业院校;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20)16-0248-02

   计量经济学作为高等院校财经专业核心课程,自20世纪70年代末进入我国之后,发展迅速,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计量经济学也成为开设面最广的几门课程之一。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其他专业课程的基础和辅助,如国际金融学、金融市场学以及金融衍生工具等,这些课程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借助计量模型进行辅助分析。系统地学习计量经济学,不仅能让学生对专业课程有深入的认识,对计量经济学前沿发展有所了解,更能培养学生利用计量模型分析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因此,計量经济学课程教学的目的在于,学生通过系统学习,根据实际经济问题建立合理的模型,并根据模型结果对经济问题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同时对经济现象进行解释和说明。在以上背景下,本文对普通农业院校财经专业计量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逐一分析,对未来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创新的主要方向进行探讨。

   1  计量经济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学生对课程认识不足

   由于授课对象为普通农业院校财经专业本科学生,教学中遇到的首要问题,便是学生对计量经济学课程的重视程度不足。农业院校财经专业的学生,专业课偏重农业经济学,接触到的理论知识较多,对于计量经济学这门偏重实证分析的课程认识不足。一方面,多数学生认为计量经济学偏重数学,不是财经专业学习的重点,认识不到计量经济学学习的重要性;另一方面,由于计量经济学教程中公式较多,多数学生存在一种错误观念,即认为采用数学学习的方法,如背公式、多做题,便可以学好计量经济学。由于以上观念的存在,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教学面临较大的困难,如果不能在教学开始时明确课程的重要性,转变学生学习计量经济学的观念和方法,会加大课程的教学难度。因此,学生对计量经济学课程的认识不足,是课程教学中面临的首要问题[1]。

   1.2  学生数学基础薄弱

   普通农业院校的学生数学基础较薄弱,这成为计量经济学教学中面临的又一重要问题。尽管计量经济学不同于数学、统计学,相关公式推导内容较少,难度也较低,且计量经济学课程安排在大学数学课程之后。但从实际教学效果来看,计量经济学模型的设定、样本数据的收集、模型结果的分析,都用到了数理统计学相关知识,学生数学基础薄弱,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影响了计量经济学课程的学习。此外,借助计量模型对经济现象进行分析时,需要对经济理论和模型有一定的认识,如分析弹性时涉及偏导,但普通农业院校的本科学生,数理统计基础薄弱,在分析此类问题时存在较大困难。以李子奈、潘文卿《计量经济学(第四版)》为例(下同),第五章(时间序列计量经济学模型)第一节的教学中,在讲解滞后项时,涉及高等数学相关知识,但由于学生数学基础较差,对滞后项概念有所模糊,因而需要对一些基本概念进行重复讲解。在讲解移动平均数时也涉及高等数学的知识,但由于相关知识的欠缺,对于一些简单的概念,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无法将其当作一个已知的概念引入到计量经济学课程讲解中,导致课程教学效率降低。又如,在对第二章第三节(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进行讲解时,使用到了高等数学中的偏导数概念,具体而言,在学习参数估计的普通最小二乘法(OLS)时,为了使因变量的估计值和实际观察值之差的平方和最小,需要使其偏导数为0,这涉及微积分的相关知识。由于学生前期数学基础较弱,无法理解数学中偏导数的概念,只能对普通最小二乘法的推导过程死记硬背,缺乏深入的理解。上述案例表明,学生数学基础较差时,会影响教学进程和课堂效率,进而影响课程教学进度。由于学生对涉及高等数学的内容记忆不深,对涉及公式推导的章节产生畏难情绪,影响课程教学。此外,由于大部分学生课下不会及时预习、复习,进一步影响了计量经济学的学习效果。综上所述,学生数学基础薄弱,是影响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的重要因素[2]。

   1.3  单一教学方式的不足

   目前,在课程教学中,特别是不涉及实验内容的课程,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已经成为多数教师的选择。计量经济学以数理统计为基础,课程教学中涉及一些数学公式的推导,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借助其优势,如内容清晰、简洁,节省教师书写板书的时间,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多媒体教学节省了书写板书的时间,但也在无形中加快了教学速度,如果采用板书教学,学生可以在教师书写板书的同时,对课程内容进行快速回顾,对不理解的知识点进行标注,及时跟上教师的教授思路。其次,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尽管公式的展示效果和清晰度有所提高,但相当于将教材的内容搬到屏幕,没有带领学生一起对公式进行推导讲解,大量的公式会加重学生的思想负担,使学生不能理解并掌握教学内容,进而影响课程教学效果。例如,在对该书第三章第六节(含有虚拟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讲解时,虚拟变量个数的选择,涉及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中的矩阵,如果仅借助多媒体对公式进行展示,通过教师口述对各个步骤进行说明,不能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估计量的推导过程,教学效率较低,而借助板书可明确解释该问题。鉴于以上问题,在计量经济学的教学中,仅借助多媒体教学这种方式,不能对涉及的数理知识进行详细的讲解,会加重学生学习的畏难情绪,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课程教学。 1.4  案例教学的单调性

   计量经济学课程不是一门纯理论学科,而是计量模型与应用相结合的学科,课程目的在于建立计量模型,对实际经济问题进行分析。因此,在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应避免空洞的理论教学,文字不能阐述清楚的问题,可以借助计量模型,通过设计、构建模型进行分析。目前,在计量经济学教学中,主要讲授计量软件(EViews、SPSS等)的简单应用,并借助教材案例,重复案例的回归结果。例如,分析工业生产函数中总产出和资本投入、劳动投入之间的关系时,需要考察三者之间的关系,根据回归方程,对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的系数进行分析,同时考察资本投资和劳动骰子的产出弹性之和是否为1,但是,教材案例内容单一,重現案例回归结果,并不能很好地掌握计量经济方法及其应用,不能提高学生对经济问题进行自主分析的能力[3]。

   2  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对策

   2.1  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面向普通农业院校财经学生开设的计量经济学,有其课程教学的特殊性,鉴于部分学生数理基础较弱,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引入基础数学知识的先导课程具有重要意义。在正式进行计量经济学课程的讲授之前,教师应该设计几堂先导课程,对课程中涉及的数理统计知识进行梳理,根据学生的基础,可以集中对相关数学知识进行总结复习,也可在每一章课程内容之前,对本章涉及的数学知识进行系统的回顾。数学知识的补充,为下一步学习奠定基础。例如,在第二章的教学中,最小二乘法中涉及相关系数、均值、偏导数等概念,在显著性检验的教学中,涉及分位数、正态分布的概念。因此,在进行课程内容的讲解之前,可以对本章涉及的数学知识进行回顾。一方面,可以将相关内容进行梳理,系统地对关键性概念进行讲述;另一方面,可以指导学生分组讨论,对相关数学知识进行集体复习,以小组形式汇报学习成果。在对基础知识进行梳理之后,再开始计量经济学相关内容的讲解,有了前期学习基础,可以使课堂效果达到最好。

   2.2  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

   目前,多媒体教学成为主流的教学方式,鉴于上文提到的局限性,在课程教学中,一方面,利用多媒体教学优势,可节省教师书写板书的时间;另一方面,规避多媒体教学的劣势,在无形中加快教学进度、削弱课堂教学效果等,与其他教学方式相结合,如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相结合,教师讲授与学生课堂展示相结合等,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例如,在对数据的异方差进行讲解时,首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对涉及的异方差概念进行讲解,让学生对概念性问题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其次,对均值的预测空间等知识点,利用板书进行讲解,同时让学生分组讨论,并自行推导,掌握预测区间的计算过程。再次,借助计量软件对预测区间进行计算,对数据的分析,可以计算出均值的预测区间,与手工推导的结果进行对比,进一步加深对预测区间的理解。最后,指导学生查询同类型的数据,自主构建模型,对均值的预测区间进行计算,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发现不理解的问题及时讨论解答。综上所述,在计量经济学教学中,利用多种教学方式,可以避免空洞的理论知识讲解,降低课程难度,同时减少学生学习的畏难情绪,提高课堂效率,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4]。

   2.3  案例教学与课程论文相结合

   在计量经济学教学过程中,仅使用课程案例进行讲解,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鉴于此,在今后的课程教学中,需要进行一些改进。首先,引导学生对教材案例进行拓展分析。如,对中国内地上市公司股票价格和汇率变动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时(案例为2016年50家上市公司的数据),在指导学生完成回归方程的构建之后,可以指导学生自主查询同类型的数据,如查询2017年、2018年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和汇率数据,对其进行分析。通过拓展分析,锻炼了学生查询数据的能力,让学生在处理数据的过程中得到锻炼,同时通过对比分析不同结果产生的原因,扩展了教学内容。其次,为了锻炼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案例分析之后,指导学生自主选择题目、收集数据,并完成课程论文。撰写一篇完整的课程论文,既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独立完成模型构建、模型设计以及模型分析,又能提高学生的文字分析能力。教学中的案例分析大多比较简单,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得不到很好的锻炼,鉴于课程论文包含了研究意义、文献综述、研究目的以及研究模型和研究结论等,通过撰写课程论文,可以锻炼学生完整分析经济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计量经济学涉及的相关知识[5-6]。

   3  结语

   本文以普通农业院校财经专业计量经济学的教学为出发点,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并对未来教学改进的方向进行分析。在计量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避免高难度的理论教学,同时借助多媒体、板书、课程演示等多种教学方式,结合案例和课程论文,提高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效果。

   4  参考文献

   [1]胡荣才,王亚雄.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中几个问题的思考[J].统计教育,2006(9):20-22.

   [2]李晓宁,石红溶,徐梅.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1(6):33-55.

   [3]李子奈.关于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的创新与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0(1):18-22.

   [4]李媛.关于普通高校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的思考[J].经济师,2018(8):231-232.

   [5]刘发跃,王娅.计量经济学教学效果影响因素研究:兼论探索性实验教学方法的运用[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2(9):15-18.

   [6]王少平,司书耀.论计量经济学教学中的能力培养[J].教育研究,2012(7):110-114.

   基金项目 2019年度北京教育委员会社科计划一般项目(SM20191002

   0003);北京农学院“大北农青年教师科研基金”项目(17SK0

   01);北京农学院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BUA2019JG030)。


查看更多经济学相关内容,请点击经济学

2024 免费范文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1821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