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justzx.com--综合文库】

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

一、名词解释

1.国内生产总值

经济社会(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本国(地区)范围内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注意:国内生产总值的6点含义:市场价值;最终产品;一定时期生产;流量;地域范围;市场活动。 2.国民生产总值

一国或地区国民运用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3.国民收入

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用于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以市场价格计量的收入总和。(国土原则)

一国国民在一定时期内,运用所拥有的各种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得到的以市场价格计量的收入总和。(国民原则) 4.个人收入和个人可支配收入

个人收入: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所有个人得到的收入总和。

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所得到的收入总和中,扣去个人纳税部分后的收入。即个人可用于消费和储蓄的收入。 5.总投资和净投资

投资指增加或更新资本资产。

总投资=净投资+折旧(重置投资)

6. 名义GDP、实际GDP和GDP折算指数

名义GDP就是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实际GDP是用前某一年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GDP折算指数:名义国内生产总值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之比,反映了一国总体物品平均价格的上涨程度,经济学上称为GDP平减指数(折算指数或价格指数)。公式为: GDP平减指数=名义的GDP/实际的GDP=ΣPtQt/ΣP0Qt 名义GDP与实际GDP的比值反映一定时期内的价格上升的幅度。

注意:GDP折算系数不是经济增长率,它是价格指数,类似于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生产者物价指数PPI。

二、选择题

1. 国内生产总值表示一定时期内的某一国家或地区经济( D )的市场价值。 A.所有经济交易 B.所有市场交换的最终商品和劳务 C.所有商品与劳务 D.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劳务 2.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里,下面哪一项属于私人投资? (C)。 A. 政府修建公路 B.私人购买股票

C. 厂商年终的存货大于年初 D.居民购买一套旧房产

3.已知某个国家的资本品存量在年初时为2000亿美元,它在本年度生产了500亿美元的资本品,资本消耗折扣是300亿美元。这样,这个国家在本年度的总投资和净投资分别是(A)。

A. 500和200亿美元 B.2500和2200亿美元 C. 500和300亿美元 D.1500和2200亿美元 4.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里,政府支出是指(C)。

A. 政府购买物品的支出

B. 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加上政府转移支付之和 C. 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 不包括政府转移支付

D. 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加上政府转移支付以及公债利息等之和 5.在二部门经济中,如果用支出法来衡量,国内生产总净值等于(A)。 A. C+I B.C+I+G C. C+I+G+X-M D.C+I+G+X

6.在四部门经济中,如果用支出法衡量,国内生产总净值等于(B)。 A. C+I+G+X B. C+I+G+X-M C. C+I+G+M D. C+I+G+M-X 7.下面哪一部分收入不是居民挣得的但他们却拿到了? (A)。

A.转移支付 B.利息 C.租金 D.利润

8.假如某人不出租他的房子而是自己使用,这部分房租(B)。

A.不算入国内生产总值,因为出租房子不属于生产行为 B.算入国内生产总值,按出租可以得到的租金计算 C.不算入国内生产总值,因为房子由房主本人居住 D.不算入国内生产总值,因为没有经过市场活动 9. 下列何种行为属于经济学意义上的投资(D)。

A.购买公司债券 B.购买公司股票 C.购买国债 D.上述都不是

10. 根据国民收入核算的规则,家庭用于教育的人力资本投资(A)。

A.属于消费支出 B.属于政府支出

C.属于投资支出 D.不计人国内生产总值 11.货币国内生产总值随着下述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C)。 A. 商品的数量 B.商品的价格 C.商品的数量与价格 D.生产的时间 12. 如果A国经济在2000年(基期)的GDP为2 000亿元,如果在2001年GDP平减指数增加了一倍,而实际GDP增加50%,那么2OOl年的名义GDP等于( C )。 A.8 000亿元 B.4 000亿元 C.6 000亿元 D. 3 000亿

13.如果钢铁、油漆、绝缘材料以及所有用来制造一个电烤炉的原料价值在计算GDP时都包括进去了,那么这种衡量方法(B)。

A.因各种原材料都进入市场交易,所以衡量是正确的 B.因重复记帐导致过高衡量 C.由于重复记帐导致过低衡量

D.由于各种原材料起初都是生产者存货的一部分故没有影响

14. 如果某经济体2005年的名义GDP为300亿元,经计算得到的该年实际GDP为200亿元,基年的GDP缩减指数为100,那么2005的GDP缩减指数为( B )。

A. 660 B. 150 C. 220 D. 250

15.就国民收入核算来说,实际经济活动当中没有售出的商品(C) A.要在核算的GNP当中扣除 B.要在核算的GDP当中扣除 C.要在核算当中计为存货投资 D.要在核算当中计为政府投资

16.如果1970年的名义GDP为7500亿美元,按照1960年价格计算是多少?(价格指数1960年=100,1970年=120) ( D )

A.9000亿美元 B.6000亿美元 C.7300亿美元 D.6250亿美元

三、计算题

1. 已知某一经济社会的如下数据:(单位:亿元)

a) 工资100 利息10 租金30 消费支出90 利润30 投资支出60 b) 政府购买支出30 政府转移支付5 所得税30 出口额60 进口额70 c) 试求:(1)按收入法计算GDP (2)按支出法计算GDP

(3)计算政府预算赤字 (4)计算储蓄额 (5)计算净出口

(1)收入法=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y=100+10+30+30=170(亿元)

(2)支出法:y=c+i+g+(x-m),y=90+60+30+(60-70)=170(亿元)

(3)政府预算赤字(bs)=税收(t)-政府支出与政府转移支付(g+tr) 即bs=30-30-5=-5(亿元) (4)s=yd-c=170+5-30-90=55(亿元) (5)净出口=出口-进口=60-70=-10(亿元),负数意味着存在贸易赤字

2、已知下列资料,国内生产总值6 000亿元,总投资800亿元,净投资300亿元,消费4000亿元,政府购买1 100亿元,政府顶算盈余300亿元,试计算:

(1)国内生产净值。(2)净出口。(3)政府税收减去政府转移支付后的收入。 (4)个人可支配收人。(5)个人储蓄。

(1)NDP=GDP-重置投资=6000-500=5500(亿元) (2)NX=GDP-C-I-G=6000-400-800-1100=3700(亿元)

(3)政府预算盈余=政府收入-政府支出=税收-政府购买性支出-政府转移性支出=300

T-TR=G+300=300+1100=1400(亿元)

(4)Yd=NDP+TR-T=NDP-(T-TR)=5500-1400=4100(亿元) (5)S=Yd-C=4100-400=3700(亿元)

3、下列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请根据资料回答以下问题: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净值、国民收入、个人收入和个人可支配收入。单位:亿元。 居民个人消费支出:70906; 政府购买:26012; 总投资:79560; 出口:68495;

进口:58272; 资本折旧:28010; 政府转移支付:716;间接税净额:16658; 社会保险金:6969; 公司未分配利润:38624;公司所得税:5344; 个人所得税:838

(1)GDP=C+I+G+NX=70906+79560+26012+68495-58272=186701(亿元) (2)NDP=GDP-折旧=186701-28010=158691(亿元)

(3)NI=NDP-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政府补助金=158691-16658=142033(亿元)

(4)PI=NI-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政府的转移支付=142033-38624-5344-6969+716=91812(亿元) (5)DPI=PI-个人所得税=91812-838=90974(亿元)

4、一个社会生产五种产品,它们在2002年和2004年的产量和价格如下表所示。

产品 A B C D E 2002年产量 2500 5000 4000 3000 6000 2002年价格 1.50 7.50 6.00 5.00 2.00 2004年产量 3000 6000 5000 3500 7000 2004年价格 1.60 8.00 7.00 5.50 2.50 试求: (1) 2002年和2004年的名义GDP。 (2)以2002年为基年,2004年的实际GDP以及该期间的年平均经济增长率。 (3) 2004年的GDP平减指数以及该期间的通货膨胀率。 (1)名义

GDP2002=?p2002q2002=1.5?2500?7.5?5000?6?4000?5?3000?2?6000?92250(元)

名义

GDP2004=?p2004q20041.6?3000?8?6000?7?5000?5.5?3500?2.5?7000?124550(元)

(2)实际GDP2004=1.5*3000+7.5*6000+6*5000+5*3500+2*7000=111000(元)

年平均增长率=

12455092250?1=16.2%

(3)GDP平减指数=

名义GDP2004实际GDP2004?124550111000?1.12

期间通货膨胀率=12%

5、下表是1999年和2000年中国GDP的有关数据,请据此解答问题。

年份 1999 2000 名义GDP 82 067. 5 89 403. 6 GDP平减指数(1978年为基年 684. 1 738.8 (1) 1999-2000年间,中国名义GDP增长率是多少? (2) 1999-2000年间, GDP平减指数的增长率是多少?

(3) 按照1978年的价格衡量, 1999年和2000年的实际GDP是多少? (4) 1999-2000年,实际GDP增长率是多少?

(5)比较名义GDP和实际GDP的大小,并解释二者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

(1).名义GDP增产率=

89403.6-82067.582067.5738.8-684.1684.1?119.96

=8.94%

(2)GDP平减指数增长率=(3)实际GDP1999?实际GDP2000?=8%

82067.5684.189403.6(4)实际GDP增长率=

738.8121.01-119.96119.96?121.01

=0.88%

(5)实际GDP和名义GDP存在较大差异是由于当期和基期商品和劳务的价格的巨大差异引起。

四、简答题

1. 为什么总产出等于总收入,总收入等于总支出?

因为计算的是同一产品---当年新生产的GDP,只是从不同的角度(“支出法”是从支出角度进行核算,“收入法”是从要素分配角度进行核算)对国内生产总值进行核算,所以结果必然是一致的。即总产出等于总收入等于总支出。

2.请指出以下各项交易能否计入我国GDP,如果能,请说明其分别是GDP中的消费、投资、政府购买以及净出口的哪一部分;如果不能,请说明原因: (1)国内消费者购买一台二手的海信电视机。 (2)国内消费者购买2 000股海信电器股票。

(3)海信电器库存电视机增加1万台。

(4)也门政府购买1000台新的海信电视机。

(5)政府向海信公司的下岗工人提供失业救济金。 (1) (1)不计入,“二手”违背“一定时期”“新生产的”

(2)不计入,经济学上所讲的投资是增加或替换资本资产的支出,即建造新厂房、购买新机器设备等行为,而人们购买债券和股票只是一种证券交易活动,并不是实际的生产经营活动。人们购买债券或股票,是一种产权转移活动,因而不属于经济学意义的投资活动,也不能计入GDP。公司从人们手里取得了出售债券或股票的货币资金再去购买厂房或机器设备,才算投资活动。 (3)计入,存货投资 (4)计入,净出口

(5)不计入,失业救济属于政府转移支付。政府转移支付不计入GDP,因为政府转移支付只是简单地通过税收(包括社会保险税)把收入从一个人或一个组织手中转移到另一个人或另一个组织手中,并没有相应的货物或劳务的交换发生,社会总收入不变。例如,政府给残疾人发放救济金,并不是因为残疾人创造了收入;相反,是因为他丧失了创造收入的能力从而失去了生活来源才给予其救济的。 3.在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时,为什么要把进口产品和服务剔除在外? 因为不是本国生产的。国内生产总值按照支出法核算时:进口表示收入流到国外,不是用于购买本国产品的支出,因此不应再把进口产品和服务包括在内。(关键要说明核算的是本国领土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而支出法计算过程中,各项支出含购买国外产品的支出,所以要把国外产品的购买支出即进口扣除) 4、什么是GDP平减指数?什么是消费物价指数? 二者有何差别? GDP平减指数是名义的GDP与实际的GDP的比率

CPI是反应消费品(包括劳务)价格水平变动状况的一种价格指数,一般用加权平均法来编制,根据若干主要日用品的零售价格以及服务价格来编制。公式表示为 :CPI?一组固定商品按当期价格计算的价值一组固定商品按基期价格计算的价值?100

其优点:即使反映消费品供给和需求的对比关系,资料容易收集,迅速直接反映影响居民生活的价格趋势。缺点:范围较窄,只是最终产品的一部分,不能说明全部情况。

与GDP平减指数的差别:

(1) GDP平减指数以GDP衡量标准,反映一般物价水平总体趋势,而CPI只是以社会

最终产品中居民消费品为参考对象。

(2) GDP平减指数不直接反映物价变动,名义GDP变动可能由价格因素引起,

也可能是实际GDP增加的结果,包含了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另外GDP平减指数编制周期较长,时效性较差。CPI反映了与居民日常消

费紧密相关的一组固定商品的价格变动,更能准确及时的反映物价变动对居民生活的影响,可以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依据。

5、简述国民收入核算中收入法、支出法和生产法三者的一致性。

从宏观理论来说:

GDP是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内生产所有最终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那么就可以从产品与劳务生产过程中的产出;产品与劳务的买方支出;产品与劳务的卖方收入三个方面来计算货币价值。产品与劳务生产过程中的产出价值是以最终实现的销售收入来计量的,而卖方的销售收入就是买方的购买支出,也是卖方在组织生产过程中所有成本支出加上合理利润的总和,这些成本支出包括支付工人的工资(构成工人的工资收入)、支付土地所有者的地租(构成土地所有者的租金收入)、支付资本所有者的利息(构成资本所有者的利息收入),因此三者计量的总量相同。

一国的总产出、总收入和总支出反映该国最终产品和劳务的生产、分配、使用的全过程,生产不仅增加了产品和劳务,还创造出了收入,收入又形成支出,支出又决定了生产,三者相互联系,循环流动。所以三种方法计算结果一致。 从计算细节来说:

(1) 支出法(买方)

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是通过交易实现的,交易有买卖双方,支出法核算就是核算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来计量。支出按买方一般分为四类:居民购买(消费),企业购买(投资),政府购买,国外购买(净出口)。总支出=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 (2) 收入法(卖方)

交易实现后得到的钱进行收入分配。收入法是通过各要素获得的收入,亦即企业为了生产产品和劳务花费的成本加合理的利润来核算GDP。于是就可以从得到钱分配的项目来算。一般分为工资、利息与租金等生产要素所有者(职员,个人,设备土地拥有者)的收入;非公司企业主收入;公司税前利润;企业转移支付及企业间接税(也被视作成本);资本折旧(必须付出的成本)。

(3) 生产法(直接计算最终产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

此法是直接计算最终产品与劳务的总价值。每个企业所生产产品的价值由两部分组成:向其他企业购买的材料、能源、工具等中间产品的价值;自己投入生产要素新创造出来的价值。所以只需要计算企业在生产和销售过程中的增加价值。故也被称为新增价值法。根据不同产业来算:第1,2产业的部门来说,增加值=总产出-中间产品;第3产业商业,运输,金融,服务(盈利)按纯收入计算增加值,政府教育、卫生(非盈利)、国防等按工资与薪金等支出成本来计算增加值。

6、为何转移支付不计入GDP?

政府转移支付不计入GDP,因为政府转移支付只是简单地通过税收(包括社会保险税)把收入从一个人或一个组织手中转移到另一个人或另一个组织手中,并没有相应的货物或劳务的交换发生,社会总收入不变。例如,政府给残疾人发放救济金,并不是因为残疾人创造了收入;相反,是因为他丧失了创造收入的能力从而失去了生活来源才给予其救济的。

五、分析题

1、假设一个妇女嫁给了其男管家。在他们结婚之后,她的丈夫继续像以前一样照顾她,而且她也继续像以前一样养活他(但是作为丈夫而不是作为雇员),结

婚如何影响GDP?

结婚减少了GDP。由男管家变成了丈夫,其劳动成果由原来计入GDP的市场交易行为变成了不计入GDP的家务劳动。 2、在参议员肯尼迪1968年竞选总统时的一篇演讲中,他就GDP讲了以下一段话: GDP并没有考虑到我们孩子的健康、他们的教育质量或者他们游戏的快乐。它没有包括诗歌的美好,也没有包括婚姻的稳固,没有包括我们关于公共问题争论的智慧,也没有包括公务员的正直。它既没有衡量出我们的勇气与智慧,也没有衡量出我们对祖国的热爱。简言之,它衡量一切,但不包括使我们生活有意义的东西,它可以告诉我们有关美国的一切,但没有告诉我们,为什么我们以作为美国人而骄傲。

肯尼迪的话对吗?如果对的话,我们为什么要关注GDP?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评价GDP指标。

肯尼迪的话是正确的,他看到了GDP作为衡量经济增长指标的缺陷。然而为什么还要关注GDP?主要基于以下原因:

一是GDP能够反映国民经济发展变化情况;

二是为国家以及各个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和宏观经济政策提供了重要工具和依据;

三是GDP为检验宏观经济政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提供了重要的检测工具; 四是GDP也是对外交往的重要指标,因为在世界上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地位指标,很多与GDP有关,每年,联合国都要根据各国的“人均GDP”进行排名,来提供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依据。可以说GDP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国家承担的国际义务和权利,决定了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所能发挥的作用,影响到国家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

五是GDP的统计比较容易,其具有统计数据准确、重复计算少等优点,作为总量指标,它和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这三个主要的宏观经济运行指标都有密切关系,是国家制定宏观调控政策的三大指标中最基础性的指标。

总之,GDP能够提供一个国家经济状况的完整图像,帮助国家领导人判断经济是在萎缩还是在膨胀,是需要刺激还是需要控制,是处于严重衰退还是处于过热之中。甚至有人认为该指标像灯塔一样,能使政策制定者不会陷入杂乱无章的数字海洋而不知所措。

十三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一、名词解释

1.凯恩斯定理

所谓凯恩斯定理是指,不论需求量为多少,经济制度都能以不变的价格提供相应的供给量,就是说社会总需求变动时,只会引起产量和收入的变动,直到供求相等,而不会引起价格变动。 2.均衡产出(收入)

与总有效需求相等的产出。 3.自发消费和引致消费

自发消费:与收入无关的消费,即收入为0时举债或动用过去的储蓄也必须要有的基本生活消费。

引致消费:由收入带来的消费。 4.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

边际消费倾向:增加的消费与增加的收入的比率。即增加1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消费的比率。

平均消费倾向:消费曲线上任一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表示任一收入水平上消费支出在收

入中的比率。

5.边际储蓄倾向和平均储蓄倾向

边际储蓄倾向:储蓄增量对收入增量的比率。即增加1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储蓄的比率。

平均储蓄倾向:储蓄曲线上任一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表示任一收入水平上储蓄在收入中的比率。 6.投资乘数

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的变化的比率。 7.政府购买乘数

政府购买乘数是指收入变动对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购买支出变动的比率。 8.平衡预算乘数

政府收入与支出同时以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与政府收支变动的比率。其值为1。

二、选择题

1. 在坐标图上,表示收入和消费关系的45°线上所有的点意味着(C)。

A.消费等于储蓄 B.收入等于储蓄 C.消费等于收入 D.以上都不正确 2.消费曲线位于45°线上方表明,储蓄是(C)。 A.正数 B.零 C.负数 D.不能确定 3.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C )。

A.是大于1的正数 B.是小于1的正数 C.等于1 D.等于零 4.在边际储蓄倾向等于20%的时候,边际消费倾向等于(B) A.20% B.80% C.30% D.120%

5.居民的收支相抵点是消费曲线(C)。

A.与纵轴的交点 B.与横轴的交点 C.与45°线的交点 D.在坐标原点上 6.在同一个坐标平面上,总需求曲线位于消费曲线的(A)。 A.上方 B.下方 C.重合 D.位臵关系无法确定

7.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储蓄曲线向下平行移动意味着总需求曲线(A)。 A.向上移动 B.向下移动 C.不会移动 D. 没有影响

8. 国民收入均衡水平的提高往往被认为是下列哪项的增加所引起的(B)? A.进口 B. 意愿的自主性支出 C.税率 D. 私人储蓄 9.如果消费函数为c=100+0.8(y-t),并且税收和政府支出同时增加1美元,则均衡收入将(C)。

A.保持不变 B.增加3美元 C.增加1美元 D. 下降4美元 10.边际消费倾向小于1,意味着当前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将使意愿的消费支出(A)。 A.增加,但幅度小于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幅度 B.有所下降,这是由于收入的增加会增加储蓄 C.增加,幅度等于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幅度

D.保持不变,这是由于边际储蓄倾向同样小于1

11.在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中,边际消费倾向的值越大,则(D)。 A.边际储蓄倾向的值越大 B.乘数的值就越小, C.总支出曲线就越平坦 D.总支出曲线就越陡。 12.国民收入中的边际储蓄倾向越大,则(C)。

A.边际储蓄倾向也越大 B.乘数的值越大kt=-β/(1-β) C.总支出曲线越平坦 D.总支出曲线就越陡峭

13.决定国民收入原来的均衡被投资的增加打破,在国民收入形成新的均衡的时候,国民收入(B)。Δy=Δc+Δi

A.减少了 B.增加了 C.没变化均衡条件是总供给=总需求,原来的均衡被投资的增加打破,并形成新的均衡,意味着总供给、总需求都有相等的增量,排除了总供给不变的可能 D.不能确定

14.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厂商增加投资将引起(B)。 A.国民收入的增加,但消费水平不变

B.国民收入的增加,同时消费水平也提高了Δy=Δc+Δs C.国民收入的增加,但消费水平下降了

D.国民收入的增加,但消费水平的变动无法确定

15.在哪一种情况下,消费和自发投资对国民收入有同样大的影响? (A)。 A.消费的变化不是国民收入的变化带来的,而是其他因素引起的应该是自发消费,消费乘数=投资乘数

B.消费的变化是国民收入的变化带来的,而不是其他因素引起的 C.既不是答案A也不是答案B D.消费和自发投资相等时

16.在投资增加导致国民收入增加的过程中(C)。Δy=Δi×ki=Δc+Δs A.储蓄数量没变 B.储蓄数量减少 C.储蓄数量增加 D.无法确定

17.在某封闭经济里,已知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是2000亿美元,消费支出在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上是1700亿美元,投资支出和政府支出的总和在任何国民收入水平上都等于200亿美元,边际消费倾向为3/4。均衡国民收入(C)。c=α+βyd=α+(3/4)*(2000-t)= α+(3/4)*2000=1700 α=200 y=(α

+i+g-βt)/(1-β)=(200+200)/(1-3/4)=1600

A.等于2000亿美元 B.等于1900亿美元 C.少于1900亿美元 D.等于1700亿美元

18.在某封闭经济里,已知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是2000亿美元,消费支出在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上是1700亿美元,投资支出和政府支出的总和在任何国民收入水平上都等于200亿美元,边际消费倾向为3/4。要使国民收入达到充分就业的均衡,投资的增量应该(B)。∵α=200∴y=(α+i+Δi+g-βt)/(1-β)=(200+200+Δi)/(1/4)=2000∴Δi=100 A.多于100亿美元 B.等于100亿美元 C.少于100亿美元 D.无法确定

19. 其他条件不变,下面哪一点不会使国民收入提高? (D) A.政府国防开支增加 B.个人计算机出口增加

C.消费者娱乐支出增加 D.公众购买的储蓄债券增加增加的是储蓄非有效需求

20.投资乘数在哪一种情况下较大? (A)。

边际储蓄倾向较小即边际消费倾向较大 B.边际储蓄倾向较大 C. 边际消费倾向较小 D.投资数量越大 21.假定边际储蓄倾向等于20%,增加100万美元投资可以使国民收入增加(B)。 A.200万美元 B.500万美元 C.800万美元 D.100万美元

22.假定边际消费倾向等于60%,政府同时增加20万美元的支出和税收,将使国民收入(A)。Δy=Δg×kb=20×1=20

A.增加20万美元 B.保持不变 C.增加12万美元 D.减少20万美元 23.某个经济国民收入的均衡被150亿美元的新投资所打破,假如不存在引致投资,投资乘数等于4,那么在国民收入形成新的均衡的时候(A)。

A.投资增加了150亿美元,消费增加了450亿美元Δy=Δi×ki=150×4=600=Δi+Δc=150+Δc∴Δc=450

B.投资增加了150亿美元,消费增加了600亿美元 C.投资增加了450亿美元,消费增加了150亿美元 D.投资增加了150亿美元,消费增加了750亿美元 24.哪一对变量对国民收入有同样大的乘数作用? (D) A.政府支出和出口 B.引致消费和投资 C.政府减税和投资 D.政府支出与投资

25.假定某个经济目前的均衡国民收入是5500亿美元。如果政府要把国民收入提高到6000亿美元,在MPC等于90%的条件下,应增加支出(B)。 A.500亿美元 B.50亿美元 C.10亿美元 D.20亿美元

26.假定政府减税带来同样数量的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在边际消费倾向等于80%的条件下,减税100万美元使国民收入增加(A)。

A.400万美元 B.500万美元 C.80万美元 D.200万美元 27. 下面哪一种情况可能使国民收入增加得最多(A )。 A.政府对高速公路的护养开支增加250亿美元 B.政府转移支付增加250亿美元 C.个人所得税减少250亿美元

D.企业储蓄减少250亿美元转化为个人收入的增加,可以增加消费、储蓄和个人所得税

28. 封闭经济政府只收定量税,且将新征税收100亿美元全部用于政府支出。这一举措的净效应是( A )。

A.该经济的GDP增加100亿美元Δy=Δg×kb=100×1=100 B.该经济GDP增加量等于100亿美元乘以财政支出乘数

C. GDP保持不变,凶为税收增加额恰好抵消了政府文出的增加颧 D.不能判断GDP增加程度

三、计算题

1. 假设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为c=180+0.8(y-t),投资为190,政府购买支出为250,税收为150(单位:10亿美元)。 (1)求均衡收入、消费和储蓄。

(2)如果当时实际产出(即收入)为3000,试求企业非自愿存货投资为多少? (3)若投资增至200,试求增加的收入; (4)若消费函数变为c=180+0.9(y-t),投资仍为190,收入和储蓄各为多少?投资增至200 时收入增加多少?

(5)消费函数变动后,乘数有何变化? (1) y=c +i + g c=180+0.8(y-t)

y=2500

i=190 g=250

t = 150

y=2500

c=180+0.8(y-t) c=2060 t = 150

三部门均衡时 i + g = s + t→s = 290 (2)IU=3000-2500=500 > 0 (3)y=c +i + g

c=180+0.8(y-t)

y=2550,△y=50 i=200

g=250

t = 150

(4)y=c +i + g

c=180+0.9(y-t)

y=4850 i=190

g=250

t = 150 y=4850

c=180+0.9(y-t) c=4410 t = 150

三部门均衡时 i + g = s + t→s = 290

y=c +i + g

c=180+0.9(y-t)

y=4950,△y=100

i=200 g=250

t = 150

(5)ki=△y/△i=1/(1-β) ki1 =5,ki2 =10

边际消费倾向变大,投资乘数变大,投资变动导致的收入变动更大

2.假设一个萧条经济的消费函数为 c=15+0.75yd,投资i=20, 政府转移支付tr=2 ,政府购买g=10,税收t=6+0.2y。 (1)求均衡收入。

(2)若充分就业产出为120,需要增加多少政府购买可以实现充分就业? (3)政府购买增加对消费需求有何影响? (4)实现充分就业需要增加多少转移支付?

(5)在平衡预算情况下,需要增加多少政府购买可以实现充分就业? (1)

y = c +i + g

c = 15+0.75(y + tr -t) t= 6+0.2y y=105 g= 10 i= 20 tr = 2

或: s+t-tr=i+g 解得y=105 (2)

△y= 15=△g* kg kg= 1/(1-β) △g=6 β=0.6

(3)政府购买增加直接增加总需求使收入增加,又由于c=α+βy 且β>0,所以c增加。△y=△yd+△t=△c+△s+△t △t=0.2×△g=0.2×15=3 △yd=△y-△t=15-3=12 △c=0.75×△yd=0.75×12=9 (4)

△y=120-105=15 ktr = β/(1-β)(1-t) △tr = 8 ktr = △y/ △tr (5)

△g=15 △y=15 kb = 1

kb = △y/ △g =△y / △t 3. 假定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c= 30十0.8yd,净税收即总税收减去转移支付后的金额tn=50,投资i=60,政府购买性支出g=50,净出口即出口减进口以后的余额为nx= 50-0.05y,试求: (1)均衡收入;(2)在均衡收入水平上净出口余额;(3)投资乘数; (4)投资从60增至70时的均衡收入和净出口余额;(5)当净出口从nx= 50-0.05y变为nx =40-0.05y时的均衡收入和净出口余额。

(1) c= 30+0.8yd

yd =y-tn

y=c+i+g+nx=30+0.8(y-50)+60+50+50-0.05y tn=50

y=600

i=60 g=50

nx= 50-0.05y

(2) nx= 50-0.05y=50-0.05×600=20 (3) ki=1/(1-0.8)=5 (4)Δy=Δi*ki=(70-60)*5=50 ∴y=600+50=650

nx= 50-0.05y=50-0.05×650=17.5 (5) c= 30+0.8yd

yd =y-tn

y=c+i+g+nx=30+0.8(y-50)+60+50+40-0.05y tn=50

y=560

i=60 g=50

nx= 40-0.05y

nx= 40-0.05y=40-0.05×560=12 四、简答题

1.能否说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都是大于零而小于1? 消费支出和收入的关系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考察,一是考察消费支出变动量和收入变动量的关系,这就是边际消费倾向(MPC= △c/△y),二是考察一定收入水平上消费支出量和该收入量的关系,这就是平均消费倾向(APC= c/y)。边际消费倾向总大于零而小于1。因为一般说来,消费者增加收入后,既不会消费丝毫不增加(△c≠0,即MPC≠0),也不会把增加的收入全用于增加消费(△c<△y,即MPC<1),一般情况是一部分用于增加消费,另一部分用于增加储蓄,即△y=△c+△s,因此边际消费倾向都是大于零而小于1。可是,平均消费倾向就不一定总是大于零而小于1。当人们收入很低甚至是零时,也必须消费,哪怕借钱也要消费,这时,平均消费倾向就会大于1。例如,在图中,当收入低于yo 时,平均消费倾向就大于1。从图可见,当收入低于yo 时,消费曲线上任一点与原点相连的连线与横轴所形成的夹角总大于45°,因而这时平均消费倾向就会大于1。 c E

c=α+βy

45° 0 y0 y

2.分别利用45o线法和投资-储蓄法,分析均衡国民收入的形成。

45 °线法

c+i

E

IU>0

c+i

s,i 投资--储蓄法

s

E

3.为什么厂商非意愿存货为零是国民收入达到均衡水平的条件?(作图) ∵y=AD=c+i, ∴IU=0

IU>0 c+i

E

c+i

IU<0 4.在均衡产出水平上,是否计划存货投资和非计划存货投资都必然为零? 当位于均衡产出水平时,计划存货投资一般不为零,而非计划存货投资必然为零。 假设消费函数c=α+βyd,税收函数t=t0+ty,如图所示。

y 线和c线的纵向距离为i。图中在图0 中,c线为没有计划投资i 时的需求线,c+i

显然可以看出,只有在E 点实际投资等于计划投资,这时经济处于均衡状态。而计划存货投资是计划投资的一部分,一般不为零。除E 点投资外,实际投资和计划投资不等,存在非计划存货投资IU,而在E 点,产出等于需求,非计划存货投资为零。 c+i

IU>0

E i IU<0 c+i c

5.按照凯恩斯主义观点,分析储蓄增加对均衡收入的影响? ∵s=y-c,y=c+i,∴s↑→c↓,y↓

s2

s0 s,i s1

6.作图分析政府支出变动、税收变动对均衡国民收入的影响。 i

政府支出增加,c+i+g曲线上移,总支出大于总供给,企业销售的要比生产的多,y 存货意外减少,扩大生产,均衡收入向右移动。0 y2 y y1

c+i+

c+i+gc+i+

0 y

c+i+g α+β(y-t0)+i+g

α+β(y-t1)+i+g

45° 0 y y1 y0

7. 为什么一些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将一部分国民收入从富者转给贫者将提高总收入水平?

∵人的边际消费倾向是下降的,∴将一部分国民收入从富者转给贫者将提高社会总消费倾向,提高社会总消费量,∵ y=AD= c+i ∴c↑y ↑

8.为什么政府(购买)支出乘数的绝对值大于政府税收乘数和政府转移支付乘数的绝对值?

∵ kg=1/(1-β),kt=-β/(1-β),ktr=β/(1-β),0<β<1,∴政府(购买)支出乘数的绝对值大于政府税收乘数和政府转移支付乘数的绝对值. 五.材料

要求:请就所给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1. 中国中央政府4万亿投资和地方政府配套投资计划

路透社北京11月17日电(2008年)---中国政府日前宣布了4兆(万亿)元人民币的投

资计划以拉动内需.以下是各部门及地区已公布的具体规划: **行业**

电网--今后两至三年内将建设规模为110(66)千伏及以上线路26万公里、变电容量13.5亿千伏安。新华社援引专家称,这一计划总投资将达1.1万亿元。(国家电网公司) 机场--在2010年底前投资4,000亿元人民币建设机场.民航局局长李家祥称,这笔钱将用于建造50个新机场,改良或搬迁90个其他机场.(民航局)

交通--第四季度投入交通基础设施工程建设100亿元,力争明後两年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年均达到1万亿元水平.(交通运输部)

铁路--今年将争取超额完成500亿元基本建设投资,2009年计划完成投资6,000亿元,这一数字是今年投资规模的两倍.(铁道部)

水利--四季度中央将新增200亿元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水利部)

能源--国务院核准总投资955亿元的广东阳江核电工程和浙江秦山核电厂扩建工程,并核准总投资930亿元的西气东输二线项目东段工程.同时年内将有一批能源基础设施项目开工建设,包括成都千万吨级炼油厂等.(国家发改委)

房地产--通过三年多时间,增加200多万套的廉租住房、400多万套经济适用住房,总投资可能达到9,000亿元,每年可带动投资近6,000亿元.同时,今年中央追加投资补助资金50亿元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及城镇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地方政府**

北京市--今後两年将加大投资力度,初步测算市、区两级共安排政府投资1,200亿元至1,500亿元,预计带动社会投资1万亿元.

江苏省--2009年底,江苏省可完成政府性投资3,000亿元人民币,带动全社会投资1.2万亿元;2010年底可完成政府性投资6,500亿元,带动全社会投资2.5万亿元.

福建省--从今年第四季度到2010年,将安排省级以上财政性资金700亿元以上,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400亿元以上

河北省--目前已初步确定总投资5,889亿元的559个项目并上报国家发改委. 云南省--将公路、铁路、机场、航运的在建、新建和改扩建项目列为积极扩大内需的重点,启动实施好省内具备条件的一批重点建设项目.

吉林省--在今後几年内投资约4,000亿元,重点实施铁路、公路、机场、水利、电力、生态环保、城市公共设施、民生等八大工程.

山东省--今後三年内将通过带动地方和社会投资、增加地方财政投入、吸引银行贷款等投资约上万亿元,形成社会消费需求4,000多亿元.

广东省--今明两年加大投入力度,集中投入财政性资金近1,000亿元,拉动社会资金投入5,000亿至1万亿元.

中国中央政府4万亿投资和地方政府配套投资计划表明政府利用政府购买的大幅度增加带动社会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扩大总需求,增加均衡国民收入、摆脱因出口下降、总需求下降而导致经济衰退的愿望与努力。这是凯恩斯需求管理思想的具体应用。事实表明,这些投资计划促进了内需的增加,使2009年中国经济增长“保八”目标成功实现。

2.—— 2005年底,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决定,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农业税条例,9亿农民依法不再缴纳农业税,延续2600多年的农业税从此退出历史舞台。农村税费改革不仅取消了原来336亿元的农业税赋,而且取消了700多亿元的“三提五统”和农村教育集资,还取消了各种不合理收费。中国农民每年减负总额将超过1000亿元,人均减负120元左右。

———从2011年9月1日起,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将全面实

施。新个税法实施后,月收入低于3500元的工薪族不再缴纳个税。个税纳税人数将由约8400万锐减至约2400万,这是中国一个力度较大的减税举措,以还利于民。

这些举措都是减税措施,使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提高消费需求,变潜在的消费需

求为现实的消费需求,以促进有效需求的增加和均衡国民收入的提高。

第十四章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一、名词解释

1. 投资

投资是指资本的形成,即社会实际资本的增加,主要指厂房、设备和存货等实际资本的增加,包括厂房、设备、存货的增加,新住宅的建筑。其中主要是厂房、设备的增加. 2. 资本的边际效率

?一种贴现率,这种贴现率正好使一项资本物品在使用期内各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等于这项资本品的供给价格或者重置成本。 ?也是该投资项目的预期利润率。 3. 投资的边际效率

当利率下降时整个社会投资规模扩大导致资本品价格提高从而预期利润率下降(即公式中的r下降,这个下降了的r称为投资边际效率MEI。 4. IS曲线

产品市场均衡 (i=s)时,反映利率与收入间互相关系的曲线。 5. 流动偏好

指由于货币具有使用上的灵活性,人们宁肯以牺牲利息收入而储存不生息的货币来保持财富的心理倾向。即人们愿意牺牲持有生息资产(如债券)所取得的收益,而把不能生息的货币保留在手中的行为。简单地说就是人们在不同条件下出于各种考虑对持有货币的需求。 6. 凯恩斯陷阱

当利率极低时,人们会认为这时利率不大可能再下降,或者说有价证券市场价格不大可能再上升而只会跌落,因而将所持有的有价证券全部换成货币。不管有多少货币,人们都愿意将货币持有在手中的现象,称为“凯恩斯陷阱”或“流动偏好陷阱”。 7. LM曲线

满足货币市场均衡的所有收入y与利率r的组合关系。 8. IS—LM模型

IS—LM模型是由英国现代著名的经济学家约翰·希克斯(John Richard Hicks)和美国凯恩斯学派的创始人汉森(AlvinHansen),在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基础上概括出的一个经济分析模式,即\希克斯-汉森模型\,是通过引入货币和利率来说明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利率决定的模型。这一摸型用一般均衡方法高度概括了凯恩斯总需求决定总收入理论及其分析方法,是阐述其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分析工具。是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核心模型。

二、选择题

1.灵活偏好曲线表明(B)。

A.利率越高,债券价格越低,人们预期债券价格越是会下降,因而不愿购买更多债券

B.利率越高,债券价格越低,人们预期债券价格回涨可能性越大,因而越是愿意更多购买债券

C.利率越低债券价格越高,人们为购买债券需要的货币就越多

D.利率越低债券价格越高,人们预期债券可能还要上升,因而希望购买更多债券

2.当利率降得很低时,人们购买债券的风险将会(B)。

A.变得很小 B.变得很大 C.可能很大,也可能很小 D.不发生变化 3.如果灵活偏好曲线接近水平状,这意味着(A)。

A.利率稍有变动,货币需求就会大幅度变动; B.利率变动很大时,货币需求变动不大; C.货币需求丝毫不受利率影响;

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 4.IS曲线表示满足(D)关系。

A.收入—支出均衡 B.总供给和总需求均衡 C.储蓄和投资均衡 D.以上都对

5.IS曲线为y=500-2000r,下列哪一个利率和收入水平的组合不在IS曲线上?

(AD )

A.r=0.02,y=450 B.r=0.05,y=400 C.r=0.07,y=360 D.r=0.01,y=300

6.在IS曲线上存在储蓄和投资均衡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点有(B)。

A.一个 B.无数个 C.一个或无数个 D.一个或无数个都不可能 7.自发投资支出增加10亿美元,会使IS曲线(B)。

A.右移10亿美元 B.右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 C.左移10亿美元 D.左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

8.给定消费c=40+0.8yd,净税收tn=20,投资i=70-400r,净税收增加10单位使

IS曲线(D)。

A.右移10单位 B.左移10单位 C.右移40单位 D.左移40单位 9.净税收和政府购买性支出增加相同数量,使得IS曲线(B)。

A.不变 B.向右平移kb〃△g单位 C.向左平移kb〃△g单位 D.向右平移kt〃△t单位

10.假定货币供给量和价格水平不变,货币需求为收入和利率的函数,则收入增

加时(A)。

A.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上升 B.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下降 C.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上升 D.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下降

11.利率和收入的组合点出现在IS曲线右上方、LM曲线的左上方的区域中,则

表示(A)。

A.投资小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 B.投资小于储蓄,且货币供给小于货币需求 C.投资大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 D.投资大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

12.当投资支出与利率负相关时,产品市场上的均衡收入(B)。

A.与利率不相关 B.与利率负相关 C.与利率正相关 D.随利率下降而下降

13.如用kt表示税收乘数、kg为支出乘数,则自发税收增加△t会使IS曲线(A)。

A.左移kt△t B.左移kg△t C.右移kt△t D.右移kg△t 14.若LM方程为y=750+2000r,当货币需求与供给均衡时,利率和收入为(C)。

A.r=10%,y=7580 B.r=10%,y=800 C.r=10%,y=950 D.r=10%,y=900 15.如果货币市场均衡方程为 ,则引致LM曲线变得平坦是由于

(A)。

A.k变小,h变大 B.k和h同比例变大

kMC.k变大,h变小 D.kh同比例变小 r?和?y?hhP16.货币市场和产品市场同时均衡出现于(D)。

A.各种收入水平和利率上 B. 一种收入水平和各种利率水平上 C.各种收入水平和一定利率水平上 D. 一种收入水平和利率上 17.政府支出增加1美元将(D)。

第十八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

一、名词解释

1.摩擦性失业

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难以避免的摩擦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业。 2.结构性失业

劳动力的供求不匹配造成的失业 1)特点:失业+职位空缺

2)原因:失业者没有合适技能、居住点不当等等 3.通货膨胀惯性

人们的预期会使得价格水平的上升具有惯性,即使初始原因消失,通货膨胀也会持续下去。这种情况被称作通货膨胀螺旋。 4.自然失业

经济社会在正常情况下的失业,即劳动市场处于供求稳定状态时的失业,包括自愿失业和摩擦性失业。 5.通货膨胀

一般指物价水平在一定时期内持续的普遍的上升过程。

二、选择题

1.某一经济在5年中,货币增长速度为10%,而实际国民收入增长速度为12%,货币流通速度不变。这5年期间价格水平将(B)。 A.上升 B.下降 C.不变 D.上下波动

2.在充分就业的情况下,下列哪一因素最可能导致通货膨胀?(D )

A.进口增加 B.工资不变但劳动生产率提高 C.出口减少 D.政府支出不变但税收减少 3.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B)。

A.通常用于描述某种供给因素所引起的价格波动

B.通常用于描述某种总需求的增长所引起的价格波动 C.表示经济制度已调整过的预期通货膨胀率 D.以上均不是

4.从成本推动的角度分析,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有( A )。

A.进口原材料或能源价格上涨 B.银行贷款的扩张 C.工资率下降 D.投资率下降

5.已知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10000亿美元,实际国民收入9800亿美元,边际消费倾向是80%,在增加100亿美元的投资以后,经济将发生(A ) A.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B.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 C.结构性通货膨胀 D.需求不足的失业

6.在下列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中,哪一个最可能是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的原因

( C )

A.银行贷款的扩张 B.预算赤字增加 C.市场垄断导致的超额利润 D.私人投资增加 7.通货膨胀会(B )。

A.使国民收入提高到超过其正常水平

B.使国民收入提高或者下降,取决于导致通货膨胀的原因 C.使国民收入下降到超过其正常水平

D.只有在经济处于潜在的产出水平时,才会促进国民收入的增长

8.在经济处于充分就业均衡时,名义货币供给增长率的上升在长期会( D)。

A.使总需求曲线右移,使均衡水平位于更高通货膨胀率和产量水平上 B.使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右移,使均衡水平位于更高的通货膨胀率和

产量水平上

C.使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左移,使均衡水平位于更高的通货膨胀和产

量水平上

D.使总需求曲线右移和总供给曲线左移,均衡水平位于更高的通货膨胀率

水平上而产量不变

9.通货膨胀的收入分配效应指(A )。

A.收入结构变化 B.收入普遍上升 C.收入普遍下降 D.债权人收入上升 10.抑制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应该( A)。

A.控制货币供应量 B.降低工资 C.解除托拉斯组织 D.减税

11.下列关于自然失业率的描述哪一个是正确的?( D)

A.自然失业率是历史上最低限度水平的失业率; B.自然失业率与一国的经济效率之间关系密切; C.自然失业率恒定不变;

D.自然失业率包含摩擦性失业。

12.以下哪两种情况不可能同时发生? (B )

A.结构性失业和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 B.需求不足失业和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C.摩擦性失业和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 D.失业和通货膨胀

13.菲利普斯曲线说明( C )。

A.通货膨胀导致失业 B.通货膨胀是由行业工会引起的

C.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呈负相关关系 D.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呈正相关关系 14.长期菲利普斯曲线说明(A )。

A.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不存在相互替代关系 B.传统菲利普斯曲线仍然有效

C、在价格很高的情况下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仍有替代关系 D.可以通过扩张性的需求管理政策来减少失业 15.长期菲利普斯曲线说明(A)。

A.政府需求管理政策无效

B.政府需求管理政策只在一定范围内有效

C.经济主体存在货币幻觉 D.自然失业率可以变动

16.根据传统菲利普斯曲线,降低通货膨胀的办法是(C)。

A.减少货币供给量 B.降低失业率 C.提高失业率 D.增加财政赤字 17.如果实际通货膨胀率高于预期的水平,则(C)。

A.债务人和债权人都受损 B.债务人和债权人都受益 C.债权人受损,债务人受益 D.债务人受损,债权人受益

三、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 √ )1.因不满工资待遇而不愿意就业属于自愿失业。 ( × )2.摩擦性失业是一种自愿失业。 ( × )3.扩张需求可以消除摩擦性失业。

( × )4.某人因就业信息不灵而暂时找不到工作,这种失业是自愿失业。 ( × )5.结构性失业可以看成是一种长期的摩擦性失业。 ( × )6.需求不足的失业是一种自愿失业。

( × )7.只要存在失业工人,就不可能有工作空位。

( × )8.假如货币供给量不变,通货膨胀不可能长久地持续下去。 ( × )9.充分就业意味着失业率为零。

( × )10.消费价格指数、生产者价格指数和国民生产总值折算价格指数变化

方向和变化幅度是一致的。

( √ )11.通货膨胀会引起收入再分配。

( √ )12.没有预期到的通货膨胀有利于债务人,不利于债权人。 ( √ )13.温和的通货膨胀对生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 √)14.当经济达到长期均衡时,总产出等于充分就业产出,失业率为自然

失业率。

四、计算题分析题

1.设一经济有以下菲利普斯曲线:?=?-1-0.5(u-0.06)。问: (1)该经济的自然失业率是多少? (2)为使通货膨胀率下降2.5个百分点,会产生多少失业?周期性失业是多少? (3)画出该经济的短期和长期菲利普斯曲线。 (1)u*=0.06

(2)?-?-1=-0.025=-0.5(u-0.06) u=0.11 π LPC (3)LPC:?=0.06 PC:?=?-1-0.5(u-0.06)

π -1

PC

u

0

0.06

五、简答题

1.用图形分析工资刚性如何导致非自愿失业。

工资刚性,工资只升不降,使工资W1高于均衡水平,此时劳动力供给是N,但是企业愿意雇用的只有N。出现劳动过剩N-N,为

2

1

1

2

W 自愿失业 W 就业 0

NE

N*

N

e

W 就业 W W e1

非自愿失E E 自愿失业 0

N1 N2 N* 图b

N

图a

非自愿失业。 2.简述奥肯定律

描述GDP变化和失业率变化之间存在的一种相当稳定的关系。失业率每高于

自然失业率1%,实际GDP将下降2%。或者相对于潜在GDP,实际GDP每下降2%,实际失业率比自然失业率上升1%。 说明:1)描述了产品市场和劳动市场之间联系;

2)GDP缺口=潜在GDP-实际GDP; 3)公式:(y-yf)/yf=-α(u-u*)。

3.用货币数量论解释通货膨胀的原因 通货膨胀是作为货币现象而出现的。 交易方程:MV=Py (各个字母代表的含义需要解释一下),MV为经济的总支出,

Py为名义收入

????根据上式有:m?p?y?v 通过此式可以看到通货膨胀的三个来源:V的变

化、M的增长、产量y的增长

所以,货币供给的增加是通货膨胀的基本原因 4.简述结构性通货膨胀模型

⑴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引起的通货膨胀:

⑵社会经济结构的特点:从生产提高角度的角度,一些部门快,一些部门慢;

从经济发展的过程,一些部门迅速发展,一些部门日趋衰退;从同世界市场的联系看,一些联系紧密一些几乎没有联系;

⑶现行的经济结构使得生产要素不易从低生产率转移到高生产率部门,从渐

趋衰落的部门转移到正在迅速发展的部门,从非开放部门转移到开放部门;但是在工资及价格上要求“公平”,这将使得全社会工资上涨速度超过生产率增长速度,结果会导致一般及格水平的上涨。

5.简述菲利普斯曲线

菲利普斯曲线:是在以横轴表示失业率,纵轴表示货币工资增长率(后经修

正改为通货膨胀率)的坐标系中,画出的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该曲线表明货币工资增长率与失业率成反向关系。

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在以横轴表示失业率,纵轴表示通货膨胀率的坐标系中

是一条垂直的曲线,表明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不存在替代关系,此时社会的失业率处在自然失业率的水平上。

附加预期菲利普斯曲线:货币主义的代表人物弗里德曼指出:企业和工人关

注的不是名义工资而是实际工资。当劳资双方谈判新工资协议时,他们都会对新协议期的通货膨胀进行预期,并根据预期的通货膨胀相应的调整名义工资水平。因此,人们预期通货膨胀率越高,名义工资增加越快。根据此理论,菲利普斯曲线修正为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当预期完全进入工资,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就成为长期菲利普斯曲线,若未完全进入,则为短期菲利普斯曲线.

6.为什么未预料到的通货紧缩会改变人们的收入再分配,从而进一步减少总需求?

未预料到的通货紧缩增加了债务人的债务负担及债权人的实际财富。通常,债务人的边际消费倾向高于债权人,债务负担的加重就会使债务人的消费减少。总需求就会随之减少,从而总需求曲线就会向左移动,进一步使经济收缩。 通货紧缩的财富收入再分配效益:

1、实物资产的持有者受损,现金资产将升值。 2、固定利率的债权者获利,而债务人受损。

3、通货紧缩使企业利润减少,一部分财富向居民转移;通货紧缩使企业负债的实际利率上升,收入进一步向个人转移。 4、政府财富向公众转移

实质债务加重→贷款人减少开支、出售资产→企业获利下降进而删减劳工成本、贷款人收入与资产价格下降→贷款人实质贷款增加、经济需求减少(恶性循环开始)。

六、论述题

1. 如果你的房东说:“工资、公用事业及别的费用都涨了,我也只能提你的房租,”这属于什么类型的通货膨胀?如果店主说:“可以提价,别愁卖不了,店门口排队争购的多着哩!”这又属于什么类型? 前者是: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⑴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当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通货膨胀,主要是由于工资提高以及利润提高造成的;

⑵工资推动:不完全竞争劳动市场造成工资过高所导致的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主要原因是由于工会的存在导致工资的增长率超过生产增长率; ⑶利润推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垄断企业与寡头谋取过高市场利润导致的一般价格水平上涨

⑷作图,进行简单描述,重点是保证总需求曲线不改变的前提下,供给曲线的改变将会怎样导致价格上升。 后者是: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作图,重点描述需求方面变动引起的价格和总产出的变化,说明在达到潜在总产出前后的变化情况。


查看更多综合文库相关内容,请点击综合文库

2024 免费范文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1821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