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justzx.com--中考满分作文】

篇一:09年中考语文中招模拟考试试卷

09年中考语文中招模拟考试试卷

本卷共四部分,28题,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和运用(22分)

1、填补下面各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10分)

① ,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②受任于败军之际, 。

③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④落红不是无情物, 。

⑤“5·12”大地震给汶川地区造成严重破坏,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极大损失,但是,正像

刘禹锡所说“ ,”,灾区人民一定能从悲痛中

振奋起来,在废墟上重建美丽的家园。

⑥达赖集团策划组织的“3·14”打砸抢烧罪恶活动,遭到了全国人民、海外华人以及全世

界主持正义的人们的谴责,这正如孟子所说的“ ,。”

⑦孟子说:“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古人常胸怀大志。他们兼济天下,关注民生。请从你学

过的古诗词中找出这样的一联句子写在下面:

, 。

2、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题目。(3分)

中国足球队赴新加坡参加第14届世界杯外围赛,最后一站与卡塔尔队对阵,领先一球至第

87分钟,眼看就要“冲出亚洲”、跨进罗马,却后劲不足,上演“黑色三分钟”而失利,进

军罗马的梦想就此破灭。第二天国内各报均以显著位置、醒目标题刊发消息、评论。某报编

辑绞尽脑汁,给报道拟定了“泪洒新加坡, ”的标题,该标题在读者中受到

广泛好评。

①如果用对联的形式来补充标题,你怎么写?(2分)

泪洒新加坡,

②你为什么这么写?说一说你的理由(1分)

3、名著阅读(3分)

从下面几组文学人物中选择一组,说一说你更喜欢哪一个人物,请结合具体情节陈述你的理

由。

A组:诸葛亮 吴 用

B组:张 飞 李 逵

C组:林 冲 孙悟空

D组: 保 尔 鲁滨孙

4、综合性学习(6分)

2008年5月4日,初三(1)班全体同学举行了青春仪式。在仪式上,同学们朗诵青春宣言,

用歌声、舞姿、绘画来展示青春的风采。

①请你为这个青春仪式设计一个主题语。(2分)

②步入青春,自我独立,个性逐步形成,为了让自己青春的脚步迈得雄健有力,给自己写一

条青春的座右铭吧!(2分)

③班上的同学准备每人动手编一份以“青春”为主题的手抄报,王丽计划给自己的手抄报安

排四个小栏目,她已经设计好了两个栏目,请你帮她再设计两个栏目。(2分)

(1)青春的格言

(2)名人谈青春

(3)

(4)

二、古诗文阅读。(18分)

(一)阅读下面杨万里的两首诗,完成5—7题。(6分)

(甲)宿新市徐公店 (乙)都下无忧馆小楼春尽旅怀二首(之一)

篱落疏疏一径深, 不关老去愿春迟,

树头花落未成阴。 只恨春归我未归。

儿童急起追黄蝶, 最是杨花欺客子,

飞入菜花无处寻。 向人一一作西飞。

5、这两首诗都描写了春天里的景象。甲诗描画了这样一个有趣的场景,乙诗则描

写了 的情景(2分)

6、这两首诗抒发的思想感情并不相同,甲诗抒发了作者 的心情,乙诗则抒

写诗人 的情怀。(2分)

7、“最是杨花欺客子,向人一一作西飞。”请对这两句诗作些赏析。(2分)

(二)阅读下面欧阳修的《卖油翁》,完成8—14题。(12分)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见其发矢

①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

敢轻吾射?”翁曰:“以我杓②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

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注释:①矢:箭。②杓:勺

8、用“/”标出句子朗读的停顿处。(1分)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

9、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

①尝射于家圃 尝( )

②尔安敢轻吾射安( )

③康肃笑而遣之遣( )

10、请写出一个含有“释”字,并与“释担而立”中的“释”字意思相同的成语。(1分)

11、用原文回答: “ ”一句表明陈康肃确实技艺高超,而卖油翁“”的

表情则表明他对陈康肃不以为然的态度。(2分)

12、用自己的话回答:面对陈康肃愤怒的质问,卖油翁为了说服陈康肃是怎么做的?(3分)

13、这个故事,给了你什么启示?(2分)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14—19题。(15分)

溪 水

李汉荣

①一条大河有确切的源头,一条小溪是找不到源头的,你看见某块石头下面在

渗水,你以为这就是溪的源头,而在近处和稍远处,有许多石头下面、树丛下面也在渗水,

你就找那最先渗水的地方,认它就是源头,可是那最先渗水的地方只是潜

流乍现,不知道在距它多远的地方,又有哪块石头下面或哪丛野薄荷附近,也眨着亮晶晶的

眸子。于是,你不再寻找溪的源头了。你认定每一颗露珠都是源头,如果你此刻莫名其妙流

下几滴忧伤或喜悦的泪水,那你的眼睛、你的心,也是源头之一

了。尤其是在一场雨后,天刚放晴,每一片草叶,每一片树叶,每一朵花上,都滴着雨水,

这晶莹、细密的源头,谁能数得清呢?

②溪水是很会走路的,哪里直走,哪里转弯,哪里急行,哪里迂回,哪里挂一道小瀑,哪里漾一个小潭,乍看潦草随意,细察都有章法。我曾试着为一条小溪改道,不仅破坏了美感,而且要么流得太快,水上气不接下气似在逃命,要么滞塞不畅好像对前路失去了信心。只好让它复走原路,果然又听见纯真喜悦的足音。别小看这小溪,它比我更有智慧,它遵循的就是自然的智慧,是大智慧。它走的路就是它该走的路,它不会错走一步路;它说的话就是它该说的话,它不会多说一句话。你见过小溪吗?你见过令你讨厌的小溪吗?比起我,小溪可能不识字,也没有文化,也没学过美学,在字之外、文化之外、美学之外,溪水流淌着多么清澈的情感和思想,创造了多么生动的美感啊。我很可能有令人讨厌的丑陋,但溪水总是美好的,令人喜爱的,从古至今,所有的溪水都是如此的可爱,它令我们想起生命中最美好纯真的那些品性。

③林中的溪水有着特别丰富的经历。我跟着溪水蜿蜒徐行,穿花绕树,跳涧越石,我才发现,做一条单纯的溪流是多么幸福啊。你看,老树掉一片叶子,算是对它的叮咛;那枝野百合花投来妩媚的笑影,又是怎样的邂逅呢?;盘古时代的那些岩石,老迈愚顽得不知道让路,就横卧在那里,温顺的溪水就嬉笑着绕道而行,在顽石附近漾一个潭,正好,鱼儿就有了合适的家,到夜晚,一小段天河也向这里流泻、汇聚,潭水就变得深不可测;兔子一个箭步跨过去,溪水就抢拍了那惊慌的尾巴;一只小鸟赶来喝水,好几只小鸟赶来喝水,溪水正担心会被它们喝完,担心自己被它们的小嘴衔到天上去,不远处,一股泉水从草丛里笑着走过来,溪水就笑着接受了它们的笑??

④我羡慕这溪水,如果人活着,能停止一会儿,暂不做人,而去做一会儿别的,然后再返回来继续做人,在这“停止做人的一会儿里”,我选择做什么呢?就让我做一会儿溪水吧,让我从林子里流过,绕花穿树、跳涧越石,内心清澈成一面镜子,经历相遇的一切,心仪而不占有,欣赏然后交出,我从一切中走过,一切都从我获得记忆。你们只看见我的清亮,而不知道我清亮里的无限丰富??。

14、给文中加点字注音(2分)

眸( )子 迂( )回

15、阅读全文,概括填空:这篇文章,作者从、智慧 、四个方面来写溪水。(3分)

16、再读全文,说说你怎样来理解溪水的“智慧”和“品性”。(4分)

17、结合上下文,为第③段横线处补写一个句子。(2分)

18、作者写溪水,却多处写到“我”,作者为什么这样写?(4分)

19、下面是某个同学所做的读书卡片,请你完成剩下的工作。(2分)

(二)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20—25题。(15分)

虚拟水

①虚拟水这个概念是英国伦敦大学非洲和东亚研究学院的托尼·艾伦教授于1993年首次创造性提出来的。例如,生产1吨小麦需要耗水1000m3,生产1吨稻米需要耗水2000m3,1000m3和2000m3就分别是1吨小麦和1吨稻米的虚拟水含量。虚拟水也被称为“嵌入水”或“外生水”,“外生水”暗指进口虚拟水的国家或地区使

用了非本国或本地区的水这一事实,虚拟水的概念可以从农产品扩展到服务、加工以及材料,也可以理解为服务过程中或材料形成过程中所消耗的水资源。

②虚拟水的理论结合了农业科学和经济学的思想,强调了水是农业生产乃至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农业科学关注的是生产粮食需要消耗水,而经济学关注的粮食生产用水具有多种机会成本,投入粮食生产的水可以用于其他用途,如生产替代作物或供应城市、工业和

娱乐活动用水等。这两方面含义的结合意味着虚拟水的理论能够提供合理的水资源管理,在综合考虑影响水资源供求的各方面因素基础上优化其配置。

③从生产者角度看,一种产品或服务的虚拟水含量是生产这种产品和服务所实际利用的水资源量,其含量的多少是由该产品或服务的生产条件及其水资源利用效率等因素决定的。如生产相同数量的粮食,干旱区可能比湿润区要多消耗2—3倍的水量。

④从使用角度看,一种产品或服务的虚拟水含量是指使用该产品或服务的地区为生产它们而消耗的水量。因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资源禀赋不同,粮食输入和用水的直接成本和机会也不相同。尤其是农业是受自然条件制约最显著的产业,除了水资源外,土壤、气候等自然地理条件,区域产业结构、经济管理体制等社会因素从更广泛的意义上影响着粮食生产用水的机会成本。

⑤虚拟水战略就是指缺水国家或地区通过贸易的方式从富水国家或地区购买密集型产品来解决缺水问题。虚拟水战略可以成为一个平衡区域尺度水赤字的有效工具,是干旱与半干旱地区解决水危机的一项有准备途径。因此,虚拟水贸易与虚拟水战略研究已经成为国际上的一个前沿研究领域。对于经济发展内部不平衡、水资源分配模式与经济发展模式不一致的国家或地区,虚拟水战略显得特别重要,比如对中东石油富足但水资源匮乏的国家来说,虚拟水战略不失为一种最优的选择。就我国而言,对虚拟水贸易量的定量统计将有助于认清水资源多方位的利用情况。另外,对于水资源紧缺的地区来说,虚拟水贸易提供了一种替代供应方式,能够在不产生恶劣的环境后果的前提下,有效地减轻水资源紧张的压力,缓解经济发展与水资源短缺之间的矛盾。

20、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

①禀赋:

②匮乏:

21、虚拟水为什么又称为“外生水”?请作出你的理解。(2分)

22、虚拟水战略研究为什么会成为一个前沿研究领域?(2分)

23、说说你怎样理解第③段划线句子的作用。(2分)

2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经济学和农业科学均关注粮食生产用水,目的是要提高水的利用率。

B、虚拟水是指本国的水通过贸易方式被他国使用,所以也称为“嵌入水”。

C、农业生产主要受自然条件制约,区域产业结构对它的制约和影响不大。

D、虚拟水战略对水资源紧张的国家或地区来说,是一种特别重要的选择。

25、阅读下面链接的材料并做探究,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问题,你认为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4分)

材料一:我国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人均2300立方米,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国的1/5,在世界上名列第121位。 扣除难以利用的洪水泾流和散布在偏远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后,我国现实可利用的淡水资源量则仅为11000亿立方米左右,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约为900立方米,并且其分布极不均衡。到20世纪末,全国600多座城市中,已有400多个城市存在供水问题,其中比较严重的城市达110个。

材料二:据监测,目前全国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一定程度的点状和面状污染,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日趋严重的水污染不仅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的矛盾,对我国正在实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带来了严重影响,而且还严重威胁到城市居民的饮水安全和人民群众的健康。

材料三:水利部预测,2030年中国人口将达到16亿,届时人均水资源量为1750立方米。在充分考虑节水情况下,预计用水总量为7000亿至8000亿立方米,要求供水能力比现在增长1300亿至2300亿立方米,全国实际可利用水资源量接近合理利用水量上限。

四、作文(50分)

26、从下面的作文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作

①我们生活在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大自然让我们赏心悦目,家庭和亲人的关怀使我们幸福长大,在学校,我们快乐地汲取知识??我们分享成功的兴奋,挫折让我们变得成熟??对于这些,我们心怀感谢之情。

请以“感谢”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先补充题目再作文,写作时,结合自己的经历,写出真情实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数600个以上。

②小树总会长成参天大树,蓓蕾必定灿烂绽放,雏鸟也必然飞翔在蓝天之上??我们也在慢慢地成长。成长里,我们经历了许多,有欢乐、有喜悦、有困惑、有彷徨??

请以“成长”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围绕话题写,文题自拟,文体不限(除诗歌外),字数在600个以上。

语文模拟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要点

阅卷意见:阅卷评分采意不采点,主观题答到大意即可

一、积累与运用

1、①蒹葭萋萋

②奉命于危难之间

③羌管悠悠霜满地

④化作春泥更护花

⑤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⑥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⑦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或: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2、①如:梦(魂)断罗马路(2分)

②这个标题表明中国队失败和失败后的痛苦。语句形象、连贯(1分)(①小题中所拟的下联应当体现“中国队进军罗马梦想破裂”或“中国队失败”的意思)

3、有情节(1分)并能结合情节做恰当的评价(2分)。

4、①如:青春万岁

②语句简洁、流畅1分,有警醒、激励作用1分

③如:青春的故事,青春的诗

二、古诗文阅读

5、儿童追黄蝶,杨花飘落

6、喜悦、思归(乡)

7、这两句诗采用拟人的手法(1分)写出了杨花飘零,惹起游子的思乡之情(1分)。

8、陈康肃公尧咨/善射

9、①曾经②怎么 ③打发

10、如:爱不释手

11、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12、(卖油翁)于是取下一只葫芦放在地上,用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勺子倒油,让油从铜钱小孔滴入,但铜钱没被淋湿。

13、熟能生巧,要让自己的工作得心应手,应当多多练习。(答到大意即可,只要符合文章的意思,允许有不同说法)

篇二:河南省郑州市2007年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语文质量预测

河南省郑州市2007年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质量预测

语文试卷

第I 卷 (选择题30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羞赧家俱城管窥蠡测 绿草如茵

B.蛊惑名信片平心而论 委曲求全

C.阑珊侃大山好高骛远 妍媸必露

D.坐落副食品穿凿附会 韬光养晦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他的最新力作只是在形式上独树一帜,哗众取宠而已,内容上还是他以前小说的翻版没有丝毫的突破。

B.商场打折几乎天天有,消费者早就心灰意懒了,在有人的特价商品前人们多了些冷静。

C.成绩优异的小刘在求职中频频遭遇歧视,这是许多有着相同经历的二级学院毕业生感同身受又无可奈何的事情。

D.想当初,公司内忧外患面临倒闭,兄弟俩相濡以沫携手共进,才有了公司今天的辉煌。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一窝珍贵恐龙蛋化石的流失令我国科学家十分痛心,他们呼吁国家采取错失干涉,设法追回流失的化石,并阻止这类事情不再发生。

B.朝美双方战略层面的决策思维是否调整,是朝核问题六方会谈取得突破性进展的真正聚焦点。

C.针对盲目经济领域违法犯罪越来越多样,我国的法律法规正在逐步完善,相应的防范体系也在逐步建立。

D.近日,北京首起饭店“开瓶费”官司,以消费者的倒法院的司法支持而告终,法院判决饭店饭还向王先生加收的开瓶服务费。

4.一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句子,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一个人可能了解到超乎社会整体之上,还有 一个更大的整体,即宇宙。他不仅是,同时还是 。

中国哲学总是倾向于强调,为了成为圣人,并不需要做不同寻常的事。他 ,也 。他坐的那只似平常人的事情,但是由于有高度的觉解,他所做的事对于他就有不同的意义。

①宇宙的一员

②社会的一员

④不需要表演奇迹 C.①②③④D.②①④③ ③不可能表演奇迹 A.①②④③

B.②①③④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5-7题

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反思 叶廷芳

我们的木构建筑至少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那“覆压三百里”的阿房宫可资证明。在这漫长的过程中,从形式到风格都只是单一的发展,没有发生过质的变化,可谓“两千年一贯制”。而欧洲人的石构建筑,仅自古希腊罗马时期开始,其风格上的更新换代至少在一打以上:古希腊风格、古罗马风格、拜占庭风格、罗马风格、哥特风格、文艺复兴风格、矫饰风格、巴洛克风格、古典主义风格、浪漫主义风格、折中主义风格、现代主义风格、“后现代”风格……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之一恐怕是:我们习惯于承袭思维,总爱向前人看齐;以前人的水平为坐标,以前人的成就为荣耀。而欧洲人就不是这样,他们不管前人有多大成就,也不高山仰止,而设法超越他们,努力向前探索。正如鲁迅当年所概括的:我们中国人总习惯于“摸前有”,而西方人则善于“探未知”。两种不同的文化心态导致两种不同的结果:一个不断重复前人,不思突破;一个则不断推陈出新,向前跨越。

纵向承袭思维近年来的一个突出例子表现在,到处热衷于搞仿古建筑,其中“重修圆明园”的呼声堪称其最高音响。说是为了“再现昔日造园艺术的辉煌”,殊不知,美是不可重复的!若是可以重复,则今天世界上的艺术品早就没有地方可堆了。何况圆明园是极为重要的国耻纪念地,是入侵强盗的“作案现场”,重修意味着对“现场”也就是对文物的破坏。

建筑作为艺术的一门和审美的载体,它的生命在于不断创新,因为人的审美意识是不断变迁的,而且这也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

从19世纪下半叶起,从世界范围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新的建筑学理论和新的建筑材料的诞生,建筑开始了一场崭新的革命。中国的木构建筑作为农耕时代的产物,也已走完了它的历史进程,面临着蜕变。然而,中国历史的发展,整个儿讲就慢了西方一大拍,即少了一个工业时代。西方思潮作为强势文化迅猛地涌入我国。这意味着,客观形势已不允许中国建筑从自己的娘胎里孕育出自己民族的建筑新胚胎,我们一边招架,一边接受;来不及细

嚼,难免囫囵吞枣,就是说:简单仿效。这在开始阶段是不可避免的,对于异域的人类文明成果,先要“拿来”,而后才能进行鉴别、挑选和借鉴。但如果一味“拿来”,或“拿”的时间过长,这就值得注意了。吸收别人的长处,毕竟不能代替自己的创造。学别人,如果只学其表面,即形式和风格,而不学其本质,即创造精神,那就是舍本逐末了。整个20世纪我们在总体上就未能跳出西方建筑的窠臼,既没有创造出属于我们自己民族个性的东西,也没有在世界新思潮中取得令人瞩目的地位。结果,到世纪末一看,缺少自己的东西,没有进行必要的反思,马上又求助于老祖宗,把前人留下的那些遗产,即把“大屋顶”风格当作中华民族永恒不变的建筑美学法则和艺术模式,到处用钢筋水泥搞复古。

应该说,作为民族遗产,适当地、扎扎实实地重建一点古建筑是无可厚非的,但铺天盖地的搞技术传授的滞后性,甚至借“弘扬”之名,“一窝蜂”地大贴“古建符号”,就有违历史规律了。

师傅教给徒弟的除了与建筑直接相关的纯技术知识外,一般没有相关的科学常识和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这样学出来的徒弟只能算是个懂技术的匠人,而不可能是个有文化的“知识分子”或建筑艺术家。

正如公元前四世纪希腊人亚里士多德在总结古希腊戏剧(悲剧和喜剧)的基础上成为雄踞欧洲两千年的理论泰斗一样,罗马人早在公元前一世纪就有了维特鲁威的《十建筑书》,它不仅在希腊罗马丰富的建筑实践基础上,对当时的建筑技术和艺术作了详尽的记载,而且作了理论提升,成为世界上第一部较完备的建筑理论著作。文艺复兴时期,欧洲人又有了帕拉提奥的《建筑四书》,阿尔伯蒂的《论建筑》(又称《建筑十篇》),维尼奥垃的《五种柱式规范》等。它们根据欧洲建筑的发展,从不同方面,在不同程度上对欧洲建筑理论作了认真而详尽的梳理和阐发,对尔后的欧美建筑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至于现代和“后现代”他们也有多种经典性理论著作广泛流传。

相比之下,作为木构建筑水平最高、经验最丰富的国家,我们在这方面的建树就要逊色得多。直到汉代我们才有了一部属于政策、法规一类的《考工记》。之后过了上千年,到五代至北宋才有了一部《木经》,元代有过《经世大典》和《梓人遗制》,但都不完备,而且多半失传。比较完整的是宋代李诫写的《营造法式》和清代的《工部工程做法则例》,这是我国建筑遗产的精华,尤其是前者。但它们都着重在建筑材料、施工技术和管理方面的记述,理论升华和美学探索仍很缺乏。

(节选自2006年6月9日《光明日报》)

5.下列对作者关于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反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习惯于承袭思维,习惯于向千人看齐,而不习惯于超越前人。

B.20世纪我们的建筑由于客观形势的制约,为能跳出西方建筑的大窠臼。

C.建筑理论的总结和理论建筑的滞后性,制约这我们建筑发展。

D.创造意识淡薄,鲜见图变求新的极具影响力的作品冒着需要我们认真深刻反省。

6.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大屋顶”风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建筑美学法则和艺术模式。

B.中国的木构建筑作为农耕时代的产物,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退出了历史舞台。

C.“继承传统”其实是对前人的形式和风格的模仿和重复。

D.作为我们的民族遗产,扎扎实实地搞好木构建筑是无可非议的。

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建筑文化心态上,我们中国人总习惯于模仿前人,而不善于探讨未知。

B.宋代的《营造法式》和清代的《工部工程做法则例》等仍是我国建筑遗产的精华。

C.我们相当多的建筑师都在试图摆脱“工匠心态”的束缚,力图在建筑理论方面有所建树。

D.热衷于“重修圆明园”的呼声,其实就是承袭思维的一种极端表现。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沈瑀字伯瑜,吴兴武康人也。父昶,事宋建平王景素。景素谋反,昶先去之,及败坐系 狱。瑀诣台陈请得免罪,由是知名。齐尚书左丞殷 与语及政事,甚器之,谓日:“观卿才干,当居吾此职。”司徒竞陵王子良闻瑀名,引为府行参军,领扬州部传从事。时建康令沈徽孚恃势傲瑀,瑀以法绳之,众惮其强。子良甚相知赏,虽家事皆以委瑀。子良薨,瑀复事刺史始安王遥光,尝使送人丁,速而无怨。乃令瑀专知州狱事。明帝使瑀筑赤山塘,所费减材官所量数十万。帝益善之。为建德令,教人一丁种十五株桑、四株柿及梨栗,女子丁半之。人成欢悦,顷之成林。随陈伯之军至江州。会粱武起兵围郢城,瑀说伯之迎武帝。伯之泣日:“余子在都。”瑀日“不然人情匈匈①,皆思改计;若不早图,众散难合”。伯之遂降。及帝即位,时天下初定,陈伯之言瑀催督运输,军国获济。帝以为能。以母忧去职,起为余姚令。县大姓虞氏千余家,请谒如市,前后令长莫能绝。自瑀到,非讼诉无所通,以法绳之。县南又豪族数百家,子弟纵横,递相庇荫,百姓甚患之。瑀召其老者为石头仓监,少者补县僮,

皆号泣道路,自是权右屏迹。瑀初至,富吏皆鲜衣美服以自彰别,瑀怒日;“汝等下县吏,何得自拟贵人!”悉使著芒屦粗布,侍立终日,足有蹉跌,辄加榜捶。瑀微时尝至此鬻瓦器,为富人所辱,故因以报焉。后为信威萧颖达长史。瑀性屈④强,每忤颖达。颖达衔之。天监八年,因入谘事,辞又激厉。颖达作色日:“朝廷用君作行事邪?”瑀出,谓人日:“我死而后已,终不能倾侧面从。”是日于路为人所杀,多以颖达害焉。子续累讼之。遇颖达寻卒,事不穷竟。

(节选自《南史·列传第六十》)

[注]①匈匈:形容喧闹或纷乱的样子。②屦:ju,鞋。③蹉(cu0)跌:失足跌倒。④屈:通“倔”。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帝益善之 善:友善,交好。

B.以母忧去职 忧:此指母亲的丧事。

C.以法绳之 绳:约束。

D.事不穷竟 穷:穷究,追究到底。

9.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沈瑀“才干”和“屈强”的一组是

A.人咸欢悦,顷之成林。

瑀说伯之迎武帝。

B.观卿才干,当居吾此职。

自瑀到,非讼诉无所通。

C.尝使送人丁,速而无怨。

我死而后已,终不能倾侧面从。

D.悉使著芒屦粗布,侍立终日。

因人谘事,辞又激厉。

l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沈瑀之父在建平王景素谋反前虽然已经离开了,但在景素事败后仍受牵连被定罪拘囚。沈瑀到官署为父申诉,使之得以免罪,并因此“知名”。

B.沈瑀“送人丁”既快又无人怨恨,“筑赤山塘”节省费用数十万,“催督运输”使军国获益,这些都表现出他卓越的才干。

C.沈瑀做建德令时,施惠于民,教人种桑柿梨栗,使“人咸欢悦”;做余姚令时,为解

篇三:【首发】陕西省2013-2014学年高一寒假作业 语文4Word版含答案

高一寒假作业

满分120,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每题3分,共9分)

湖湘文化是湖南人才辈出的原动力。近百年来,湖湘人物在历史舞台上表演出色,湖湘文化因而备受世人瞩目。

湖湘文化的主要精神是什么?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淳朴重义、勇敢尚武、经世致用、自强不息。“淳朴”,即敦厚雄浑、不受拘束的生猛活脱之性;“重义”,即强烈的正义感和向群性。“勇敢尚武”,即临难不惧、视死如归的精神。二者融贯,构成了湖湘文化的强力特色,具有鲜明的英雄主义色彩。“经世致用”,即务实精神,是实践理性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参与意识的集中体现。它一旦与英雄主义相结合,就成为一种“当今天下,舍我其谁”的“敢为天下先”的豪迈气概,给湖湘文化提供了明确的奋斗目标。“自强不息”是“天行健”的宇宙精神的基本形态,而在湖湘文化中,则将它列为“人极”范畴,视为文化的“极则”。湖湘文化以此为哲学依据,因而具有了“独立不羁,遁世不闷”的特殊品格。由此可见,“湖湘文化的主要精神”是“湖湘人物性格”形成的内在原因,是一个比“湖湘人物性格”更高一层的概念。

湖南三面环山,一面临水,是一块马蹄形的地域,后有重山,前有大泽,在古代相对于中原来说,环境较艰苦,信息较闭塞。然而,环境的艰苦,锻炼了湘人坚强勇毅的性格;环境闭塞,培育了湘人独立思考、不随人俯仰的精神。古人所谓“深山大泽,实产龙蛇”,即此之谓。而从时间看,楚人本含古蛮族血统,后与炎黄文化融合,虽接受了中原文化的影响,但仍保有蛮族文化生猛雄健的遗绪。地域的封闭性,更使这种独特基因得以绵延不绝。文化的核心是人,人是环境的产物,于是,湖湘文化和具有此文化性格的湘人就在这特殊土壤中应运而生。

时间与空间毕竟是事物发展的外部条件,湖湘文化形成的内因则是在这一地域上的人的系统活动,其合力来自两方面:一是土著文化,即群苗文化,也就是以屈原为代表的南楚文化;一是中原文化,即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湖湘文化就是二者冲突与融会的结果。中原文化的“文雅”与群苗文化的“野蛮”两大基因的结合,构成了湖湘文化独特的“倔强”、“刚坚”、“峻激”的风格。“人杰地灵,大儒迭起,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罔不有独立自由之思想,有坚强不磨之志节”,即此之谓。这就是湖湘文化“深湛古学而能自辟蹊径,不为古学所囿”和“风气自创,能别于中原人物以自主”的重要原因。

湖湘文化的形成,正是以上诸多因素系统运动的必然结果。湖湘地区高山大湖的地理环境,发达的农业经济,各民族多元文化的融合,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地域文化。

1.下列有关“湖湘文化的主要精神”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既具有生猛活脱之性,又富于正义感和向群性,从而使湖湘文化具有了“淳朴重义”的独特文化精神。

B.“二者融贯”,说的是“临难不惧”和“视死如归”的湖湘文化所独有的精神特色,有鲜明的英雄主义色彩。

C.由于具有“当今天下,舍我其谁”的“敢为天下先”的豪迈气概,湖湘文化拥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

D.湖湘文化的“独立不羁,遁世不闷”的特殊品格的形成,与它崇尚“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的哲学理念密切相关。

2.下列各项中,不能证明“文化的核心是人”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湖湘人物在历史舞台上表演出色,湖湘文化因而备受世人瞩目。

B.“湖湘文化的主要精神”是“湖湘人物性格”形成的内在原因。

C.楚人虽然受了中原文化的影响,但仍保有蛮族文化生猛雄健的遗绪。

D.湖湘文化形成的内因,是在这一地域上的人的系统活动。

3.下列对“湖湘文化”的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湖湘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备受关注,与湖湘人物在近代中国历史上的巨大作用、深远影响密切相关。

B.“有独立自由之思想,有坚强不磨之志节”是湖湘文化精神的精髓所在,也是湖湘文化独特的风格和湘人的代表性人格。

C.湖湘文化的形成离不开冲突与融会,既深湛古学,又不为古学所囿;既接受中原文化,又风气自创。

D.以“人极”为哲学依据的湖湘文化,培育了湘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使之具有了“独立不羁,遁世不闷”的特殊品格。

二、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回答4-6题。(每题3分,共21分)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4.下列句中与“是寡人之过也”中“是”字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张良是时从沛公

B.问今是何世

C.不知木兰是女郎

D.唯利是图

5.下列各句中无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B.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C.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D.距关,毋内诸侯

6.和“臣之壮也”中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句是( )

A.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B.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C.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

D.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7、翻译下面的文言句子。(每句3分,共12分)

(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2)复为慷慨羽声,士皆嗔目,发尽上指冠。

(3)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4)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初授官题高冠草堂

岑参

三十始一命,宦情多欲阑。

自怜无旧业,不敢耻微官。

涧水吞樵路,山花醉药栏。

只缘五斗米,辜负一渔竿。

8、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分析。(4分)

9、尾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4分)

四、名言名句默写

10、按要求默写原文。(5分)

(1)写出《沁园春 长沙》里描写“湘江秋景”的句子:_____ , ______。(2分)

(2)既东封郑,_____________。

(3)又前而为歌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15分)

溪水

李汉荣

①一条大河有确切的源头,一条小溪是找不到源头的,你看见某块石头下面在渗水,你以为这就是溪的源头,而在近处和稍远处,有许多石头下面、树丛下面也在渗水,你就找那最先渗水的地方,认它就是源头,可是那最先渗水的地方只是潜流乍现,不知道在距它多远的地方,又有哪块石头下面或哪丛野薄荷附近,也眨着亮晶晶的眸子。于是,你不再寻找溪的源头了。你认定每一颗露珠都是源头,如果你此刻莫名其妙流下几滴忧伤或喜悦的泪水,那你的眼睛、你的心,也是源头之一了。尤其是在一场雨后,天刚放晴,每一片草叶,每一片树叶,每一朵花上,都滴着雨水,这晶莹、细密的源头,谁能数得清呢?

②溪水是很会走路的,哪里直走,哪里转弯,哪里急行,哪里迂回,哪里挂一道小瀑,哪里漾一个小潭,乍看潦草随意,细察都有章法。我曾试着为一条小溪改道,不仅破坏了美感,而且要么流得太快,水上气不接下气似在逃命,要么滞塞不畅,好像对前路失去了信心。只好让它复走原路,果然又听见纯真喜悦的足音。别小看这小溪,它比我更有智慧,它遵循的就是自然的智慧,是大智慧。它走的路就是它该走的路,它不会错走一步路;它说的话就是它该说的话,它不会多说一句话。你见过小溪吗?你见过令你讨厌的小溪吗?比起我,小溪可能不识字,也没有文化,也没学过美学,在字之外、文化之外、美学之外,溪水流淌着多么清澈的情感和思想,创造了多么生动的美感啊。我很可能有令人讨厌的丑陋,但溪水总是美好的,令人喜爱的,从古至今,所有的溪水都是如此的可爱,它令我们想起生命中最美好纯真的那些品性。

③林中的溪水有着特别丰富的经历。我跟着溪水蜿蜒徐行,穿花绕树,跳涧越石,我才发现,做一条单纯的溪流是多么幸福啊。你看,老树掉一片叶子,算是对它的叮咛;那枝野百合花投来妩媚的笑影,又是怎样的邂逅呢?野水仙果然得水成仙,守着水就再不远离一步了;盘古时代的那些岩石,老迈愚顽得不知道让路,就横卧在那里,温顺的溪水就嬉笑着绕道而行,在顽石附近漾一个潭,正好,鱼儿就有了合适的家,到夜晚,一小段天河也向这里流泻、会聚,潭水就变得深不可测;兔子一个箭步跨过去,溪水就抢拍了那惊慌的尾巴;一只小鸟赶来喝水,好几只小鸟赶来喝水,溪水正担心会被它们喝完,担心自己被它们的小嘴衔到天上去,不远处,一股泉水从草丛里笑着走过来,溪水就笑着接受了它们的笑??

④我羡慕这溪水,如果人活着,能停止一会儿。暂不做人,而去做一会儿别的,然后再返回来继续做人,在这“停止做人的一会儿里”,我选择做什么呢?就让我做一会儿溪水吧,让我从林子里流过,绕花穿树、跳涧越石,内心清澈成一面镜子,经历相遇的一切,心仪而不占有,欣赏然后交出,我从一切中走过,一切都从我获得记忆。你们只看见我的清亮,而不知道我清亮里的无限丰富??

(选自2005年5月28日《人民日报》)

11、作者为什么说“如果你此刻莫名其妙流下几滴忧伤或喜悦的泪水,那你的眼睛、你的心,也是源头之一了”?(3分)

12、溪水具有的“智慧”和“品性”是什么?(4分)

13、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溪水的?请结合全文内容加以概括。(4分)

14、除了写溪水之外,文章写“我”有什么作用?(4分)

五、语言知识运用 (12分)

1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夜缒而出(zhuì ) 阙秦(qué ) 玉玦(jué)挥斥方遒(qiú)

B.切齿拊心(fū) 濡缕(rú ) 彘肩(zhì)忸怩不安(ní)

C.浪遏飞舟(è) 忤视(wǔ )刀俎(zǔ)哀怨彷徨(pánɡ)

D.皆为戮(lù)没 参乘(shènɡ) 瞋目(zhēn)冰屑悉索(xiè)

16.下列词或短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寥廓 凄婉 峥嵘岁月 苍芒大地

B.榆阴万户候漫江碧透 天伦续乐

C.变徵 药淬 见陵之耻 冀蔽沛公

D.瓦菲 犒赏 太息流涕 偏袒扼腕

17.对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1)大堰河,是我的保姆。/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庄的名字,/她是童养媳,/大堰河,是我的保姆。

(2)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3)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里的新娘。

(4)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

A.反复拟物拟人 对偶

B.反复 借代比喻顶真

C.借代 比喻 拟人 对偶

D.借代 对偶比喻顶真

18在下面的画线处填上恰当的话,使分号前后内容一致,句式对应,修辞方法相同。(4分) 有些事情我们要勇于放弃,只有放弃才是明智的。悬崖上的青松懂得不放弃平坦,就难以展示自己独特的生命风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对什么都坚守,对什么都穷追不舍,则是愚蠢的。池中的鱼儿往往不知道放弃那些诱人的美味而上钩,从而把自己变成了餐桌上的一道美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作文(50分)

19、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云雀见麻雀整天在树枝上跳来跳去,就问:“麻雀太太,你为什么不飞得高一点呢?”麻雀斜着眼睛瞟了它一眼,说:“难道我还飞得不高吗?你瞧瞧公鸡!”

“公鸡伯伯,你为什么不飞得高一点呢?”公鸡骄傲地在房顶上迈着八字步,反问道:“难道我还飞得不高吗?你瞧瞧鹌鹑!”

“你为什么不能飞得高一点呢,鹌鹑姐姐?”鹌鹑奋力从草尖上飞过去,得意地对云雀说:“难道我还飞得不高吗?你瞧瞧癞蛤蟆!”

后来,云雀遇到雄鹰,便向雄鹰请教:“雄鹰叔叔,你为什么飞得那么高呢?”“不,不!”雄鹰谦虚地说,“离蓝天,我还差得远呢!”

这则寓言故事中的麻雀、公鸡、鹌鹑、雄鹰对所飞的高度有着不同的认识,你对“高度”又有怎样的认识呢?

请以“高度”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参考答案

1、B(“二者融贯”说的是“淳朴重义”和“勇敢尚武”这两种精神。)

2、B(说的是文化对人的影响。)

3、D(湖湘文化的哲学依据是“自强不息”。)

4、A(A.这,B、C为判断词“是”,D.宾语前置的标志,助词。)

5、B(A. 已—矣,C.蚤—早,D.距—拒,内—纳)

6、D(例句是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A动词,到,往。B代词,这件事。C结构助词,的。D.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7、见教材

8、吞、醉。吞,表现谷水淹没山间小路、恣肆无拘的情态;醉,写山花装点栏杆、旁若无人怒放的情态。吞和醉表现出了高冠谷秀丽清幽的自然环境,表现了作者对原来隐逸生活的留恋之情。

9、用典、借代,表现诗人为微官薄禄不得不割舍闲适自得的隐逸生活的矛盾心情。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涉及思想内容的把握与表达技巧的分析两个方面。第(1)小题考查“炼字”,第(2)小题考查“品句”,互为补充。一般说来,对于字的赏析,要在准确、生动、形象方面思考,看用了什么修辞,描绘了什么情景,取得了怎样的表达效果。答题方式是:先亮观点,再作阐述。另外,考生要熟悉一些常见的诗歌意象和典故,比如本诗中的“樵”“渔竿”这些意象,常用以表达归隐园田、寄情山水的意思,是隐逸的象征。至于“五斗米”的典故,大家都应知道是说陶渊明的故事。此诗为诗人辞别终南山隐居地高冠谷而作。“一命”,最低的官职。唐代的官秩为九命,一命最低。可以看出,岑参对其初授官职不那么感兴趣,流露了一种矛盾心情。从官职的卑微来说,本不屑为之;可是为生活所迫,却又不敢以此为耻。所以赴官时对原来的隐居地表现出依依不舍的深情。)

10、答案参照课文。

11、为“忧伤或喜悦的泪水”来自你的眼睛和心理感受。②从“忧伤”来看,你已经意识到自然之美的不可穷尽。③从“喜悦”来看,你已经懂得美无处不在,无须刻意寻找的道理。

12、①顺乎自然,走它该走的路,不错走一步;说它该说的话,不多说一句。②单纯坦荡,心仪、欣赏一切美而不据为己有。

13、从四个方面:溪水无处不在的源头;溪水的流淌显示出的大自然的智慧;溪水纯洁美好的品性;溪水丰富的经历。

14、①与溪水形成对比,突出溪水的美好,赞美溪水具有清澈的情感和思想;②突出文章主题,通过“我”羡慕和渴望做溪水,表现人们应该像溪水一样追求美好境界:清亮、坦荡,而不自私。

15、C (A项,“阙”应读“quē”。B项,“拊”应读“fǔ”。 D项,“瞋”应读“chēn”。)

16、D(A项,“芒”应为“茫”。B项,“候”应为“侯”。“续”应为“叙”。 C项,“冀”应为“翼”。)

17、B

18、荒野上的梅花知道只有放弃春天的舒适,才能赢得人们对自己品格的赞美。 池中的荷花不懂得在严寒来临之前要放弃漂亮的衣裙,从而使自己变得形容枯槁。

19、略


查看更多中考满分作文相关内容,请点击中考满分作文

2024 免费范文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1821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