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justzx.com--经济学】

《提琴里的手稿》读后感10篇

  《提琴里的手稿》是一本由(英)娜塔莎·所罗门斯著作,译林出版社·凤凰阿歇特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80元,页数:38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提琴里的手稿》读后感(一):哀歌

  1945年8月15日,随着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也就此宣告结束,这场旷日持久带给全世界人民无限灾难的战争,永远无法让人遗忘,在这之后的几十年里,无数以此为题材的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面世,为的就是赞美和平,反对战争,为了纪念那些在战火纷飞年代中奉献自己生命的战士,也为了哀悼那些无辜流离失所、甚至被剥夺生命权利的平民。英国女作家娜塔莎?所罗门斯的新作《提琴里的手稿》便是其中之一。

  与许多作品不同,《提琴里的手稿》并没有把重点放在宏大的战争场面或者悲惨的难民营生活上,而是把目光锁定在因战争而不得不逃离家乡的犹太人身上。在战争爆发前,他们中间的很多人都和故事中的爱丽丝一家人一样,过着富足温馨的生活,享受天伦之乐,但残酷的战争使得他们被迫放弃家园,奔赴陌生的国度,只为了保全自己和家人的生命。爱丽丝无疑是幸运的,虽然她从富家千金变身为英国庄园的一个女仆,虽然她饱受思念家人的痛苦,但毕竟仍拥抱着自由。在泰恩福德大宅中,她收获的不仅仅是爱情,还有尊重。为了让女儿不要丧失生活的勇气,时刻享有亲人的支持,将那神秘的手稿封存在中提琴中,而母亲安娜也将美丽的珍珠缝在美丽裙角,可他们自己,作为在祖国受人尊敬的著名作家却受困于自己的种族,想和儿女团聚而不能,一次次被拒在自由之外,不得已而在犹太人隔离区郁郁而终。这并不是爱丽丝一家的悲剧,而是整个犹太人甚至全世界人民的悲剧,战争带来的生离死别,留下无尽的痛苦与悲伤。

  诚如评论家所讲:“在一片残酷血腥、灰暗阴沉基调的二战小说中《提琴里的手稿》是最温暖、淡雅的一本。”在风景如画的泰恩福德庄园,在波澜壮阔的大海边,爱丽丝获得了里弗斯父子无限的关爱,也从最初青涩懵懂的女孩成长为自信独立的女人。她与基特的爱情热烈张狂,却因战火而阴阳分隔,对于战争的仇恨从与父母姐妹分离,直到与基特分离,在逐渐的扩大。当一个敌方士兵出现在庄园并被俘获时,她的情感斗争达到了顶峰。一面是来自家乡念着乡音的人,一面又是掠夺她爱人生命乃至她一生幸福的仇人,她不知道该如何面对,最初的感伤过后,留下的全部都是仇恨,故事在爱丽丝抡起胳膊扇了士兵一个耳光开始,达到了一个高潮,她对这个士兵怒吼:“你对我射击!就是你!”是的,这个士兵是疯狂纳粹的一份子,她疯狂地恨他,却无法替代丧失爱人的苦痛!而这也代表了众多在二战中受到苦难的人民的心声!

  娜塔莎?所罗门斯用她极富感染力的文笔书写了如此令人感伤的故事,也令这座美丽的泰恩福德庄园展现在世人面前,她是战争的另一个牺牲品,在这里繁衍几代的人民因为战争被迫离开,永远无法回归,这个充满了悲伤的地方,代表着战争的残酷,也许这里的故人已经远赴他乡寻找自己的幸福,而她却矗立在原地,永远见证历史的变迁。

  《提琴里的手稿》读后感(二):一个人的自我珍视和宝贵信仰

  也许没有谁是为了获得自由才选择阅读的。然而在某种情况下,人们却极其渴望一种关于自由的阅读。《提琴里的手稿》就是这样一部为葆有自由和赢得自由而写作的文本。

  在本书的扉页上我读到“我们为了赢得保卫自由的战争,放弃了祖祖辈辈的家,总有一天我们会回来的……”这样的句子的时候,就想起篆刻在自由女神塑像之上的美国女诗人埃玛?娜莎罗其(Emma Lazarus)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新巨人》: “让那些因为渴望呼吸到自由空气,而历经长途跋涉业已疲惫不堪,身无分文的人们,相互依偎着投入我的怀抱吧!我站在金门口,高举自由的灯火。”我就想,本书中因为战争而不得不选择背井离乡的犹太人们,一定就是这首诗里所定义的那些人吧。为了自由地存在,为了自由地呼吸他们艰难而坚决地选择了背井离乡,然后以一种超乎寻常的隐忍于喧嚣与繁华之中悄然存在,只为了胜利时刻的到来……

  对于二战阴霾下的各个国家的不同人种以及不同肤色的人来说,他们的命运没有谁是能够不堪到可以超过犹太人的,因而在我们关于二战题材的阅读中从来都不会缺少犹太人,尤其是备受催凌备受暴虐的犹太人,犹太人的历史也被打上血与泪的印记,成为二战叙述永远不变的最佳图景,不过不同于以往更多地关注于彼时纳粹集中营或民族战争创作方向的二战题材作品,本书独辟蹊径,它只不过是借助于二战的偌大背景,一个被家人送往英国做女仆的犹太女孩儿的人生经历才是它关注的全部,还有这个彼时备受鄙视的难民的犹太女孩儿,她身上始终葆有的价值和信仰。

  战时的空气太沉闷了,离开父母离开家园的处境太困窘了,但是作者并没有因此而将女孩的生活就此沉闷下去,相反故事虽是从她童年不得已的断然结束黯淡开始,却是渐渐却有些微的温暖弥漫开来,当然这种温暖不是战争和纳粹给予的,它们完全来自于人与人之间,自己与自己之间。

  她不仅是那个不愿意长大也不愿意被人叫做爱尔西这样一个类似老女人的名字、清清楚楚地记得一家人最后一个团聚的夜晚的所有情境(包括照下那张捕捉到一家人彼时彼刻不会重来的瞬间的照片时候的各种状况)、时常陶醉在一家人难忘的相会情境之中……的那个犹太女孩儿,她还是始终保存着父亲送给她的惟一财产——一把提琴和她的秘密走进了陌生的泰恩福德庄园,无可选择地艰难存在着的犹太女人,她是二战中被送往英国做女仆的无数个犹太女孩中的一个,但是与那些命运多舛的女性比起来她的不同令人欣慰:尽管从年少时候就开始背井离乡的现实,令她的人生因此而充满未知,但是这个充满自由想象的女孩儿,还是以她灼灼不熄的生命之火和与生俱来的自我珍视以及宝贵信仰赢得了生活的无限美好,可以说,《提琴里的手稿》中这个犹太女孩儿自由弹拨提琴挑战命运的形象势必令英国海滨泰恩福德庄园都为之动容甚至改变,也令我们的阅读充满想象。

  《提琴里的手稿》读后感(三):举着彩虹走进雨中

  文Shirleysays

  命运像如来佛,而我们都是孙悟空。宿命论,给许多我们无法接受,又不得不接受的事实,找好了理由。命运还真是不公平,莫名其妙地向人手中塞金钥匙,又出奇不意地将其夺走。风雨、彩虹,人生路上总会有。英国女作家娜塔莎.所罗门斯的小说《提琴里的手稿》,就是一场与命运的争战,反抗它、创造它、接受它、感恩它,直到生命的终了。

  小说是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泰恩福德庄园为故事背景的,英国人好像对“二战”题材的小说情有独钟。开场世界级的运动会,都能把日本人领出主会场的国度,对于1939年的怨恨可想而知。我是不是有点擅自揣度英国小姐在奥运会上的无心失错了?

  说到这儿,不得不提一下“朱迪与理查德读书俱乐部”。从严格意义上说,这是一家制造畅销书的夫妻档。尽管他们推荐的卡德勒.胡塞尼的《追风筝的人》和《灿烂千阳》堪称经典,但是败笔也不少,比如雷丽的《1945年的恋人》,就是沾了二战时远东战场题材的光,小说写得并不怎么样。

  但是,这本《提琴里的手稿》却没有利用战争的惨烈作为了噱头,大肆煽情,而是写一个奥地利犹太小姑娘爱丽丝,以“难民”的身份,脖子上带着妈妈安娜的珍珠项链,提着一把小提琴,琴盒里面放着爸爸朱利安的最后一部小说手稿,孑然一身,走进英国古老的泰恩福德庄园,开始了她成为女仆、小姐、女主人的传奇人生之旅,就像一朵开在盛夏的雏菊,坚强而美丽。命运给了她音乐家妈妈,作家爸爸,却让她去千里之外的英国贵族家里做女仆。纵然,你手中有一把彩虹,你却依然要举着彩虹走进雨里。我们从此不敢唏嘘命运的不公。

  英国文学里是有“庄园”文学传统的,像《简.爱》、《蝴蝶梦》,甚至我们可以延展到《呼啸山庄》,或者是现代的《哈里.波特》。破败的庄园古堡里永远有神秘的,写不完的故事,有点像中国的“大宅门”和“亲王府”。可本书并未局限于探究庄园本身的传奇,而将所有故事的谜题都置于庄园之外。二战期间的犹太人,在哪里也不会太好过。安娜和朱利安在纳粹的压迫下,是否能拿到去美国的签证?在里弗斯先生的帮助下,是否能来到英国?姐姐玛格在美国还好吗?妈妈的项链、爸爸的草稿,是爱丽丝对于亲情的唯一寄托。再华丽的庄园,也抵不过对故乡亲人的思念。而手稿的秘密一直保留到最后……

  法国人的爱浪漫,英国人的爱执着。英国皇室就是好例子,温莎公爵是爱美人,不爱江山,查尔斯王子却是爱江山,更爱美人。可这本书里的爱情,我一点也不喜欢,有点为了爱,所以爱的意思。爱丽丝爱上基特,犹如灰姑娘爱上白马王子,俗了点。为什么女仆一定要爱上庄园继承人?二战开始了,基特从军离开庄园。我一直担心他会死,就像看《漫长的婚约》、《英国病人》、《冷山》时一样担心。接下来的情节真狗血,爱丽丝嫁给了里弗斯,成为了庄园的女主人。爱丽丝与庄园的关系一定得用爱情维系吗?或许,战争里的爱情就是这么现实。

  作者所罗门斯有英国女作家惯常的细腻、沉稳的特质。整部小说如行云流水般流畅,而且她擅长描写,文字颇具画面感。她把一个小姑娘从懦弱到勇敢地面对生活的心境书写得淋漓尽致,大段的白描和心理描写为本书增色不少。就像她在书中写下的诗意文字,“我曾以为加利福尼亚充满阳光,可这里老在下雨。我有各种颜色的雨伞-我举着我的彩虹走进雨点中。”所有的快乐都需要痛苦做注脚,所有的痛苦都需要快乐去埋藏,哪怕是战争来临。

  已发《珠江商报》2012/12/09

  《提琴里的手稿》读后感(四):等待与找寻---评《提琴里的手稿》

  当战争接近尾声,其他人均已离开时,哈纳依然坚守在废弃破败的别墅,在极端的环境下独自默默地照顾着烧伤病人奥尔马希,机械的劳动、随意的朗读都无不如同一剂最廉价的麻醉药,简单而又蛮横地麻木着哈纳失去父亲、失去恋人、失去孩子的巨大痛楚。她在照顾奥尔马希的过程中等待,她在与基普的爱中找寻,尽管基普最终离开,奥尔马希也终将不治,可哈纳的人生却在等待与找寻中得到升华。

  亦如久负盛名的布克奖获奖作品《英国病人》,《提琴里的手稿》虽将写作的时间背景放在二战,却未着力描绘残酷的前线,而是将着眼点选在了远离硝烟的一隅,以一个年轻女孩的经历为主线,通过对简单场景细致入微地刻画,用诗一般优美的语言和略带哀伤的笔调,润物细无声地表现了身处伤痛中人们的相互依偎与慰藉,他们以劳作的方式充实自我,奉献国家,他们用爱与隐忍抚慰对方,弥合彼此的伤口,他们最终结束了在自己内心最深处的战争。

  1938年的欧洲处于一片不详的阴云之下,在德奥合并,特别是水晶之夜后,奥地利犹太人的处境愈发艰难危险。守望着躲避战争、最终与家人在美国团聚的信念,爱丽丝独自离开了古老的欧洲大陆,远渡英吉利海峡,成为了泰恩福德大宅的一名客厅女仆,日复一日应对着琐细不容差错的劳动。然而,出身富庶,沐浴在爱中成长的她自小养成了自信、古灵精怪的鲜明性格,这与刻板的生活及卑微顺从甚至是逆来顺受的女仆身份是格格不入的。独在异乡为异客,身处英国古老的庄园,爱丽丝可以找到她身体所在位置的坐标,而现实的生活与她的内在渴望严重分裂,两厢撕扯下,她漂泊的心却无法找到安放的角落。少主人基特的爱无疑打破了爱丽丝死水一般的生活,也改变了她在大宅中的身份。然而,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战争的最终爆发使爱丽丝的父母失去音讯,基特也因参加了敦刻尔克大撤退时的救援而失踪,各种坏消息接踵而至,爱丽丝殷切的守望变成了无助的等待。

  曾经的爱丽丝随着基特的死亡一起死去了。

  一段以艾丽丝为名的新生活在痛苦中展开了。

  基特离去后,曾经任性、喜欢玩闹的女孩愈发成熟稳重了,她无视各种流言蜚语继续留在泰恩福德大宅照顾深受丧子之痛的里弗斯先生;面对战事吃紧、仆人短缺,她一边说服大宅管家去掉许多不必要的规矩,一边积极投身于农场,主动与里弗斯先生一起参加最累最繁重的体力劳动。共同的劳作与共同的痛楚让两颗孤独的心靠近了,相互依靠与扶持中,他们都找寻到了前进的动力与生活的方向,重生的里弗斯先生最终与新生的艾丽丝一起化蛹成蝶,破茧而出。尽管有着几百年历史的泰恩福德大宅最终被军方所收购占有,艾丽丝与里弗斯先生不得不另觅其他住处,然而他们的心却在尘世中找到了的落点。如同一个两度迷路的孩子,艾丽丝最终找到了她的家园。正如艾丽丝的父亲曾经说过的那样,一个人经历过巨大悲伤,等到他认识到悲伤已经结束时,他每天早晨醒来都会感觉到太阳升起的愉悦。

  除去写作意境上的一致,《提琴里的手稿》的写作手法也与《英国病人》略为相似,在《英国病人》中围绕着奥尔马希真实身份展开的追索,体现在《提琴里的手稿》中就变为了对神秘的手稿内容的无尽想象。尽管最后的结果是令读者颇为吃惊的,然而当想到手稿是作为父亲的朱利安刻意布置给女儿的责任,是他对女儿在战争中生还的希望,是如同母亲安娜给爱丽丝的珍珠项链一样,手稿是凝结着朱利安对女儿的爱与思念的载体时,手稿上的内容本身就如同英国病人是否是间谍一样,都已经再也不重要了。

  作为一本以一个二战时期的犹太人的经历为主线的小说,《提琴里的手稿》丝毫没有将落笔放在单一民族深重的苦难上,甚至连“犹太人”几个字都鲜少提及,反而是用大量的语言动情地刻画了如诗如画的英国庄园和在二战中,英国人为了保卫他们的家园所做的牺牲与付出。在敦刻尔克大撤退时,基特已经参加了一次救援又主动返回,并最终牺牲;威尔仅剩两天的假期,却没有时间陪伴心爱的女友,而是将时间花在围栏的修复工作中;泰恩福德大宅被空军辅助队征用,住满了空辅队的女孩,生活上的种种不便却未影响到大家相处的其乐融融。这不禁让人联想到整个欧洲乃至整个盟国阵营为了犯法西战争的胜利所做的巨大付出与牺牲。好的作品,往往能够超越其自身,超出国家、民族与疆域的藩篱,而这,又正是《英国病人》中所极力表达的。

  《提琴里的手稿》的作者娜塔莎?所罗门斯于1980年出生于伦敦南部,拥有十八世纪诗歌研究领域的博士学位,2010年以其处女作Mr Rosenblem’s List一举进入国际畅销小说家的行列。《提琴里的手稿》是她深受《蝴蝶梦》、《长日留痕》及《简爱》等书影响所创作的第二本小说,出版于2011年5月,一经出版便深受好评,其语言将淡淡的幽默感与令人动容的哀伤巧妙结合,散发出一种浓郁的诗意,该书中文版已于2012年5月由凤凰阿歇特翻译出版。

  《提琴里的手稿》读后感(五):战争背景,怀旧感,女孩的信念

  战争背景,怀旧感,女孩的信念

  《提琴里的手稿》读书笔记

  字数 24万

  角色:

  爱丽丝·兰道(为避开对德国奥地利女人的追捕,改为艾丽丝)

  安娜·兰道

  朱利安·兰道

  玛格·兰道

  里弗斯先生

  基特

  罂粟

  戴安娜

  埃尔斯

  雷克瑟姆

  是为分析这么好看的小说为什么不属言情小说才写读后感的,但总觉水平不够,除了作者已呈现在盘中的故事情节的总结、拨出一块来细细咀嚼其含义和写法外,似乎捕捉不住更深的东西,也比较破碎,对着电脑这个闪亮亮的屏幕,脑子空白,还凌晨了,已无脑力去综合什么宏大的整体文思了,摆摆些许感想了,以后再完善?

  1 逼真细节随手拈来,并非空想无意义的言情小说,那么它的意义是以真实场景、细节、温和的时间来讲源于身边灵感的虚构故事,让我们得到另一番人生,美的体验?

  出身音乐和艺术家庭,爱丽丝的身边充满着细节性的描述,让人有亲眼目睹角色的感觉,比如母亲一般不会给她哼歌,因为她的纯正歌唱发音,即使哼歌,也会太过宏亮,起不到安眠作用。只哼过茶花女,爱丽丝怀念母亲时,唱起了茶花女。

  维也纳的姑娘都能伴着施特劳斯圆舞曲跳一曲华尔兹。

  爱丽丝的德语口音,一开始就暴露了其身份。其后她持续学习英语,基特教她英语,让她读读《福尔赛世家》。最后,爱丽丝的德语已变成难以出口的古董,战后回到维也纳的她不愿意说德语了,英语已成习惯语音。

  童话般的环境背景,将泰恩福德庄园写得非常迷人,与故事进展、人物情绪心理结合得非常好。

  要进入泰恩福德,要下马车,打开山坡上一道一道的木门,特别喜欢这种与世隔绝的感觉,封闭性,阳光下穿过道道木门来到庄园的爱丽丝,让人有种非常幸福的感觉,感觉一个好故事就在前面等着开场。

  古老庄园的宁静,美丽,海边的环境太令人向往了,通过爱丽丝的眼,我们知道庄园的房间,窗户都面对着大海,夜里伴着轰鸣的海波入眠,起初她非常不习惯。由此夜里醒来遇到了里弗斯。

  捕鱼p104。在严肃宁静又无聊的教堂说经后,紧接着是万鱼攒动、银浪飞溅的热闹极了的鲜活的捕鱼画面。

  2 真实的战争背景,和平时被温和日常忽视的生死伤痕,愈合过程中,人很脆弱,坚强地含着伤活下去的感觉非常美丽,往往是爱丽丝和里弗斯之间的沉默,干活过程中的身心的愉快,还有二人的目光。

  二战是故事的起因,阴影笼罩全篇,形成生别离和死别的动人的忧伤薄纱。爱丽丝会去英国当女仆也是因为对犹太人的迫害的避难。

  没有正面写战争多么惨烈,战场的状况没有。从侧面写爱丽丝一直找报纸读,想读到维也纳的消息。

  参军的男主在敦刻尔克救援时失踪,淹没了情爱,造成死别伤痛。这里的男主死亡是比较常见的发展。

  有一段写道,看起来出门还要妈妈陪伴的两个小男孩极其认真地修补山坡护栏,干着与大人一样的活。战争和灾难促使人类早熟,尤其是战争,这种习以为常的成熟很感人,有一种别于日常的崇高使命感。比如与基特一起驾驶安娜号的十七岁男孩,看到了敦刻尔克救援前夕的港湾的壮观场景,几千艘各式船,人塞满了整个海港,山坡,他这辈子还没见过这么多人。战时的特有状况是和平时代人羡慕不来的,经历了那段时间,人会镀上一层见过不同的广阔的世界的沧桑感。二战这个最近的世界大战是特别形象的壮阔背景,与战争沾边,惨烈的、集体的、英雄的、混乱的印象会自动匹配浮现,增添故事色彩。

  回忆的笔法,写那时之事,多用回忆性质的词语:记忆中的,当时,当年。还有读那封信的时候。

  3 如《飘》中对南方旧贵族生活的怀念,这种淡淡哀伤的怀旧感同样出现在末代庄园泰恩福德。

  包括那些等级(仆与主,服侍的概念),主人带领渔民们捕鱼、劳作的传统,还有世代居住的土地,最后都要离开,这些观念、传统、土地,泰恩福德的居民全部崩毁,失去了。

  村民离开时,在教堂门上的公告祈求军人们“善待这个村庄,我们为了赢得这场保卫自由的战争,放弃了祖辈居住的家,终有一天我们会回来的。”

  丘吉尔承诺的战后挪用的地会归还,但承诺并没兑现,泰恩福德的居民永远回不去了。

  作者后记:“军方并未善待这个村庄。他们把农舍用做实弹演习,炮轰墙壁,朝窗户射击。古老的椴树大道上,树木都被砍掉了,中世纪风格的西翼楼发生了火灾。到战争结束时,丘吉尔违背了许诺,村民们没能回归,土地被永久征用,人们没有再回来过,农舍破败成了废墟。如今成为军事禁区。”

  4 爱情方面的故事设定很有言情小说感,我的对策,是撕破,即不完美结局,或者牵扯复杂些的人和事,让人的性格复杂些,不会爱得这么简单?

  其实艾丽丝爱两个男人,这方面写得非常朦胧,里弗斯先生是冷静成熟型,基特是活泼花心型,如何打破这个模式呢?用大量逼真情节来充实?开始看,儿子死了跟爸爸在一起很荒谬,但是心灵的靠近是很自然的,这份爱带点不伦感,但不突兀,也许最初爱丽丝夜里遇到里弗斯就是伏笔。

  人物还是挺可爱的,女主虽长得不美,但可爱,因为被宠着长大,天真,还有点笨拙。

  与庄园主人,约四十岁的克里斯多弗·里弗斯的相遇,不小心磕到了眼睛;朝大海发泄不满时遇到基特,“啊,很抱歉,这是秘密游戏吗?我很想参加呢。”基特死后,爱丽丝在海边回忆起这句话,她骂着同样的话,等待基特如从前一样说出“这是秘密游戏吗?”可是一切只是幻想,基特走了,泰恩福德失去了唯一继承人,萧瑟,末世感,这些都非常感人。

  爱丽丝有浓密的编成大辫子的黑发,不卑不亢的态度,有原则,不会改信基督教。

  真实的性格,分离时,不希望基特为了救别人去死,非常真实的自私

  大胆自由,在基特的生日宴上穿他的衣服和他跳舞,就如他期待的那样做

  被基特吻的时候,真实地沉醉回吻反映出感情

  孩子气地流泪,用手背擦鼻子

  人物身份特别:不是女仆,主人没将她当作女仆看待,也不是英国人,舞会事件后,埃尔斯太太说:“其他随便哪个女孩都会当时就被解雇,不是由主人来解雇——他不会干预的!这是我的地盘。可就是因为你,主人干预起家庭事务的管理了。”

  无处安放的身份因为爱找到了家,虽然又失去了基特,失去了家,但最终与里弗斯相爱,重新得到了归属。

  ~ 2016.3.12 Sat. 土 Griffinth~


查看更多经济学相关内容,请点击经济学

2024 免费范文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1821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