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justzx.com--高一作文】

篇一:重庆市第四十二中学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课件

重庆市第四十二中学校2015—2016学年度下期半期考试

高 一语文

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化与代沟

①关于年轻一代和年长一代在行为方式、生活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差异、对立和冲突,即所谓代沟问题,二战后它就引起了文化人类学家的注意。杰弗里·戈若在1948年出版的《美国人:一项国民研究》中就曾讨论过代际脱节现象,但对“代沟”问题作了最具说服力的阐释的却是米德1970年出版的《文化与承诺:一项有关代沟问题的研究》。

②《文化与承诺》出版于欧美60年代青年运动刚刚退潮之际。米德提出,纷呈于当今世界的代与代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既不能归咎于两代人在社会地位和政治观念方面的差异,更不能归咎于两代人在生物学和心理学方面的差异,而首先导源于文化传递方面的差异。从文化传递的方式出发,米德将整个人类文化划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和后喻文化。这三种文化模式是米德创设其代沟思想的理论基石。

③前喻文化,即老年文化,其特点是晚辈主要向长辈学习,这是一切传统社会的基本特征。在传统社会中,由于发展十分缓慢,经验就有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经验丰富的老者自然就成了整个社会公认的行为楷模。在这种以前喻方式为特征的文化传递过程中,年长一代传喻给年轻一代的不仅是基本的生存技能,还包括他们对生活的理解、公认的生活方式和简拙的是非观念。这种前喻型文化从根本上来说排除了变革的可能,当然也就排除了年轻一代对年长一代的生活予以反叛的可能,因此,在前喻文化中是不存在代沟现象的。

④并喻文化,是一种过渡性质的文化,它肇始于前喻文化崩溃之际,比如移民运动、科学发展、战争失败等原因。由于先前文化的中断,前辈无法再向晚辈提供符合新的环境和时代要求的全新的行为模式,晚辈就只能以在新的环境中捷足先登的同伴为自己仿效的楷模,这就产生了文化传递的并喻方式。在并喻文化中,年长一代不能继续引导青年前行,导致代

表新与旧两种生活方式的两代人之间爆发矛盾与冲突,但这种“代沟”现象从全球范围来看还只是局部性的。

⑤通过对前喻文化和并喻文化的描述,米德创设了她的后喻文化或曰青年亚文化理论。她指出,由于二战以来科技革命的蓬勃发展,整个社会发生了巨大变革,人类开始将自己熟知的世界抛在身后,生活于一个完全陌生的新时代中。这一情形和当年开拓新大陆的移民们的经历颇有相似之处。所不同的只是,如果说那些新大陆的开拓者经历的是空间迁徙的话,那么人们今天经历的则是时间迁徙;如果说开拓新大陆的移民只占人间人口的一小部分,那么,今天经历时间迁徙的则是整整一代人。在时代剧变面前,由老一代不敢舍旧和新一代唯恐失新的矛盾所酿就的两代人之间的对立与冲突成为一种全球性的现象。而要解决代际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日益落伍的年长一代就必须向代表未来的年轻一代学习。古往今来,没有任何一代能像今天的年轻一代经历这样根本的变化,同样也没有任何一代能像他们这样“了解、经历和吸收在他们眼前发生的如此迅猛的社会变革”,这就使得年轻一代的文化具有引导社会前行的作用。

⑥米德所论述的这种年长一代向年轻一代学习的现象这几年也开始在我国出现。从1978年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青年一代就成了倡导新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先锋。我们将这种和“嗷嗷林鸟,反哺于子”的生物现象十分相似的文化现象称为“文化反哺”,并且认为这种在疾速的文化变迁时代所发生的年长一代向年轻一代进行广泛的文化吸收的现象具有某种普遍性。

(选自周晓虹主编的《现代西方社会心理学流派》,

有改动)

1.下列关于“代沟现象”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代沟现象指代际间行为方式、生活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矛盾与冲突。

B.代沟现象早在二次大战之后就成为文化人类学家关注与研究的课题。

C.代沟现象之所以出现首先导源于两代人在文化传递方面存在的差异,其次是两代人在生物学和心理学方面的差异。

D.代沟现象不可能存在于从根本上排除变革与反叛的前喻文化当中。

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①段从介绍自杰弗里到米德关于代沟问题研究的历史沿革入手,具体解释代沟概念的内涵,重点肯定米德对代沟问题作了最具说服力的阐释。

B.第②段意在推介米德《文化与承诺》中关于代沟理论的内容,首先说明米德研究代沟

问题的社会背景,然后介绍了米德的基本观点和理论基石。

C.第③④⑤段论述与第②段论述内容并列,这三段先后阐释了文化传递方式中前喻、并喻与后喻三种文化类型,并深入分析了它们与代沟的关系。

D.第⑥段承接上文第⑤段论述,进一步指出与生物现象十分相似的“文化反哺”现象开始在我国出现,并分析了出现这现象的社会根源和必然性。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归纳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发生于欧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青年运动为米德的研究提供了鲜活的素材。

B.在并喻文化时代里两代人之间在生活方式上的矛盾冲突还只是局部性的。

C.二战以来科技革命蓬勃发展,社会发生巨大变革,经历了时间迁徙的新一代和没有经历时间迁徙的老一代之间的对立和冲突,成为一种全球性的现象。

D.米德所论述的年长一代向年轻一代学习的现象这几年也开始在中国社会出现,我们称之为“文化反哺”。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卫肤敏,字商彦,华亭人。以上舍生登宣和元年进士第,授文林郎、南京宗子博士,寻改教授。

六年,召对,改宣教郎、秘书省校书郎,命假给事中贺金主生辰。肤敏奏曰:“彼生辰后.

天宁节五日,金人未闻入贺,而反先之以失国体,万一金使不来,为朝廷羞。请至燕山候之,彼若不来,则以币置境上而已。”帝可其奏。既至燕,金贺使果不至,遂置币而返。 .

七年,复假给事中以行,及庆源府,逢许亢宗还,语金国事,曰:“彼且大入,其势不可往。”肤敏至燕,报愈急,众惧不敢进,肤敏叱曰:“吾将君命以行,其可止乎?”即至金国,知其兵已举,殊不为屈。及将还,金人所答国书,欲以押字代玺,肤敏力争曰:“押字岂所以交邻国。”论难往复,卒易以玺。及受书,欲令双跪,肤敏曰:“双跪乃北朝礼,安可令南朝人行之哉!”争辨逾时,卒单跪以受。金人积不说,中道羁留且半年。

至涿州新城,与斡离不遇,遣人约相见,拒之不可,遂语之曰:“必欲相见,其礼当如何?”曰:“有例。”肤敏笑曰:“例谓趋伏罗拜,此礼焉可用?北朝止一君耳,皇子郎君虽贵,人臣也,一介之使虽贱,亦人臣也。两国之臣相见,而用君臣之礼,是北朝一国有二君也。”金人气折,始曰:“唯所欲。”肤敏长揖而入。既坐,金人出誓书示之,肤敏却不视,曰:“远使久

不闻朝廷事,此书真伪不可知。”因论用兵事,又以语折之,几复为所留。

建炎元年,自劾矫制之罪,高宗嘉赏。迁卫尉少卿。建议“两河诸郡宜降蜡书,许以世袭,使各坚守。陕西、山东、淮南诸路,并令增陴浚隍,徙民入城为清野计。命大臣留守汴京,车驾早幸江宁。”帝颇纳之。

迁起居舍人,言:“前日金人凭陵,都邑失守,朝臣欲存赵氏者不过一二人而已,其它皆屈节受辱,不以为耻,甚者为敌人敛金帛,索妃嫔,无所不至。及金人伪立叛臣,僭窃位号,在廷之臣逃避不从及约寇退归位赵氏者,不过一二人而已。其它皆委质求荣,不以为愧,甚..

者为叛臣称功德,说符命,主推戴之议,草劝进之文,无所不为。今陛下践祚之初,苟无典刑,何以立国?凡前日屈节敌人,委质伪命者,宜差第其罪,大则族次则诛又其次窜殛下则..斥之远方终身不齿岂可犹畀祠禄使尘班列哉?”拜右谏议大夫兼侍读。

初,肤敏久疾卧舟中,不能朝,时苗、刘之变,帝未反正,宰相朱胜非言于隆佑太后,以“肤敏称疾坐观成败,无人臣节”。及卒,始明其非伪云。年四十九,特赠大中大夫。

节选自《宋史 列传第一百

三十七》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命假给事中贺金主生辰 .

B.则以币置境上而已 .假:临时充任 币:钱币

委质:呈送礼物

差第:区分等级 C.其它皆委质求荣,不以为愧 ..D.宜差第其罪 ..

5、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则族/次则诛/又其次窜/殛下则斥之远方/终身不齿/岂可犹畀祠禄/使尘班列哉

B.大则族/次则诛/又其次窜/殛下则斥之远方/终身不齿/岂可犹畀/祠禄使尘班列哉

C.大则族/次则诛/又其次窜殛/下则斥之/远方终身不齿/岂可犹畀/祠禄使尘班列哉

D.大则族/次则诛/又其次窜殛/下则斥之远方/终身不齿/岂可犹畀祠禄/使尘班列哉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宣和六年,皇上让卫肤敏前往金国祝贺金主的生日。卫肤敏认为,金主的生日还在天宁节后五日,没有听说金主前来祝贺,如果大宋先祝贺他,会有失国体,万一金国使臣不来祝贺大宋,会使朝廷蒙羞。由此可见,卫肤敏十分捍卫国家的尊严。

B.宣和七年,卫肤敏出使金国,虽然得知金人将大举进攻大宋,但他不顾个人安危,依然前往。后来在金国答复国书的问题上据理力争,不为金人所屈。金国对他积恨太深,就把他羁留了半年。

C.在涿州新城时,肤敏与金国太子斡离不相遇,于是派人约见他,斡离不却拒绝与他见面,因为双方在见面的礼节上意见分歧太大。

D.在起居舍人任上,卫肤敏向皇上痛斥奴颜婢膝者的丑行,建议皇上把刑法作为立国之本,对屈节伪命的大臣加以重罚,从而匡本正源。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因论用兵事,又以语折之,几复为所留。(5分)

(2)前日金人凭陵,都邑失守,朝臣欲存赵氏者不过一二人而已,其它皆屈节受辱,不以为耻。(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蝶恋花

赵令畤

欲减罗衣寒未去,不卷珠帘,人在深深处。红杏枝头花几许?啼痕止恨清明雨①。尽日沉烟香一缕②,宿酒醒迟,恼破春情绪③。飞燕又将归信误,小屏风上西江路④。

【注释】

① 止:犹“只”。② 沉烟:点燃的沉香。③ 宿酒:昨蜍所饮的酒。 恼:撩惹。恼破:恼煞,极尽烦恼。④ 西江:古诗词中常泛称江河为西江。

8、结合词意,简要赏析“红杏枝头花几许?啼痕止恨清明雨”两句。(5分)

9、全词表现了抒情主人公的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荀子《劝学》中“, ”,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2)杜甫《蜀相》中高度概括、评价诸葛亮一生伟大功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湘夫人》开头,被誉为是“千古言秋之祖” 且为全诗定下感情基调的写景的诗句是“ , 。”

篇二:1503一学月试题

高2016届高二(下)第一学月考试

语 文 试 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I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文,完成1—3题。

问大雁情为何物

雁是雁形目雁科中众多鸟类的统称,而不是一种。我们常说的大雁,一般指的是鸿雁,其他常见的雁还有灰雁、豆雁、斑头.罹等等。我们家养的鹅则是驯化的雁。早在5000多年前,古埃及人就尝试驯化雁了,在世界的其他地方.人们也几乎不约而同的驯化起雁来。时至今日,这些驯化的雁,我们称为鹅的,已经遍布世界各地。

由于雁的种类众多,导致现在各地的鹅其实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物种。我国的鹅大都是由鸿雁驯化来的,而欧洲鹅则主要是灰雁的后代。经过人们长时间的驯化,鹅与雁已经产生了一些明显的区别。鹅个头一般比雁大,由于体内脂肪含量更高,鹅的屁股比它们的野外亲戚来得丰满。同时,雌鹅一年平均可以产150枚左右的卵,远多于雌雁的5—12枚。另一种显而易见的区别是,不管是灰雁鹅还是鸿雁鹅,很多都变成了白色,除非在冰雪的两极,否则一只雁变成白色是十分不明智的,那太显眼了。中国鹅还有一个独特的标志,就是额头上的那个肉瘤,这是所有雁和其他的鹅不曾有的。

由于驯化的时间并不长,相比家鸡,鹅拥有更多的野性,很多鹅拥有相当的飞行能力,我国新疆有种塔城鹅,来自灰雁,至今仍然保留半野生的特征一早上自行飞出去觅食,傍晚再返回鹅圈。在野外,雁是一种群居鸟类,平时十几只组成一个小群体,休息时有专门的哨兵雁负责警戒。当有入侵者靠近,哨兵雁会发出警报,并展开攻击。鹅在这一点上很好的继承了雁的勇猛无畏,尤其是当你的邻居养过几只鹅的时候,你一定会赞同这个评价。在很多地方,鹅都用来当作看家护院的保镖。相比狗,它们饲喂更容易,最关键的是,鹅对你的关食贿赂几乎视而不见,狗则常常被肉骨头引开。历史上最著名的战例是公元前390年,当高卢人试图夜袭罗马城的时候,是神庙中被作为圣物饲养的大白鹅首先发现了敌人叫醒了罗马守军。时至今日,欧洲许多威士忌酒窖仍然沿袭传统用鹅来守卫。

我们对雁的群体性认识,更多地体现在它们?一会儿排成人字,一会儿排成一字"的飞行编队上。对于雁,一年两次的迁飞,是一项事关生死的远征,即使没有毒饵和铁夹。以鸿雁为例,它们每年往返于西伯利亚的繁殖地和我国南方的越冬地之间,单程距离就达3000千米左右。这是对体力的极大考验,尤其

是那些当年孵化的幼雁。为了节省体能,雁充分利用了空气动力学和大公无私的团队精神。当逆风飞行时,它们排成人字形,后面的雁飞在前一只雁翅膀的涡流里,这样可以省力许多;而当遭遇侧风时,它们就变换成横队。

雁的这种群体特性常常成为它们悲剧命运的源头。借这种特性猎杀大雁的行为古已有之。话说当年。金代诗人元好问在途经山西某地时,曾经碰到猎人捕雁。一对大雁中一只被杀,一只逃脱,但逃脱者并不离开,?竟自投于地而死?。元好问被这事感动,买下双雁合葬一处,还写下了著名的《雁丘词》。诗的开头两句脍炙人口: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当然,那些大雁的捕捉者和食客们,在用雁?脍炙己口?时,多半是不会想到这么多愁善感的句子的。

1.下列关于“雁”的认识,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雁”不是单指某一种鸟类,它包括大雁、鸿雁、灰雁、豆雁、斑头雁等。

B.虽然人们长时间的驯化使鹅与雁产生了明显区别,但归根结底鹅还是由雁演变而来的。

C.雁是一种群居鸟类,喜欢结伴而行,一个雁阵由十几只雁组成。

D.雁的迁徙性强,一年两次迁飞,飞到南方越冬。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世界各地的鹅都是由不同的雁驯化而来的,我国的鹅都是由鸿雁驯化来的,欧洲鹅则主要是灰雁的后代。

B.鹅一般比雁个头大,体内脂肪含量更高,繁殖更快,而且大多是白色,额头上有肉瘤。

C.由于鹅是由雁驯化而来的,所以鹅比家鸡拥有更多的野性。

D.鹅的野性体现在很多鹅有相当的飞行能力,以及鹅有时显得英勇无畏,会对入侵者展开攻击。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早在公元5000年前,古埃及人就开始驯化雁,由此可见,鹅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家禽。

B.因为鹅比狗更易饲喂,并且不为美食所诱,所以鹅比狗更适合做看家护院的保镖。

C.雁排成人字和一字的雁阵,可以帮助体弱的幼雁省力飞行。

D.正是因为雁的群体特性,人们才猎杀大雁的。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本大题共3小题。共9分)

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吾性不喜华靡,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但顺吾性而已。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

美。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应之曰:孔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吾记天圣中,先公为群牧判官,客至未尝不臵酒,酒酤于市,果止于梨、栗、枣、柿之类,肴止于脯、醢、菜羹,器用瓷、漆。当时士大夫家皆然,人不相非也。近日士大夫家,酒非内法,果、肴非远方珍异,食非多品,器皿非满案,不敢会宾友,苟或不然。人争非之.以为鄙吝。故不随俗靡者,盖鲜矣。嗟乎!风俗颓敝如是,居位者虽不能禁。忍助之乎!

又闻昔李文靖公为相,治居第于封丘门内,厅事前仅容旋马,或言其太隘。

公笑曰:?居第当传子孙,此为宰相厅事诚隘,为太祝奉礼①厅事已宽矣。?张文节为相,自奉养如为河阳掌书记时,所亲或规之曰:?公今受俸不少,而自奉若此。公虽自信清约。外人颇有公孙布被之讥②。公宜少从众。?公叹曰:?吾.

今日之俸,虽举家锦衣玉食,何患不能?顾人之常情,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吾今日之俸岂能常有?身岂能常存?一旦异于今日,家人习奢已久,不能顿俭,必致失所。岂若吾居位、去位、身存、身亡。常如一日乎??呜呼!大贤之深谋远虑,岂庸人所及哉!

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

昔季文子相三君,妾不衣帛,马不食粟,君子以为忠。何曾日食万钱。至孙以骄溢倾家。石崇以奢靡夸人。卒以此死东市。近世寇莱公豪侈冠一时,然以功业大,人莫之非,子孙习其家风,今多穷困。其余以俭立名,以侈自败者多矣,不可遍数,聊举数人以训汝。汝非徒身当服行,当以训汝子孙,使知前.

辈之风俗云。

(节选自司马光《训俭示康》)

【注】①太祝奉礼:即太祝和奉礼郎,这是太常寺的两种官,主管祭祀,往往用功臣的子孙担任。②公孙布被之讥:公孙弘,汉武帝时为丞相,封平津侯。《汉书·公孙弘传》汲黯曰:“弘位在三公,奉(同“俸”)禄甚多,然为布被,此诈也。”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亦不敢服垢弊矫俗干名 干:干预 .

B.公宜少从众.

C.顾人之常情.

D.当以训汝子孙 .少:稍,略微 顾:但是 训:教诲

5.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以俭立名”和“以侈自败”的一组是( )

A. 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 B.李文靖公为相,治居第于封丘门内 ???? ? 以约失之者鲜矣?何曾日食万钱,至孙以骄溢倾家

C.自奉养如为河阳掌书记时 D.妾不衣帛,马不食粟,君子以为忠 ???? ? 外人颇有公孙布被之讥 ?石崇以奢靡夸人,卒以此死东市

6.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这是司马光写给儿子司马康的训诫文。本文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列举了许多典型事例,对儿子进行了耐心细致的教诲。

B.第三段所举两例,证明了真正替子孙考虑长远是让他们形成节俭持家的优良家风的观点。

C.作者对奢靡的社会风气十分不满,但出于对寇莱公(寇准)的尊重,没有对他豪奢的生活作风予以非议。

D.司马光大力提倡俭朴,反对奢侈腐化,这种思想在当今社会也是很有现实的积极意义的。

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苟或不然,人争非之,以为鄙吝。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何曾日食万钱,至孙以骄溢倾家。石崇以奢靡夸人,卒以此死东市。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自 叙

杜荀鹤

酒瓮琴书伴病身,熟谙时事乐于贫。

宁为宇宙闲吟客,怕作乾坤窃禄人。

诗旨未能忘救物,世情奈值不容真。

平生肺腑无言外,白发吾唐一逸人。

8. 该诗首联、颔联刻画出诗人怎样的形象?(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该诗表达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感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登岳阳楼》中杜甫用“ ,。”极力描写洞庭湖水的浩瀚壮阔,无边无际。

(2)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中有两句道出了诗人蔑视权贵和追求自由的心声。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____________________。”(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人性的爱抚

这是个不大的小镇。中午的街道寂寥无人。树叶都打着卷,暗淡而倦怠地耷拉着。偶尔有一阵风,也极微小极细弱,还未感觉到,就消逝在热气中了。 店铺的男人不禁有些困乏,趴在柜台上打起盹儿来。朦胧中,他被一阵声音惊醒。靠门的地方,一个年轻人正向里边探头探脑地张望着。他正要问些什么,年轻人突然又退了出去。他警惕地四下打量了一下自己的铺面,发现并无异样。他正要继续打盹,年轻人又探头进来。

?你要买点什么??他不失时机地问。

?我,我……?年轻人有些慌乱,支支吾吾半天,也没说出什么来。他觉得事情有些蹊跷,就仔细打量起这个年轻人:除了满身的疲惫和蓬乱的头发外,穿戴还算整齐;最显眼的,是他背后的那把古琴,颜色红红的,像一簇火焰在燃烧。

?你到底有什么事??这次问话时,他故意让自己的语气变得耐心些。 ?我,我是个学生,要参加来年高考,考试之前,我想去市里师范学校找个老师辅导辅导……?男人很机敏:?那你是问去市里的路吧??

?不,不,我不是……我父亲老早就去世了,母亲养我已经很吃力了,我想,我想为您弹支曲子……?年轻人似乎用尽了自己所有的力气和勇气。 听了年轻人的一番话,男人这才明白了,刚要开口,突然帘子一撩,从里屋走出一个睡眼惺忪的女人。?出去,出去,你们这号人我见得多了,无非就是编个谎话骗钱,没门!?女人说话像连珠炮一样。

男人似乎没有听到女人在说些什么,他起身把自己坐的凳子拿过来,轻轻地放下:?孩子,坐下来,弹一曲吧。?然后便静静地站立在一旁,欣赏而又专注地看着年轻人。乐声响起,偌大的店铺里,顿时像有一股清泉汩汩流淌,又

似有一阵清风幽幽吹拂,时而低沉,时而绵长,营造出一种高雅曼妙的意境。一曲终了,男人觉得他已明白了一切。就在他走向那个放着营业款的抽屉时,女人快步上前,一把按在抽屉上,又开始数落起来。男人有些不耐烦了:?我不相信他是个骗子,至少,他的琴声是纯洁的!?

几年后,一位在音乐上颇有造诣的老师,在大学课堂上为学生讲起了这个故事:?……我在去那家店铺前,已经去了很多家,但都被轰了出来,冷眼、嘲笑甚至是谩骂,几乎使我丧失了继续求助的勇气。其实,不瞒大家……那个中午我看到店铺里的男人睡着了,心里陡然升起了一种从未有过的邪念——偷一笔钱,甚至我当时想,即使在这里不成功,我也要在下一个地方得到它。然而那个男人平和地接纳了我,他给了我钱,更重要的是,他那句‘至少他的琴声是纯洁的’像一道耀眼的光芒,映照在我的心灵深处,荡涤着我内心的尘垢,把我从那个危险的边缘拉了回来。?

?是的,?他说。?一颗在困境中的心灵本已脆弱,但在人性这双大手的爱抚下,即将跌倒的生命又重新站了起来,因为没有一个灵魂自愿蒙尘。?

(1).文章开头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6分)

(2).文中对店铺女主人的描写是否可以去掉?如不可以,有何作用?(6分)

(3).根据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回答下面两个问题。(6分)

①第⑧段中写道“听了年轻人的一番话,男人这才明白了”,此时男人明白了什么?

篇三:3.2《文学类文本阅读》光盘备选习题:《小说》备选模拟质检

一、(2011·锦州期末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震 心

朱 佳

隧道里光线昏暗,只有前方一点雪白的光,烟头般大小。那是尚永和雪梅此行的终点。

尚永走得急,为了等落在后面的雪梅,就停下来,刚把烟点燃,一滴水珠从隧道顶滴落,砸在烟头上,炭火一样红的烟头还没来得及冒烟,就噗地灭了。雪梅刚好赶上来,瞅了他一眼,手里攥着一件白色的东

西,在闷湿的空气里一扬,说:“怎么样,就在这儿把事办了吧,免得再走。”

不用看,尚永也知道雪梅此时的脸色。他哼了一声,意思是“不行”。

隧道尽头传来轰隆隆的声音,混杂着人们的尖叫,还有犬吠,有些恐怖。那里是终点,没有出口,要

回到外面的世界,必须原路返回。

被浇灭的烟是尚永的最后一支。他刚才在隧道外面等雪梅的时候,就吸光了所有的烟。现在,仅有的一支也湿了。尚永无奈地把烟扔到地上,用脚踩瘪。雪梅听到隧道底端的叫喊,来了气,快走几步,扔下

一句话:“你都三十好几了,还是永远长不大。像你这样,怎么过日子?”

尚永不回答,闷着头跟在后面。

隧道的地面湿漉漉的,凸凹不平,踩在上面容易打滑。尚永小心地注视着雪梅的脚步,以防万一她摔跤,他可以及时扶住她。可是,一直走到隧道底,他都没有机会。

隧道底端显出一道深绿色的铁门,充满惊惧的叫喊声就从后面传出来。铁门上用红油漆写着:每次最

多仅限十人。从门外无法看到门后的内容。雪梅在铁门前停住脚步,两手一抱,怨气十足,想不通尚永带

她来这里的目的。

两秒钟的工夫,嘶叫声彻底平息,铁门徐徐地被打开,一群人兴奋地走出来,有大人,孩子更多。他

们看上去挺高兴,看见门外的这对男女一筹莫展甚至怒气冲冲的样子,都觉得奇怪,两口子吵架,凭什么

上这儿来?莫名其妙。

等人走光,尚永从衣兜里拿出十张门票,交到看门人手中。看门人诧异地接下门票,又扭头看了看尚

永身边的雪梅,撇了撇嘴,暗想这年头,什么怪事都有,然后关上铁门,在前面领路。

看门人把尚永和雪梅带到里面,那里有一个四方铁质平台。平台的周围围着铁栏杆,平台前面的隧道

顶端,遮盖着铁皮顶棚。平台上并排放着三排椅子,每排椅子之间也有扶手栏杆。雪梅生气地走进去,坐

到最边上,脚踩在铁皮上,咚咚地响。看门人看这架势,知趣地离开。他一边走向控制室,一边想,这叫

什么事,包了全场进来吵架?!

尚永也坐下来,故意和雪梅隔开一个位子。他们前方的铁皮顶棚,像天文台的观察台似的,缓缓打开,

露出一片蓝天。日光漏下来,照亮另一个天地:一个人工小池塘,池塘周围有房子、假山、塑料花草、塑料家禽,还有一辆仿造的塑料吉普车。都是假的,却做得逼真。

原来,他们这座城市是地震多发地带,政府就故意修建了这个地震模仿室,让人们亲身体会一下地震的滋味,以使人们在真正地震时,临阵不乱。

雪梅听说过这里,但从没来过。她先被那突然打开的天顶吓了一跳,很快平静下来,把手里的白纸抛

向尚永,“签字吧,我没时间陪你玩。”

“等结束了再签也不迟,就五分钟。”离婚协议书飘落在脚跟,尚永弯下腰捡起来。他记得,在他和

雪梅初相识的时候,两人发过誓,生死不离。现在,他们的婚姻就面临着一场最大的地震,他们的爱情处

在震心。

看门人按下地震启动键,人工模仿的风声呼啸而至,雨丝从池塘的上方飘落,逐渐变成倾盆大雨。他

们身下的铁制平台开始摇晃,越来越激烈。尚永抓紧了面前的栏杆,去看雪梅。雪梅紧闭了双眼,双手也

紧紧地握住栏杆,身体像在一艘遭遇海啸的小船上颠簸。雪梅忽然想起来了,她曾经开玩笑似的对尚永说:

“如果地震了,我们被压在房屋之下,如果只有一个人有生还的机会,我要你活着。我不希望你先走,因

为我无法承受失去你的痛苦。”两行泪,从她的脸颊滑落。尚永在地震中,看到了那泪,自己的眼睛也模

糊了。

此时,地震进入高峰,房子倒塌了,吉普车冲进了池塘,狗叫声和人们的奔走呼号混成一片。尚永和

雪梅沉默着。

看门人在控制室里看着这两个人,他们是这个地震室开办以来最安静的顾客。

模拟的余震也过去了,一切平静下来。按常规,看门人应该请他们出去,迎接下一批顾客。但是这次,

他没有动,他要给这对夫妻更多一点时间。

尚永拿起离婚协议书,他确信雪梅的心不会没有震动。“我们,还有机会吗?”尚永问。

雪梅抹去泪水,说:“这是一场人工地震,而我们是生活在现实里。我和你的区别,就是你永远生活

在想象里。婚姻,需要实际。请你签字吧。”

尚永的喉结滚动了一下,掏出了钢笔。

雪梅拿走了自己的那份,走下平台前,从兜里拿出一包香烟,递给尚永:“我料到你在等我时就抽完

了烟,这是我在路上给你买的。以后,一个人,要学会照顾自己。”

雪梅走了。看门人不得不请尚永离开。他注视着这曾经是夫妻的两个人,一前—后默默消失在隧道拐

弯处之后,才开始迎接下一批顾客。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0年第21期)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 “隧道里光线昏暗,只有前方一点雪白的光,烟头般大小”“隧道尽头传来轰隆隆的声音,混杂着人们

的尖叫,还有犬吠,有些恐怖”等语句交待出故事发生的特定环境,烘托出文章主题。

B. 从看门人目睹男女主人公进入铁门开始到看门人目送两人离去的过程中,男女主人公的情感纠葛的种

种表现让看门人啼笑皆非。

C. 小说主要运用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和细节描写呈现主人公微妙、复杂的内心活动。

D. 模拟地震的场景让“雪梅”陷入了她和丈夫曾经的刻骨铭心的爱情往事中,作者巧妙地设置了这个环

节,使得文章更具吸引力。

E. “尚永”和“雪梅”各自都在努力挽救自己的人生幸福,只是,二人选择的方向不同。前者选择了努

力弥补、继续相守,后者选择了坚定地迎接新的生活。

【解析】 A项, “烘托出文章主题”错;B项,看门人对男女主人公的表现是逐渐充满了同情,而非“啼

笑皆非”。

【答案】 AB

2.小说中的“尚永”和“雪梅”分别是怎样的人?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答案】 尚永:性情温和、用情专注、感情细腻、关心爱人胜过关心自己,为挽救婚姻和爱情想尽办法,

富于想象,有一定的浪漫情怀。雪梅:办事果断决然,理性胜于感性。

3.小说为什么要以“震心”为题?请简要说明。

【答案】 示例:合理。①从人物形象的角度来看,在语言和行动描写方面可以看出“尚永”和“雪梅”

的性格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也预示着二人分手结局的可能性更大一些;②从情节的角度来看,作者从开

篇就设置悬念,由开始质疑文章说什么事情的悬念到后来关心双方是否能复合的悬念一路铺设下来,在男

主角的一再挽留和女主角多次埋怨、催促签字的过程中,读者也终究可以感知到二人的感情是不可以挽救的;③从主题的角度来看,这个故事符合生活的真实性,现今多元化的社会里,人们追求幸福的理想和方

法各不相同,二人的决定和选择也是可以理解的。(能从人物、情节、主题方面考虑,理由充分即可。若

认为这样安排不合理,违背生活的真实,只要论述合理,理由充分即可)[来源:学科网]

二、(2011·西安市西安中学等八校第一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傻牛然

牛然是我们初中时的同学,他的脸上永远挂着谦和的笑。他长着一个大脑袋,一双大耳朵,穿着一双

他老爸扔掉的大头鞋。平日上学,背一只他姥姥去菜市时,买菜用的大提兜兜。牛然的样子笨笨的,傻傻

的。我们都说牛然有点傻。

“牛然,擦黑板去!”牛然听到我们的叫声,便会把黑板擦得一尘不染。他不知道擦黑板,根本不必

那么使劲,让自己一头一脸都是粉笔末。

“牛然,明天替我做值日。”次日早上,牛然便连玻璃也给擦了,连楼道也给拖了。不知道,那只是

属于一般意义上的值日,只要扫扫地就行。他卖了力气,还被我们骂得要死。

有时候,我们会心血来潮,想法气气老师,在老师教课用的书本里夹个小虫子,或在她的座位上画个

小乌龟。老师发现,总会气鼓鼓地站在我们面前,把锐利的目光扫向我们,然后大声发问:“谁搞的?”全

班举手,异口同声:“牛然!”然后哄堂大笑。

牛然也笑着,像是为我们担负着。老师自然不信:“牛然你说,是谁干的?你说谁,肯定就是谁!”老师望着牛然,满眼鼓励的目光。

牛然站起身,目光同样扫视大家。这时他说谁都行,说谁就是谁,不必太认真。平日班上,整他、耍他、拿他开心的人多了。可他没有找出谁:“不知道。”牛然老实地向老师回答。

我们就知道牛然肯定会是这样回答,他肯定就会这么老实,这么蠢笨。牛然不会错怪任何人,不会抱怨任何人。“牛然,你怎么这个脾气,将来是要吃亏的!”老师对牛然愤愤地说。

一次下大雨,好大,好大的,学校前面的路全被淹没了,白茫茫一片。老师说,谁在前边带路?我们把牛然推在了前头。他几次摔在沟里,一身泥水,却微笑着,把我们一直带回家。一次班上野炊,要从家里带各种用具。老师分配了我们谁该带什么,是锅,是碗,是米,是面……下课了,大家蜂拥到牛然的面前,再把任务一一分配给他。

第二天,牛然背着锅和碗,米和面,油和醋……把他们家的东西都背来了。东西压在他的身上,似小山一样。牛然一头一脸汗水。老师惊得瞪大了眼睛,接着巡视我们,我们全都两手空空。牛然的样子,第一次让我们感到惭愧。

中学快毕业时,我们又长大了一些,多少懂得了一点人世间的道理。一次选班长,大家不知为什么,举手选的竟然都是牛然,特别的一致。老师看着我们齐刷刷的手臂,眼里含了泪花。

我们也被自己所感动。我们知道,牛然不是班上学习最好的,牛然更不是班上最聪明的,甚至牛然什么也不能胜任。他是班里最笨、学习最差、做人最傻的,但我们却诚恳地愿意选他。

老师说,今后你们谁愿意帮助牛然做事?大家的手又都齐刷刷地举起来,我们都愿意帮助牛然。牛然是个班长,但班长的事却由我们去做。

多少年过去,我们还时常想起牛然,想他的微笑,想他背着一身的锅碗瓢勺,想我们为什么要选他当班长。

其实,无论是在什么工作岗位上,有时我们反而爱选牛然这样的人做我们的上司。聪明的人,有能力的人,出类拔萃的人,我们的身边并不缺,甚至有的是。可我们不是担心,就是害怕,并不完全信任他们。在我们的生活里,都曾出现过与牛然相似的人。在许多领域里,我们面对某个关键人选时,有意无意中,我们会寻找像牛然这样的人去担当。至少我们希望能从某个人的身上,看到与牛然相似的影子。我们喜欢牛然。

我们自然不是看中牛然有点傻,而是他的善良,和从他身上让我们一再品味到的对生活的那种真诚与待人的厚道。无独有偶,在世界许多显赫的行业、重要的领域里,大名鼎鼎的董事长、总经理,掌管大印的人物,不一定都是出类拔萃的,不少人反而更像我们的傻牛然。

为此,很多人大为惊奇,深感疑惑,总是发问,这样的人,怎么能够当家掌权?甚至背后要去悄悄地了解他的阅历,问他曾经几何做过何等的伟业。其实不必问了,因为人们从小到大,都会喜欢像牛然这样

的人。不必担心,牛然的事,大家都会帮着去做。

5.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牛然“穿着一双他老爸扔掉的大头鞋。平日上学,背一只他姥姥去菜市时,买菜用的大提兜兜”,说

明牛然家境贫寒。

B.“牛然,你怎么这个脾气,将来是要吃亏的!”老师对牛然愤愤然,是因为老师认为牛然明明知道,却

故意包庇做坏事的学生,一味怕得罪人,这样的老好人将来会吃亏的。[来源:学科网ZXXK]

C.牛然什么也不能胜任,而我们却齐刷刷地举手选他当班长,是因为我们大家都觉得愧对牛然。

D.文章作者反复提到“牛然的微笑”,是通过神态描写表现牛然是一个不计得失的真诚的人。

E.“在许多领域里,我们面对某个关键人选时,有意无意中,我们会寻找像牛然这样的人去担当。”这

说明人都有嫉妒心,更愿意选比自己差的人去担当重任。

【解析】 A项,文中没有依据;B项,不全面;C项,不仅仅是惭愧,更重要的是牛然赢得了大家的尊重;D项,正确;E项,说法太绝对。

【答案】 DB

6.小说中的牛然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答案】 牛然是一个敦厚善良、俭朴诚实、乐于助人、不计得失、能力平常的人。

7.从结构上看,作者是运用什么手法表现牛然这个人物形象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案】 观点一:牛然貌似很傻,其实忠厚善良,在他身上体现着一种大智慧。这种人虽然表面看并不出众,但他们吃苦在先、不计得失、勇于担当的品质和胸怀本身就是一种素质优秀的体现,他们的责任心和吃苦精神更是成就大事的人所必备的。

观点二:牛然就是生活中常见的老好人,他的忍辱负重并不会使蓄意捉弄他的人觉得惭愧,他的吃苦精神也不能弥补实际能力的欠缺。生活中这类人也不应该得到重用;如果得到重用,也无助于团队的进步。


查看更多高一作文相关内容,请点击高一作文

2024 免费范文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18213号-1